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子测量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子测量技术
电子测量技术

孙圣和

月刊

1002-7300

dzcl@vip.163.com

010-56103931

100009

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79号

电子测量技术/Journal El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定不移地确保社会效益功能的发挥,刊登新技术、工艺、设计、设备材料为主要内容,推广交流步进技术、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及时传播新成就、新技术、新器材的信息,以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建设。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可级联组网的无线时间比对系统设计

    刘音华张颖博刘娅李孝辉...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实现多个终端间的纳秒量级高精度时间比对,例如现代化军事靶场、战场、雷达观测基地等.现阶段常用的纳秒量级多终端间的时间比对方法是导航卫星共视法,该方法需要搭建数据交换链路,应用的灵活性受限.本文基于无线伪随机码测距原理、双向时间比对原理和码分多址技术,设计出一套可以自适应组网的高精度时间比对系统,不需要额外搭建数据交互通路即可实现级联节点之间的纳秒量级时间比对.其次,分析了利用该系统实现纳秒量级时间比对的技术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对设计的时间比对系统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500 m的无线比对基线下,可以实现优于0.5 ns的静态时间比对精度.

    时间比对级联组网双向比对伪码测距通道时延校准

    融合实体与关系交互信息的知识感知推荐模型

    姚静吕腾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知识图谱包含了丰富的项目属性及其关联信息,因此在推荐系统中引入知识图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数据稀疏和冷启动问题.如基于传播的推荐系统就利用了知识图谱的图结构学习用户及项目表示等相关特征.但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实体与关系之间的交互信息对特征表示的贡献,由此提出一种融合实体与关系交互信息的知识感知推荐模型.首先,将协同信息和知识关联整合,采用异构传播方式传播并扩展用户和项目的表示.其次,在传播过程中用注意力机制强化实体与关系之间的交互信息,增强语义关联,保证用户和项目基于知识的高阶交互的有效性.然后采用知识感知注意力机制来区分每层中实体邻居的重要性,更精确地生成用户和项目的表示.最后通过聚合器将多个表示结合得到用户和项目的最终表示,从而预测用户与项目进行交互的概率.通过添加KL散度损失函数对模型进行优化,以对齐模型的预测分布和真实分布之间的差异.在Last.FM、Book-Crossing和 MovieLens-20M 3个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CTR预测性能中比其他基线模型有较大提升.

    推荐系统知识图谱交互信息注意力机制

    井下NFC天线的研究及仿真分析

    张祁梦莎胡永建孙成芹孙琦...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井下复杂环境中的近场通信,首先用三维有限元电磁仿真软件对铁氧体天线结构进行建模仿真,结果表明:线圈半径、导线半径、天线间距对天线正向传输系数的影响较大,铁氧体相对磁导率的影响较小.其次,为探究井下环境对天线传输性能的影响,用阻抗匹配工具对天线进行阻抗匹配,并建立带钻井液介质的金属钻具模型,结果表明:井下金属环境导致正向传输系数衰减3.3 dB;钻井液电导率从0 S/m增加到2 S/m后,正向传输系数衰减8.2 dB.将天线仿真模型与相同参数的实物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本模型正向传输系数误差小于0.3 dB,扩展模型正向传输系数误差小于5.5 dB,仿真结果与实物测试结果具有一致性,可指导井下NFC天线设计.

    近场通信(NFC)NFC天线铁氧体环形天线天线仿真阻抗匹配

    衬胶管道脱粘缺陷超声检测与识别方法研究

    魏丞耀王雪梅倪文波陈果...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对在役衬胶管道脱粘缺陷缺乏有效检测手段,且检测效率和准确率较低的问题,基于超声脉冲回波法的基本原理,设计了适用于圆柱形衬胶管道超声检测的扫查和探头夹持装置,建立了相应的超声检测试验系统.分析了实际应用中多种干扰因素对超声回波信号的影响,构建了基于一维CNN的超声回波信号二分类模型.通过试验和与传统超声检测缺陷识别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所建立的超声检测系统及一维CNN模型能够在多种干扰因素存在的情况下实现对脱粘缺陷较精确的识别,识别准确率达到96.22%,为在役衬胶管道脱粘缺陷的自动化检测和识别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超声检测衬胶管道脱粘缺陷卷积神经网络

    基于改进KNN边缘滤波算法的陶瓷绝缘子表面检测研究

    朱梓清刘小峰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压线上陶瓷绝缘子全表面检测是保证其质量的重要一环,由于其表面复杂,目前主流是人工检测,漏检、错检无法避免.用带有机器视觉的自动化装置来检测陶瓷绝缘子是近年来的趋势,本文针对绝缘子的气泡、裂纹等主要缺陷进行识别,提出最优滤波器方法加大气泡缺陷对比度,对气泡ROI进行定位和提取,通过改进KNN边缘滤波来预处理图片,对裂纹进行定位识别,最后通过特征进行筛选.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陶瓷表面缺陷特征,识别效率在200 ms以内,识别率达到了98.2%,满足高压线陶瓷行业的精度需求.

