首页期刊导航|电子测量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子测量技术
电子测量技术

孙圣和

月刊

1002-7300

dzcl@vip.163.com

010-56103931

100009

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79号

电子测量技术/Journal El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定不移地确保社会效益功能的发挥,刊登新技术、工艺、设计、设备材料为主要内容,推广交流步进技术、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及时传播新成就、新技术、新器材的信息,以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建设。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效率全桥LLC谐振变换器参数设计研究

    王伟健李鑫张文雅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参数设计方法,设计参数包括变压器原边励磁电感、谐振电感、谐振电容,以及变压器原副边匝比.通过该设计方法,能够在获得较大励磁电感的同时高可靠地实现原边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ZVS),降低开关器件的损耗,提高变换器效率.此外,可以通过提出的绘制电压增益特性曲线簇的方法,直观高效地确定电感系数K和品质因数Q,优化了参数设计.同时,对电感系数K对变换器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最后,实物样机上200 W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参数设计方法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LLC谐振变换器参数设计ZVS电压特性曲线簇

    统一并离网模式的串联光伏直流微网控制策略

    程易楠罗朝旭禹康曹云洲...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控制策略下的并离网模式切换时会出现电压波动大和切换时间长,并联型结构接入中高压电网时需要升压等问题,提出一种统一并离网模式的串联光伏直流微网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串联光伏系统的并离网结构模型.其次利用下垂控制和PI控制对直流母线电压进行调控,通过参考功率以及最大输出功率的差值来进行并离网模式的统一,实现切换过程中母线电压稳定和最大功率跟踪.最后利用小信号法分析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直流微电网串联最大功率点跟踪母线电压稳定分布式控制

    基于互联自适应卡尔曼观测器的PMSM参数辨识

    李世元杨恒占钱富才谭博...
    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永磁同步电机运行过程中参数变化及耦合误差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互联式自适应扩展卡尔曼观测器的在线多参数辨识模型.首先,通过建立互联式多参数耦合补偿辨识模型降低测量噪声和参数耦合误差对辨识精度的影响,获取到高精度的辨识结果.其次,使用自适应方法对扩展卡尔曼观测器进行动态调整,保证工况转变后电机参数辨识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并使用Lyapunov函数分析了观测器存在模型误差时的收敛性.最后,在 Matlab和RT-LAB半仿真物理系统平台进行了仿真和半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有效降低了测量噪声误差和参数耦合误差,并显著改善了观测器的抗扰动性能.

    永磁同步电机互联式观测器自适应扩展卡尔曼在线多参数辨识

    Ku频段小型化SIW滤波器的设计

    滕骏赵飞魏浩魏恒...
    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频带范围在Ku频段的小型化SIW滤波器进行了研究,采用了等效磁壁切割的方法获得四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来满足小型化需求;根据不同的等效磁壁切割的方式可以得到两种不同的 QMSIW 结构,即三角形QMSIW结构与矩形QMSIW结构,然后对两种不同结构的QMSIW滤波器进行了研究;针对所设计QMSIW滤波器带外抑制能力不高的问题,采用在QMSIW谐振腔中加载互补开口谐振环达到提高带外抑制的目的;应用电磁仿真软件对提出的两种不同结构的QMSIW滤波器仿真模拟,得到结果:加载CSRR的矩形QMSIW结构滤波器的通带范围为14.94~16.02 GHz,相对带宽为6.97%,插入损耗优于0.6 dB,回波损耗优于15 dB,带外抑制优于35 dB@19~20 GHz,尺寸为0.2×0.314λ2g;加载CSRR的三角形 QMSIW 结构滤波器的通带范围为14.89~16.11 GHz,相对带宽为7.87%,插入损耗优于0.6 dB,回波损耗优于17.2 dB,带外抑制优于40 dB@19~20 GHz,尺寸为0.27×0.27λ2g.两款加载CSRR结构的QMSIW滤波器均采用氧化铝薄膜工艺加工并用GSG探针进行测试,经实际测验发现,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符合预期.

    四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等效磁壁切割Ku频段滤波器互补开口谐振环

    基于改进麻雀算法优化电源的BPPID控制策略

    何净宽魏雪义
    3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麻雀算法优化BPPID初始权值存在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麻雀算法的BPPID控制系统.通过引入复合混沌映射提高种群多样性;利用黄金分割和自适应levy飞行策略,平衡算法全局搜索和局部开发的能力;利用模糊逻辑自适应反向学习策略,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和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分别用标准麻雀算法、改进的麻雀算法、灰狼优化算法、鲸鱼优化算法、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测试基准函数,对比验证改进麻雀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麻雀算法的系统效益和公平性优于其余算法.将改进麻雀算法应用于开关电源系统的BPPID初始权值的求解上,所得的初始权值能更大程度地提高系统动态响应以及降低超调.

