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子与信息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子与信息学报
电子与信息学报

吴一戎

月刊

1009-5896

jeit@mail.ie.ac.cn

010-58887066

100190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9号

电子与信息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电子科学高级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有关电子与信息科学方面的具有创新性的、高水平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利用全球开源数字高程模型的高程误差预测数据集

    余翠琳王青松钟梓炫张君豪...
    3445-3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高程模型(DEM)校正一直是遥感地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机器学习新方法为DEM高程误差校正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由于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依赖大量的训练数据,考虑到目前缺少大区域公开的、统一的、大规模和规范化多源DEM高程误差预测数据集,针对数据集缺失的问题,该文公开了多源DEM高程误差预测数据集(DEEP-Dataset).该数据集包括4个子数据集,分别基于中国广东省研究区域的数字高程测量的TerraSAR-X附加组件(TanDEM-X)DEM和先进陆地观测卫星世界3D-30米(AW3D30)DEM以及澳大利亚北领地研究区域的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任务(SRTM)DEM和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计全球数字高程模型(ASTER)DEM构成.其中,广东省研究区域的样本数量约为40 000,北领地研究区域的样本数约量为1 600 000.数据集中的每个样本均由10个特征组成,涵盖了地理空间、地物种类以及地表形态等特征信息.通过设置机器学习模型测试、DEM校正以及特征重要性评估等对比实验,验证了 DEEP-Dataset在实际模型训练和DEM校正中的有效性,也证明了该数据集的合理性和丰富性.

    数字高程模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预测数据集

    面向电力调度的事件知识图谱研究现状及发展

    齐冬莲闫玮丹闫云凤彭继慎...
    3456-3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事件知识图谱(EKG)是一种可学习事件演化规律的特殊知识图谱,具有推理、预测等功能.针对电力调度业务数据量大、模态多、交互耦合等特点,该文详述了面向电力调度的事件知识图谱的数据集构建、主流方法、技术架构、评价指标、适用场景等,重点分析各场景的可行性,并在应用流程、输入输出、技术架构等方面给出方案,最后对其在电力调度业务长期发展面临的难点和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该文研究为研究电力调度领域特点、事件知识图谱优势和两者结合提供了参考,并为事件知识图谱在电力调度领域中的应用方向提供了指导性思路.

    事件知识图谱电力调度事件预测大数据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RIS辅助通感融合网络:挑战与机遇

    陈真杜晓宇唐杰WONG Kat-Kit...
    3467-3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深度强化学习(DRL)技术的广泛应用,基于DRL的可重构智能表面(RIS)辅助的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由于数据卸载和模型训练的高成本,基于现有ISAC框架实现网络智能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克服该问题,该文深入分析了DRL技术在ISAC领域的应用,探讨了RIS辅助的ISAC建模及其解决方案,该技术能够解决覆盖区域受限、算法复杂度高以及高频传输等问题.为了推动这些技术的实施,该文进一步讨论了RIS辅助ISAC网络中DRL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潜在的应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深度强化学习可重构智能表面通信感知一体化

    洋葱路由器网站指纹攻击与防御研究综述

    杨宏宇宋成瑜王朋赵永康...
    3474-3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洋葱路由器(Tor)为代表的匿名网络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加密通信网络之一,违法分子利用加密网络以掩盖其违法行为,给网络监管和网络安全带来极大的挑战.网站指纹攻击技术的出现使得对加密流量的分析成为可能,监管者利用数据包方向等信息对Tor流量进行解密,推断用户正在访问的网页.该文对Tor网站指纹攻击与防御方法进行了调研和分析.首先,对Tor网站指纹攻击的相关技术进行总结与比较,重点分析基于传统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Tor网站指纹攻击;其次,对目前多种防御方法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针对现有Tor网站指纹攻击方法存在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和总结,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

    Tor匿名网络网站指纹攻击流量分析隐私保护网络监管

    基于半张量积的逻辑综合研究进展

    储著飞马铖昱闫鸣潘家祥...
    3490-3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逻辑综合在现代电子设计自动化流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计算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新的计算范式的涌现,各种高效的布尔可满足性(SAT)求解器和电路仿真器(Simulator)得以开发,并在逻辑综合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应用.该文首先对布尔可满足性问题和电路逻辑仿真器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回顾了矩阵半张量积的发展历程,并根据半张量积的基本原理深入阐述了其在推理引擎和逻辑综合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未来可能对逻辑综合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进行了展望.