    视觉检测陶瓷绝缘子表面缺陷检测

    飞机机载线槽结构对电磁防护性能的影响研究

    庞思宇钱宇琛肖海建卢翔...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雷击环境下,飞机机载平台内的线束易受到连接设备及外部辐射源的复杂电磁干扰问题,考虑线槽不同结构对线槽防护性能的影响,基于三同轴法,结合Van Helvoort形状系数,推导出线槽转移阻抗从低频到高频状态下的理论表达式.进而建立含不同高宽比线槽防护仿真模型,研究不同形状、尺寸的线槽防护性能.最后建立复合材料机身内线槽的雷击电磁防护仿真模型,分析机身不同位置、不同形状线槽的防护作用,进一步验证了不同结构线槽防护性能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高宽比每增加1/2,线槽屏蔽效能约增加5 dB,且有效保护区域逐渐扩大;随着与机身蒙皮间距增大,机身内部线缆感应电流线性减小;线槽密封性与防护性能成正比.

    飞机机载线槽结构转移阻抗电磁防护场线耦合等效模型

    基于改进DBO优化BiLSTM的IGBT老化预测模型

    韩素敏赵国帅尚志豪余悦伟...
    4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表征逆变器故障中IGBT模块的老化趋势,提高老化过程的预测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蜣螂搜索算法(IDBO)优化双向长短期神经网络(BiLSTM)超参数的IGBT老化预测模型.首先提取老化过程中Vce.on的时频域特征,利用核主成分分析进行降维构建归一化综合指标.其次,针对蜣螂搜索算法(DBO)的不足,通过引入改进Circle混沌映射、Levy飞行和自适应权重因子提升了DBO寻优能力和收敛性能,利用IDBO对BiLSTM预测模型超参数实现全局寻优.最后,通过实际IGBT退化数据验证了基于IDBO优化BiLSTM老化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结果表明,所构建的IDBO-BiLSTM 模型与 BiLSTM 模型相比 RMSE平均下降36.42%、MAE平均下降31.77%、MAPE平均下降41.03%.

    蜣螂搜索算法BiLSTM神经网络Levy飞行策略IGBT老化预测

    微半球陀螺交直流混合电压切换驱动方法研究

    张林李荣冰徐菁李忠良...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半球谐振陀螺的标度因数受阻尼不均匀程度和幅值控制精度影响,保证陀螺结构高度对称性的同时,驱动模态幅值控制精度也尤为重要.针对常见一倍频、1/2倍频电压驱动方式存在同频驱动噪声干扰和补偿相位延时导致微半球谐振陀螺驱动模态幅值控制精度较低,标度因数稳定性不足等问题,由于起振后陀螺等效驱动形式变化,基于微谐振子电压驱动原理构建了稳幅阶段微谐振子动态振动模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稳幅阶段的同相位二倍频电压驱动方式,设计了一种用于陀螺模态控制的交直流混合电压切换驱动方法,避免了相位补偿和同频驱动引起的幅值波动干扰.最后经力平衡模式仿真试验对比验证,混合电压切换驱动方法下驱动模态幅值控制精度提升5.882%,陀螺仪标度因数稳定性提高6.625%.

    微型半球谐振陀螺电压驱动变频控制简谐振动谐振频率

    基于象限分割的迟滞软切换VLC-WiFi接入选择算法

    张慧颖梁士达李月月盛美春...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解决无线网络频谱匮乏、用户频繁切换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象限分割的VLC-WiFi异构接入与迟滞软切换算法.依照三维坐标系将室内分割为4部分建立用户速率模型,获取用户速率,建立遮挡模型模拟VLC链路被遮挡情景.用户依据所在位置、象限、遮挡及速率等参数执行接入操作;切换依据迟滞思想将向内切换与向外切换阈值差异化,使切换存在弹性空间从而抑制乒乓效应.在5 m×5 m×5 m室内空间内经过多次实验表明,提出的室内VLC-WiFi异构组网方案水平切换次数降低43.8%,遮挡及垂直切换数降低45.3%,乒乓次数降低52.27%,吞吐量比传统算法提升约5.84%.该算法可以显著降低切换与乒乓次数.因此本文为室内异构网络通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光通信VLC-WiFi网络用户分配乒乓效应吞吐量

    基于ASSA-RBF联合算法的三元锂离子电池SOC估计

    刘齐吴松荣邓鸿枥张翰文...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估计三元锂电池的荷电状态(SOC)是保障电动汽车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估计精度不高,而RBF神经网络也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麻雀搜索算法与RBF神经网络联合的三元锂电池SOC估计方法.首先,对标准麻雀搜索算法进行改进,采用精英混沌反向机制初始化麻雀种群,采用柯西-高斯变异策略优化麻雀种群中跟随者位置更新公式;然后,使用改进后的麻雀搜索算法对RBF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宽度参数进行寻优,以提升算法对SOC的估计精度;最后,基于三元锂电池的充放电实验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动态应力测试工况下,所提联合算法模型SOC估计均方根误差为0.694%,平均百分比误差为3.15%,能很好的应用于三元锂电池SOC估计.

    三元锂电池SOC估计RBF神经网络自适应麻雀搜索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