    麻雀算法BP神经网络黄金分割策略levy开关电源系统

    RFID标签防碰撞中有界成分分析算法的优化

    王玲骆忠强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解决RFID系统的欠定防碰撞问题,基于盲源分离的方法从初始化分离矩阵的角度对分离算法进行了优化.由于混合矩阵确定了源信号与观测信号之间的线性映射关系,直接影响了分离算法的收敛性和分离结果的质量,因此初始混合矩阵的选择对算法的性能和有效性至关重要.利用连续非负投影算法计算出初始的混合矩阵,摒弃传统的随机初始化,避免了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由于RFID的标签信号都是有界的,因此在下一步使用有界成分分析算法从混合信号中将标签信号分离出来.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相较于传统有界成分分析算法的分离相似度在低信噪比下提升了3.05%,比常用的非负矩阵分解算法提高了6.64%的分离准确率.其较低的误码率也表明系统在数据传输或接收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处理干扰和噪声,从而减少数据错误的发生.

    RFID欠定防碰撞连续非负投影算法有界成分分析

    改进减法平均优化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张柄棋刘云平王爽程勇...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路径规划算法存在效率低、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收敛精度低等问题,减法平均优化算法相比其他算法参数少、原理更简单,但其在搜索过程中会忽略最优值的影响,导致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多策略改进的减法平均优化算法用于路径规划.首先采用Tent混沌映射初始化搜索代理种群,保证种群多样性;引入自适应引导机制,使算法能够随着迭代次数来自适应地选择更优的更新方式;在搜索代理更新方式中融合正余弦算法的种群更新策略,利用正余弦算法良好的波动振荡性,平衡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更好的保证算法的收敛精度.最后选用7个基准测试函数并设置不同的栅格地图环境,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更好的收敛精度和速度,且路径规划的性能指标更优、规划效果更好.

    路径规划减法平均优化算法正余弦算法自适应

    基于改进YOLOv8n的轻量化分心驾驶行为检测方法

    沈骞张磊张宇翔李易...
    6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心驾驶行为是导致出现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检测算法计算复杂度高、泛化能力有限、检测精度不理想等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n的轻量化分心驾驶行为检测算法.首先,将CAA注意力机制融合进StarNet,形成StarNet-CAA,并且将StarNet-CAA集成到YOLOv8n的主干网络中,提高了模型的全局特征提取能力,显著降低了计算复杂度.随后,将FasterBlock与CGLU相结合加入到颈部网络中,形成C2f-Faster-CGLU模块,降低计算成本.此外,在检测头中引入共享卷积,进一步减少了计算量和参数量.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v8n算法显著提高了分心驾驶行为检测的效率,在StateFarm数据集上达到了99.4%的准确率.模型的参数量减少46.7%,计算量减少41.5%.此外,在100-Driver数据集上进行了泛化实验,结果表明,与YOLOv8n相比,该方案的泛化效果有所提高.因此,该算法在保持高可靠性和泛化能力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计算量.

    分心驾驶YOLOv8n目标检测深度学习

    BPSK磁感应通信关键因素及性能分析

    李欣甜张晓明张鸽
    7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复杂海域中UUV集群协作通信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BPSK的磁感应通信系统.通过建立信道传输模型,分析不同收发模型、海水、载波同步和载波频率对信道传输的影响,结合 MATLAB仿真与实验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BPSK调制在复杂信道条件下表现优越;一发三收模型对姿态变化不敏感;相位偏移是涡流效应中的主要因素,载波同步显著降低其影响,最终结果显示误码率降低至10-3 数量级,能够有效满足UUV集群协作通信的需求,验证了该系统在复杂海域条件下的高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后通过硬件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磁感应通信UUV集群BPSK载波同步磁感应线圈锁相环

    基于Swin Transformer的图像语义通信系统

    孙洋舟严天峰孙文灏汤春阳...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义通信是一种旨在传递语义信息的通信方式,其通过可以有效的减少冗余和传输数据量等特点.目前语义通信的研究仅处于起步阶段,更多的理论研究有助于推动语义通信系统的真正实施.实现语义通信的核心技术端到端信源信道联合编码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语义图像也得到了发展.为解决计算效率过低、语义特征提取不足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款新的神经网络JSCC.具体而言,受Swin Transformer在视觉任务中的优异表现的启发,首次将Swin-Transformer模块与残差网络相结合,设计出基于Swin Transformer的图像语义通信系统.为了解决传统的CNN对图像特征提取效率欠佳等问题,引入注意力残差网络模块初步提取图像语义特征,然后通过Swin Transformer进一步对图像语义特征进行提取.通过实验的结果的验证,与已有方案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方案在PSNR取得了高于2 dB的性能提升,在 MS-SSIM性能上取得了5%以上的性能提升.

    语义通信SwinTransformer信源信道联合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