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

修济刚

双月刊

1003-3246

dzdc@cea-igp.ac.cn;dzdc2327@126.com

010-68729361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Journal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80年创刊,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及中国地震分会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合办,是从事地震、地磁、空间物理观测和研究的地球物理专业工作者及地震台站管理人员进行工作、科研的重要参考文献,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是中国统计源期刊之一。为国内读者了解地震学创造了方便条件,同时也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研究人员提供一方展示成果、交流信息的园地。本刊为双月刊,16开本。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地铁运行对博物馆振动影响分析

    徐强吕国军王晓山常玉柱...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石家庄市地铁 1 号线运行对与其直线距离约 50 m的河北省博物馆产生振动影响为背景,按照强震动台站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现场观测,获取 2021 年 8 月 4日 0-24 时完整观测数据,分析发现:EW向最大加速度峰值为 10.57 Gal,出现在 08:07;NS向最大加速度峰值为 6.50 Gal,出现在 20:58;UD向最大加速度峰值为 7.80 Gal,出现在 07:28.参照相关振动标准值,结合《中国地震烈度表》(GB/T 17742-2020),得出该地铁线路运行期间对河北省博物馆的振动影响烈度为Ⅱ度(2度)—Ⅲ度(3 度),非运行期间振动现状值均低于振动标准值,无影响烈度.研究结果可为河北省博物馆文物的长期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振动监测加速度峰值地铁文物保护

    昌平地震台钻孔应变观测数据质量分析

    周启超郭贵娟蒋雨函高小其...
    90-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昌平地震台钻孔应变测项多年来积累了大量观测数据.采用调和分析及相对标定等方法,从观测数据连续率、稳定性等方面评估观测数据质量,并分析不同钻孔应变仪器的映震能力.结果表明:该台钻孔应变在运行测项稳定、可靠,在一定时间内观测资料质量整体较好.选取震中距 300 km范围内历史典型震例进行分析,发现该台站体应变在华北地区多次 5 级以上地震前具有明显趋势异常,分量应变仪多次记录到临震异常.分析认为,昌平地震台钻孔应变观测资料能够反映其所在区域的构造活动和应变状态,可以为地震监测与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昌平地震台钻孔应变观测数据质量评估映震能力

    巴彦浩特石英水平摆倾斜仪地震地球物理短临异常分析

    叶子青吴桐苏世兵李腾宇...
    10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收集并整理 2015-2022 年巴彦浩特地震台石英水平摆倾斜仪观测资料,选取典型震例,结合观测区域内地震孕育特点,运用小波分析理论方法,系统分析该台地震地球物理短临异常.结果表明,在地震发生前一段时间内,巴彦浩特地震台石英水平摆倾斜仪NS分量固体潮出现倾斜、阶变、突跳、畸变、扰动变化特征,表明石英水平摆倾斜仪观测数据短临异常映震效果较好,异常持续时间、大小与震级和震中距大小具有相关性,可对阿拉善盟及周边地区形变观测仪器震前短临异常分析提供有效参考.

    地震地球物理异常石英水平摆倾斜仪小波分析

    乌兰浩特地震监测中心站伸缩仪干扰因素分析

    席文雅包宝小王志勇李腾宇...
    11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乌兰浩特地震监测中心站 2015-2022 年伸缩仪观测资料,分析自然环境、人为因素、场地环境等干扰因素对观测数据造成的变化,其干扰特征主要表现为缺记断记、数据突跳、台阶、曲线粗糙、毛刺增多、固体潮畸变等.研究结果可为该站伸缩仪仪观测数据干扰识别及映震异常特征分析提供参考.

    伸缩仪周期分析一阶差分:干扰分析

    库水位变化对沿岸地倾斜观测的影响——以攀枝花南山地震台为例

    张小东周丽李红林何跃...
    119-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 2020 年 11 月以来,攀枝花南山地震台多套形变观测仪器以及地龙井、马兰山地震台VP宽频带垂直摆同时段产生固体潮畸变,具体表现为:变化时段相同;畸变持续时间不固定;与EW向相比,NS向干扰较大.分析认为,该畸变系金沙江载荷改变所致.选取 3 个台站的形变观测数据,采用小波分析和对比分析,探讨江河水位改变对形变观测的荷载影响.结果表明:固体潮畸变与攀枝花金沙水电站出库流量变化存在相关性,即出库流量变化量与固体潮畸变的时间和波幅呈正相关;水库出库流量与观测数据潮汐畸变存在明显相关性,干扰幅度与地震台站和金沙江的相对位置、出库流量变化量存在正相关.此结果可为江河沿岸形变台站日常数据跟踪分析与干扰排除提供参考.

