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党政干部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党政干部学刊
党政干部学刊

魏子扬

月刊

1672-2426

dzgb@dzgb.org.cn

024-23981224 23981223

110004

沈阳市和平区五里河街18号

党政干部学刊/Journal Journal for Party and Administrative Cadr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共辽宁省委党校主办的综合性理论刊物,担负着全面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完整、准确地宣传、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马列理论素养和实际能力,促进党的事业发展的任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主体意识的新觉醒——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王中汝
    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一贯性与规律性,凸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主体自觉和历史主动精神.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的重视,对人类理想生活的追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大交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内涵,把二者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上来,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第二个结合"思想解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体自觉

    在科技强国建设中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

    英明李媛媛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升级,其术语在科技强国建设背景下出场,其内涵在科技强国建设进程中形成,其特征在科技强国建设实践中彰显,因而新质生产力是在科技强国建设中形成发展的.科技强国建设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有其内在逻辑,即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孕育新质生产力、高素质劳动者创造新质生产力.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须在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中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与发展壮大.

    新质生产力新型生产关系科技强国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生成逻辑、内在要求与现实启示

    白世林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勇于进行具有时代特征的伟大斗争所作出的政治判断和经验总结,是对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的接续探索与开拓创新.中国共产党要回答好"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理论命题,聚焦社会革命开启新局,实践自我革命强壮体魄,应重点明晰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生成逻辑与内在要求.新时代,"两个伟大革命"相伴相随、互为支撑,要继续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治标与治本相统一、开新局与强体魄相统一的实践理路,不断丰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助力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两个伟大革命"一以贯之.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社会革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与路

    庞超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发好、利用好、转化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新时代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现实需要,也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着教学教育方式单一、教学教育内容不够完善、教学教育载体运用不足、深度融合氛围不浓等困境.必须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顶层设计,挖掘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找准课程的关联点、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式方法,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保障机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大思政课"的逻辑理路

    吉振峰田祖国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大思政课"的逻辑理路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大思政课"的前提基础在于二者在属性特质、目标价值、方向进路方面的高度契合.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在于以中华文化为媒介引导新时代中国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大思政课",要以"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为关键点,使中华文化以德育资源形式融入育人的各个场域、不同平台与多元主体.

    "大思政课"文化认同教育逻辑理路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内涵、方法与应对

    杨达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视角,梳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含义,提出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中要做到"六个统筹".总结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基本状况和安全风险,深入讨论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方法论意义,提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中,应当充分考虑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独特性,坚持党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绝对领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统筹各种安全要素,主动抵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积极塑造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国家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网络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安全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特征、影响因素与引导策略

    赵琪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群体网络政治参与度越来越高,对提高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水平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全国高校逾千名大学生开展问卷和访谈调研发现,当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呈现出关注度高与参与度及参与层次低并行、理性程度和责任感较强、参与认知程度较高三大特征,进一步分析政治情感与理性、网络环境、事件主题、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后,提出引导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策略.

    网络政治参与大学生群体影响因素引导策略

    农村共享物流的配送模式比较分析:基于社会结构的视角

    李洪君杨宇彤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社会结构视角,分析农村"最后一公里"配送流程中,各种模式在人员需求、资金配给和配送效果方面的区别.在人员需求方面,众包模式需要对承运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和筛选,但在以血缘和地缘关系构建的农村社会中,村民之间有一定的信任感,通过"人情""面子"可以提高承运人员的自我约束力,提高了众包模式的可行性,其他配送模式则不需要特定的人员培训.在资金配给方面,众包模式可以有效利用闲置劳动力,平台支付成本最低.村庄商店模式与自提柜模式需要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二者都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与农村社会结构不适配.在配送效果方面,由村民自行配送可有效提高配送效率.众包模式可以实现配送到户,更具有便利性.

    农村物流社会结构配送模式

    红色文化资源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价值——以辽宁"六地"红色文化为例

    张志元谢钰龙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激发、增强甚至转化为物质力量.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具有文化价值,是推动地区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而且能够通过活化利用产生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助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辽宁经历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六地"红色文化,为新时代辽宁走好高质量发展道路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辽宁通过"六地"红色文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新时代"六地",正是红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写照.

    红色文化资源高质量发展辽宁"六地"文化

    投入产出视角下产业链延展性分析——以辽宁为例

    吕秋芬
    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投入产出的角度,产业链是以投入产出为纽带,上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一定是下一个企业的投入,直到完成整个产品的生产为止.根据2002-2017年投入产出数据计算辽宁和全国42个部门的全产业链的需求延展系数、供给延展系数以及上游度,结果表明,辽宁产业链比较完整,产业链的长度相对较短,产业融合度较低.针对存在的问题,应从延长支柱产业链、增强材料产业链等方面入手,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链延展性上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