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子机械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子机械工程
电子机械工程

陈勇华

双月刊

1008-5300

dzjxgc@126.com

025-51821078/51821082

210039

南京市雨花区国睿路8号(南京3918信箱110分箱)

电子机械工程/Journal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会刊,它是全国唯一的一本电子机械结构杂志,在全国电子机械领域内享有相当高的声誉。以刊登工程、科研和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为主,兼报导国内外电子机械工程领域内的先进技术。主要读者对象为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和技术工人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集成电子设备单元研究

    骆德军智耕周莹高超...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针对下一代雷达对部署灵活性、功能拓展性、大威力和高集成性的迫切需求,开展了高集成电子设备单元研究.对现有雷达电子设备进行重新布局,对各电气分系统模块、器件进行集成设计,并将它们安装在一个电子机箱内,形成通用的设备单元.同时结合结构拓扑优化、电子电路增材制造技术等,将传统结构承载件、散热冷板和电缆有效集成至同一结构体中,大幅提高整机集成度,从而实现电子设备单元多功能集成,为下一代电子设备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多功能高集成拓扑优化

    轻量化语音控制的自然拟人颈部运动平台

    梅贵凤郑飞张国良胥咸阳...
    5-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并联机构具有诸多优点,其研究需求日益增加.文中设计了一种新型轻量化RS-2RPS(R:Revolute(转动副);S:Spherical(球铰);P:Prismatic(移动副))并联机构,以实现自然的人体颈部运动.俯仰与转头运动由头部内部水平放置的RS-2RPS并联机构完成.在3-RPS并联机构运动学逆解的基础上得到RS-2RPS并联机构的运动学逆解.通过Matlab计算得出满足要求的动定平台最佳尺寸.运用ANSYS对球铰所在的定平台进行静力学分析,选择合适的支撑方案并合理安排伸缩杆布局.整体运动平台的实验分析验证了RS-2RPS并联机构实现自然的人体颈部运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该RS-2RPS并联机构性能良好,为颈部机构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并具有增加整体机构自由度与运动范围的潜力.

    拟人颈部运动RS-2RPS并联机构轻量化结构设计

    雷达平板天线风力矩数值仿真分析研究

    陈超朋张雷亭
    10-1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载荷是影响雷达伺服系统的稳定性能、瞬态性能及稳定误差的重要外载荷.文中利用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对雷达平板天线进行风力矩系数计算,并结合试验数据探究平板天线在不同方位角及俯仰角下的风力矩系数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雷达平板天线的方位风力矩系数随着方位角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俯仰风力矩系数随着俯仰角的增大整体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两种风力矩系数的绝对值均随着镂空度的增大而减小.某雷达天线阵面俯仰风力矩的数值仿真结果与风洞试验的误差为8.7%,且力矩方向与试验一致,说明该风载荷数值仿真方法可用于类似平板天线的风载荷计算.

    雷达平板天线风力矩系数数值仿真风洞试验

    基于增材制造的轻量化机载雷达结构设计

    李英杰刘舒昕任可欣于浚峰...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雷达行业的发展,机载雷达向着大功率、轻量化方向发展,传统的设计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机载雷达结构多功能、轻量化设计需求.为了满足某发射功率大、高功率待机时间长、质量要求严格的机载雷达的散热、承载、质量要求,文中首先根据结构接口要求与散热要求,设计出集成散热功能和承载功能的雷达结构;然后进行拓扑优化,并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结构重构;最后对该结构进行点阵设计,得到一种散热风道和承载结构一体化的轻量化高集成机载雷达结构.该雷达结构满足结构强度和散热要求,且其质量小于限制要求,为机载雷达轻量化设计与一体化设计提供了一种设计思路.

    机载雷达轻量化增材制造拓扑优化点阵结构

    弹载卫星导航天线结构设计研究

    郑晓东王欣伟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战争中,弹载设备是一种重要的攻击和防御手段,其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直接影响整机的使用寿命与性能指标.文中介绍了某弹载卫星导航天线的结构设计过程,在给定的结构物理参数条件下,通过理论分析与经验设计,结合有限元仿真手段,提高产品结构设计的质量,以达到各项环境适应性指标要求,保证整机性能指标可靠实现.

