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子机械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子机械工程
电子机械工程

陈勇华

双月刊

1008-5300

dzjxgc@126.com

025-51821078/51821082

210039

南京市雨花区国睿路8号(南京3918信箱110分箱)

电子机械工程/Journal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会刊,它是全国唯一的一本电子机械结构杂志,在全国电子机械领域内享有相当高的声誉。以刊登工程、科研和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为主,兼报导国内外电子机械工程领域内的先进技术。主要读者对象为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和技术工人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合材料夹芯结构低速冲击性能研究

    张轶群王治邦王长武郑锡涛...
    1-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合材料夹芯结构为电子设备与外层蒙皮提供了一体化设计的思路,可以大幅降低飞行器的结构重量.通过低速冲击试验和ABAQUS仿真研究了5J和10J冲击能量下某飞行器复合材料机翼蒙皮典型夹芯区域在低速冲击下的性能.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加,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结构的能量吸收率由5J的72.0%提升至10J的76.0%.由仿真结果可知,当冲击能量达到10J时,出现了纤维损伤,且损伤沿表层铺层角度扩展,基体压缩损伤主要出现在冲击正面,基体拉伸损伤主要出现在冲击背面,损伤随冲击能量的增加而变大.当冲击能量达到10J时,上面板与泡沫芯体粘接处也产生了较大的损伤.

    飞行器电子设备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结构低速冲击有限元分析

    天线阵形变实时感知与调控方法研究

    杨文芳李雨胡瑞贤陈竹梅...
    6-1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共形天线采用天线与平台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后,平台变形产生的天线阵精确感知问题,开展天线形变实时感知与调控方法研究.提出一种天线阵实时形变监测与补偿(或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搭建传感器网络以实现天线形变实时精确测量、天线阵形变重构、天线阵形变控制与性能补偿等一系列相关技术途径.

    天线阵形变形变实时感知形变重构

    小型化波导-微带复合功分网络设计

    石方亮杨双根范宇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功分网络是有效载荷的重要组成部分,低驻波比、低损耗和轻小型化是航天器功分网络设计的重点.为实现一种新型高效功分结构,文中研制了一种Ka频段波导-微带复合功分网络,采用高集成一体化结构设计,集成了24通道的功率输出能力,有效降低了功分网络的体积和重量.实测结果显示,在23.4∼24.59 GHz频带范围内,总口驻波比6 1.3,插入损耗 6 1.6 dB,分口隔离度>20 dB,且端口一致性良好,实现了一种轻小化、多通道、低损耗的功分网络设计,在星载毫米波功率合成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波导-微带复合功分网络结构设计

    某控制器液冷板仿真优化设计与评估

    康明魁陈晓戈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发动机控制器中驱动板采用液冷散热技术,为此开展了液冷板的散热性能仿真优化设计与力学性能评估.首先基于液冷板外形结构提出一种S形流道结构设计方案,接着仿真验证了液冷板的散热性能,并基于仿真结果优化了流道结构.优化结果表明,液冷板上最大温差由10.41 ℃降为4.82 ℃,满足温差不大于5 ℃的设计要求,散热性能改善117%.进一步评估流体入口压力10 MPa工况下的液冷板力学性能,流-固耦合仿真得到的最大等效应力为71.59 MPa,远低于液冷板铝合金材料屈服强度255 MPa,力学结构可靠.

    液冷板流道设计流-固耦合优化设计

    某国产化加固计算机主板抗振性分析与改进

    李风新徐立颖任志超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针对某国产化加固计算机在振动试验后主板板载内存产生应力损伤的问题,应用仿真软件对机箱结构和主板安装结构进行了应变、应力分析,得出了机箱和主板在随机振动和冲击激励下的响应数值.针对主板的应变、应力分析结果,提出了理论校核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机箱和主板安装结构在不同约束条件下的仿真结果,根据仿真数值与理论限制之间的校核结论,结合主板安装结构形式,给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试验验证表明,改进后的结构形式对主板的刚性固定效果较好,解决了设备主板在振动试验后出现应力损伤的问题,提高了主板的抗振性能,可为类似设备的主板安装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加固计算机主板振动仿真分析应力