    形变出库流量荷载小波分析攀枝花南山

    离子色谱仪观测数据影响因素分析

    张亚男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压力、流量参数、样品存放时间、淋洗液、混标液配制等实验,分析装置系统、人为干扰、场地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对离子色谱仪观测数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流量和压力与观测值成反比,工作电流变化对测值影响不大;纯净水品牌、模板的准确性是产生误差的重要因素;日常观测中取样、样品处理、进样、判峰等人工操作环节会引起测量误差,需保证观测的标准化和规范性.

    离子色谱地震监测地下流体标准曲线淋洗液

    基于概率功率谱密度的山西地震预警台网地噪声水平计算与分析

    丁大业宫卓宏董春丽梁艳...
    13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震监测预警要求高质量台站波形数据记录,而测震台站设备的异常运行导致波形异常时有发生,影响了台站数据质量.面对数量骤增的预警台站,仅依靠人工浏览波形方式难以及时发现波形异常台站,无法保证观测数据质量.以山西预警台网基准站、基本站及一般站实时记录的波形数据为基础,采用概率功率谱密度(PPSD)计算方法,实现对预警台站地噪声水平的计算,同时利用PDF图对比分析部分台站正常与异常波形特点.结果表明:地震计能有效记录较宽频带内的台基噪声;加速度计能记录大于 0.1 Hz的台基噪声;烈度计仅记录自噪声,无法有效记录台基噪声.分析认为,可利用该方法检验台站仪器的运行状态,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台站,进而实现对台站波形数据的质量监控.

    地震预警数据质量监控PPSD方法Python语言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承德机场临空区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雷清马为吴晓飞林星...
    143-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查承德机场临空区热储条件,选定有利靶区,利用 6 条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反演,获得可靠的二维电阻率模型.根据测深结果,分析研究区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主要断裂构造特征,结合地质条件和地热地质资料,对承德机场临空区地热资源进行评价与预测,圈定 2 处地热资源有利靶区.通过对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该区域的应用,揭示了地下地热构造的分布特征,为承德机场临空区地热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地热资源承德机场临空区电性结构特征断裂构造

    倾斜摄影测量在"房地一体"中的实施与精度分析

    陆小霞
    15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镇"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项目中,针对房屋密集、街巷狭窄、植物茂盛、雨量充沛、GNSS信号差等不利因素,采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和ContextCapture自动建模系统,获取调查区三维影像成果,内业采用清华山维EPS软件进行裸眼立体测图,结合外业调绘和全站仪少量补测,获取最终的DLG数据,实地抽样采集进行数据检测,利用同精度检测模板,自动汇总检测点中误差与精度分析结果,验证图形的几何精度.结果表明,此种作业模式能够满足房地一体测量项目的要求,安全快捷、成本较低,降低了野外工作强度,具有一定应用推广价值.

    倾斜摄影测量房地一体ContextCapture清华山维EPS软件同精度验证

    内蒙古测震台网实时智能地震处理系统运行实践——以2020年和林格尔地区地震事件为例

    翟浩王勇王禄军
    158-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实时智能地震处理系统(RISP)在内蒙古测震台网运行的可靠性,以2020 年 3 月 30 日和林格尔ML 4.5 地震前后 30 天内该区发生的 31 条地震事件为研究对象,将人工编目与实时智能地震处理系统产出结果(自动目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RISP系统识别事件数量约为人工识别数量的 2.5 倍,其中自动目录有 30 条与人工目录(31 条)相匹配,事件召回率高达 96.8%;自动目录在发震时刻、震中位置、震级、P波和S波震相到时方面,与人工目录偏差较小.由自动目录与人工目录结果对比可知,2 种目录相同事件的编目结果基本保持一致,震中偏差一般在±10 km范围内,发震时刻一般在±2 s范围内,自动目录基本符合人工编目误差范围要求.综合来看,实时智能地震处理系统(RISP)产出结果符合预期目标,可为震后快速产出余震序列、震群趋势判断等相关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震相识别地震检测深度学习和林格尔自动编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