    弹载设备环境适应性卫星导航天线有限元仿真

    低熔点合金相变热沉设计与散热性能研究

    陈显才黄官正古智祥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电子设备在无风无液环境下短时动态大功率工作时的散热问题,提出了一种带导热翅片结构的低熔点合金相变热沉,同时建立了考虑合金液固相变时体积收缩影响的热仿真模型,并对低熔点合金相变热沉的散热性能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低熔点合金相变热沉的散热性能明显优于烷烃类相变热沉.在相同工况下,低熔点合金相变热沉相较于相同体积或质量的烷烃类相变热沉,发热片的最高温度分别降低了71.9 ℃和32.7 ℃.另外,发热功率、安装姿态等因素对该类相变热沉的散热性能也有较大影响,与正放时相比,反放和立放时发热片的最高温度分别升高了15 ℃和12.9 ℃.

    低熔点合金相变热沉散热性能

    液态金属在电子热控中的应用进展与挑战

    江雄金大元万云张晟...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液态金属作为当下科学和工业前沿的璀璨明珠,不仅是实际应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充满未知奇迹的探索领域.其独特的物理性质使得它在电子热控方面备受瞩目.文中剖析了热控应用中至关重要的典型液态金属的物理参数和性能,深入挖掘了液态金属在电子热控中的应用场景,介绍了它作为热界面材料、相变储能材料和循环工质的现状和研究进展,并进一步阐述了液态金属在电子热控应用中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提出了应对这些技术挑战的技术途径,指出了液态金属未来的研究方向.

    液态金属电子热控制热界面材料循环工质相变储能

    国产CPU冷板在刀片服务器中的性能研究与应用

    李风新李剑平任志超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刀片服务器机箱中主板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冷板采用铜质肋片散热器实现了国产CPU的热设计,但4块铜质冷板给整机增加了较大的重量.为了解决冷板重量影响设备的拆装和维护的问题,结合冷板结构特点,先后设计生产了不同结构形式的热管冷板和均温板冷板.通过ANSYS Workbench仿真手段,对铜质纯金属冷板、热管冷板和均温板冷板在机箱中的散热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并结合仿真结果对各型冷板在机箱中的实际散热效果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均温板不仅可实现国产CPU的有效散热,还能降低设备重量,实现了对原机箱冷板的优化设计.

    冷板肋片散热器仿真测试散热性能

    直升机桅杆上装设备动力吸振研究

    翁俊任可欣于浚峰刘潇潇...
    42-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基于动力吸振(Dynamic Vibration Absorption,DVA)技术对直升机桅杆上装设备的低频振动进行振动控制研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悬臂梁式吸振器进行优化设计,并对其吸振性能进行仿真验证.在此基础上生产吸振试件安装在天伺馈(天线、伺服、馈线)上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天伺馈在螺旋桨主频下的振动量级明显降低,吸振设计有效.该研究为桅杆上装设备的振动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动力吸振直升机桅杆

    微通道散热器快速热模型构建及试验验证

    钟凯超陈显才张晏铭孙岩...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电子设备不断朝着集成化、微型化方向发展,电子设备的热流密度不断提高,微通道散热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中针对微通道散热器仿真速度慢且难收敛等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快速热模型构建方法.首先,通过对散热系统传热过程的理论推导分析,建立可准确表征传热过程的热网络模型;然后,基于神经网络算法建立快速热模型,并将模型定制化封装;最后,搭建热模型测试系统,设计验证样件,对所建立的快速热模型进行试验验证并予以校正.经对比验证,快速热模型的仿真与试验测试结果吻合度高,最大误差为7.82%,在工程设计可接受误差范围内;基于快速热模型进行仿真仅用时30 s,仿真速度得到显著提高.

    微通道散热器快速热模型神经网络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