    加固计算机振动仿真及其电路板抗振设计

    黄义科周代强黄平刚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针对某型加固计算机在振动试验中出现硬盘无法读取的问题,通过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模态、谐响应分析后,结合实测数据,将故障原因定位为主板刚度不足引发共振进而导致硬盘无法读取.结构整改后,主板不再发生共振,样机试验过程中故障不再出现,测试点的加速度明显减小.进一步探讨加固计算机电路板抗振设计方法.通过厚度、紧固螺钉间距近似计算电路板固有频率,得到了几组可广泛适用于加固计算机电路板厚度、紧固螺钉间距的设计值.

    加固计算机有限元仿真振动螺钉间距固有频率

    多结构形式小通道液冷板散热性能对比研究

    张晟金大元江雄万云...
    30-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通道冷板作为一种有效的热控装置,已被广泛应用于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的热管理领域.文中以通道特征尺寸为2mm的串行、并行以及射流冲击/小通道混合液冷板为研究对象,旨在获取这3种结构形式冷板的极限散热能力和流动阻力损失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冷却工质流量条件下,3种冷板的散热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串行通道、射流冲击/小通道混合液冷板、并行通道;串行通道冷板的板内阻力损失明显大于其余两者;在综合考虑压力损失和散热性能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热源热流密度条件选择合适的冷板结构,有望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该研究可供小通道液冷板的设计和优化参考.

    小通道液冷板热设计射流冲击数值模拟

    基于耐用型超疏水效果的蝶翅微结构表征分析

    王冠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疏水涂层具有"主动式不沾水"效应,因此采用超疏水涂层成为新一代解决电子设备金属构件"三防"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不过,该类材料往往是基于对荷叶效应的仿生研究而制备的,存在因微观结构易受损而失效的显著痛点,被限制推广应用.文中对4类8种蝴蝶翅膀(简称蝶翅)进行了光学显微镜下的微观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下的超微观分析,得到不同视角下的蝶翅结构特征:在光学显微镜下,蝶翅上均密布微米级的鳞片,鳞片之间层叠覆盖;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各鳞片由矩形或蜂窝形的纳米级超微结构单元构成.该结构特征符合超疏水经典理论的Cassie-Baxter结构形态,因此蝶翅呈现了超疏水效果,但鳞片上矩形或蜂窝形的闭合式结构单元与荷叶单柱状的开放式结构单元明显不同,理论上前者的物理结构强度更大,可为研制新型耐用型仿生超疏水涂层提供新的思路.

    荷叶蝴蝶翅膀超疏水涂层"三防"涂料

    车载雷达液冷源的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

    刘晓红李晓峰张帅旗
    39-4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分析了车载雷达液冷源设计中存在非标定制、种类多样的问题,根据液冷源的产品特点,重点针对高度受限的液冷源开展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研制了一种基于R410a制冷剂的30kW标准制冷模块,并开展了制冷模块的性能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和集成验证.该标准制冷模块可通用、可互换、数量可编辑、可扩展,适配于不同规格的液冷源,可大大缩短液冷源的研制周期,降低研制和维护成本,为液冷源的标准化和系列化设计提供借鉴.

    液冷源模块化设计应用验证

    两相流冷板流道除水烘干工艺研究

    戴玉东黄豪杰鲍昊昊
    43-4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传统液冷系统相比,两相流冷却系统在冷板流道多余物控制上,除了不能有金属切屑、油污等杂质外,还增加了除水要求,防止低温环境下水结冰堵塞流道.冷板流道布局复杂且存在盲区,除水难度极大.文中针对两相流冷板除水烘干工艺进行了重点研究,采用加热升温与抽真空相结合的工艺措施使冷板流道内的残留水持续沸腾汽化以达到除水目的,并通过理论研究与试验分析将工艺参数固化.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方法可行,且能有效提高产品两相流冷却系统的整体可靠性.

    两相流冷却除水烘干抽真空沸腾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