    逻辑综合逻辑优化推理引擎半张量积

    蜂窝网络下同时同频全双工设备到设备组网的干扰协调算法

    周阅天邵士海齐飞时成哲...
    3503-35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蜂窝网络下的同时同频全双工(CCFD)设备到设备(D2D)组网可以进一步提升网络频谱效率,然而由此引入的残余自干扰(RSI)及蜂窝用户(CU)与D2D用户(DU)之间共享频谱的干扰会严重影响到蜂窝用户的体验.因此,该文为蜂窝网络下同时同频全双工组网设计了两种干扰协调算法,即CU和速率最大化算法(MaxSumCU)与CU最小速率最大化算法(MaxMinCU),在小区频谱效率得到提升的同时尽可能地保证CU的体验.对于MaxSum-CU算法,该文以CU和速率为优化目标建立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MINLP),其在数学上为非确定性多项式(NP-hard)问题.算法将其分解为功率控制与频谱资源分配两个子问题,并用图形规划找到最优功率解后,使用二向图最大权值匹配算法决定频谱共享的CU与DU.为了保证每一个蜂窝用户体验的公平性,该文设计了MaxMinCU算法用以最大化所有CU速率中的最小值,该算法基于二分查找与二向图最小权值匹配算法来完成用户的资源分配.数值结果表明,与小区和速率最大化(MaxSumCell)设计相比,该文所提的两种算法在提升小区和速率的同时均有效地提升了蜂窝用户的体验.

    蜂窝网络下设备到设备组网同时同频全双工二向图最大(小)权值匹配公平性算法

    铁路应急场景下无人机通信感知一体化无线网络资源智能分配算法

    闫莉岳涛方旭明
    3510-3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恶劣自然环境下地面基础设施受损的铁路场景,该文提出一种无人机(UAV)通信感知一体化无线接入网络架构,实现对列车运行环境的实时感知及应急信息回传.考虑到无人机的续航能力有限,通过建立列车制动距离模型与无人机能耗模型,在满足信息回传通信性能与列车环境感知需求的情况下,联合调整无人机飞行速度和通信发射功率以优化无人机整体能耗.通过分析发现,该优化问题符合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双Q网络(DDQN)的无人机通信感知一体化无线资源智能分配算法解决上述问题.最后,该文对所提算法的收敛性能、无人机环境感知距离和无人机能耗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显示,所提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能,在满足铁路应急场景环境感知及信息回传需求的同时,能够最大化无人机通信作业时长.

    铁路应急通信无人机通信感知一体化无线资源分配深度强化学习

    空间高速光通信基带调制信号产生与相位同步方法研究

    汪滴珠靳一左金钟徐常志...
    3520-3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速调制基带信号的高质量产生与相位精确同步是实现空间光通信测距的关键技术.传统采用FPGA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与高速数模转换器(DAC)的实现方法,存在相位同步精度低、硬件实现复杂度高等缺点.该文提出一种高速光通信基带信号产生与相位同步方法,设计了相位闭环动态控制环路,通过实时调整高速信号发射时钟相位,可实现I,Q高速基带信号相位与外部参考时钟相位的确定性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正交相移键控(QPSK)光调制信号码速率为5 Gbit/s时,相位同步精度小于2 ps,误差矢量幅度(EVM)小于8%;5 Gbit/s光通信速率误码率为10-7,接收灵敏度优于-47 dBm,测距精度优于2 mm.与传统方法相比,其灵敏度与测距精度均得到明显改善.

    光通信测距相位同步闭环动态控制误差矢量幅度

    不同解码方案下的星地融合网络混合多址接入性能分析

    戴叶玲郭焱朱丽文刘笑宇...
    3528-3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针对地面中继辅助的星地融合网络(ISTNs),分析了卫星采用不同解码方案时系统性能的差异.首先,提出一种新颖的用户配对方案,通过位置信息将卫星波束覆盖范围内的多个用户分为若干个组.接着,为了提高传输可靠性以及频谱利用率,用户采用混合多址接入技术与卫星进行通信.进一步,在考虑用户-地面中继链路服从Nakagami-m分布,地面中继-卫星链路服从相关阴影莱斯分布的情况下,分别推导出基于连续干扰消除(SIC)和联合解码(JD)两种解码方案的系统中断概率和吞吐量的闭合表达式.最后,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方案相比正交多址(OMA)方案的优越性,并揭示了JD解码技术在ISTNs中的可行性.

    星地融合网络用户配对方案混合多址接入连续干扰消除联合解码

    双STAR-RIS辅助下行NOMA系统中最大化和速率的方法

    田心记孟浩然李兴旺张辉...
    3537-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两个同时透射和反射的智能可重构表面(STAR-RIS)辅助的下行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该文提出一种最大化和速率的方法.首先构建最大化和速率的优化问题,优化参数为STAR-RIS相移、功率分配和时间分配;然后用半正定规划法(SDP)优化双STAR-RIS相移;最后,用迭代的方法交替优化功率分配和时间分配,在每次迭代过程中分别用拉格朗日对偶分解法优化功率分配和函数极值法优化时间分配.仿真结果显示,双STAR-RIS辅助的NOMA系统的和速率高于单STAR-RIS辅助的NOMA系统.

    非正交多址接入同时透射和反射的智能可重构表面和速率功率相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