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质论评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质论评
中国地质学会
地质论评

中国地质学会

任纪舜

双月刊

0371-5736

georeview@cags.ac.cn

010-68999804

100037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地质论评/Journal Geological Review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地质类学术性刊物。重点报道地质科学领域的学术成果、研究进展、国内外科技动态和会讯。主要刊载古生物学、地层构造学、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矿床学、水文工程地质等方面的论文和述评等。读者对象为地质工作者、科研人员及地质院校的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黑龙江东部那丹哈达地体燕山期金铜成矿系统——中生代岩浆作用与成矿背景

    张国宾何云龙杨言辰孔金贵...
    1763-1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龙江东部那丹哈达地体位于锡霍特 阿林造山带中部西缘,中生代以来发生了剧烈的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发育有热泉型、火山热液型、浅成低温热液型以及矽卡岩型等铜金矿床.笔者等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四平山、先锋北山、258高地和跃进山4个典型矿床的成矿岩体进行主量元素、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以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旨在探讨研究区燕山期铜金成矿构造背景与成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四平山金矿床、先锋北山金矿床、258高地金矿床和跃进山铜金矿床成矿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22.5±1.1 Ma、1 17.0±0.4 Ma、116.9±0.8 Ma和115.7±1.1 Ma,矿床成矿时代属于早白垩世晚期.4个矿床的成矿岩体具有相似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属于中分异Ⅰ型花岗岩,岩浆来源于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源区,形成于碰撞后构造背景.结合矿床地质背景、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区域构造演化,笔者等认为四平山金矿床、先锋北山金矿床、258高地金矿床和跃进山铜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基本一致,成因均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相关,属于同一成矿系列,铜金成矿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密切相关.

    锆石U-Pb同位素岩石地球化学成矿构造背景成矿模式那丹哈达地体

    湖南金鸡岭花岗岩和伟晶岩中黑云母矿物化学及其对成岩成矿的启示

    汪志杰闫峻徐琳玉陶克勤...
    1795-1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南晚侏罗世金鸡岭花岗岩体是南岭地区典型W—Sn成矿岩体之一,内部发育黑云母花岗质伟晶岩团块和文象花岗质条带状伟晶岩脉.金鸡岭花岗岩和黑云花岗伟晶岩中的黑云母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均表现出高的FeO、TiO2、Al203含量和低的MgO、CaO、Na2O、MnO含量,以及富集成矿元素Nb、Ta、W、Sn,亏损Sr、Ce、Eu等微量元素特征,从花岗岩体到黑云花岗伟晶岩,岩浆的形成温度和氧逸度降低,云母中Al203、Li2O*含量升高,TiO2、MgO含量降低,黑云母由铁叶云母演变为黑鳞云母.结合前人资料,金鸡岭花岗岩与黑云花岗伟晶岩均源于元古宙地壳的深熔作用,伟晶岩为花岗岩浆在晚期分异演化的产物,形成于岩浆—热液转化阶段.伟晶岩阶段是稀有金属元素显著富集,乃至进一步成矿的重要阶段.

    黑云母伟晶岩矿物化学稀有金属金鸡岭南岭

    甘肃合作早子沟金矿微量元素、同位素特征与成矿物质来源

    李鸿睿李康宁张江苏贾儒雅...
    1817-1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肃合作早子沟金矿是西秦岭夏河—合作金矿富集区最著名的特大型金矿床,经过近20年持续勘查,已探明资源量超过150 t.笔者等通过对2018~2021年实施的深部科研钻探SDZK8314岩芯进行系统编录和测试分析,为研究深部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提供新的资料.研究表明,早子沟金矿中不同类型的岩石与矿石的稀土微量元素具有相似配分曲线特征,含矿岩石相对围岩具有明显更低ΣREE含量和更高的K、Sr含量,同时矿石中的金品位与K2O含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早子沟金矿中的石英闪长玢岩n(208Pb)/n(204Pb)=38.33~38.48、黄铁矿—毒砂n(208Pb)/n(204Pb)=38.23~39.19、辉锑矿 n(208Pb)/n(204Pb)=37.75~38.63,具有多源、混合铅的特征,从闪长玢岩→黄铁矿—毒砂→辉锑矿具有从上地壳到造山带甚至地幔的演化趋势.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后期有大气降水和围岩循环水的混入.矿石中δ34SV-CDT值的范围为-14.7‰~-7.0‰,平均值-10.3‰,硫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与围岩发生强烈的水岩反应而带入一部分地层硫.早子沟金矿的形成与区域较晚期岩浆—构造活动直接相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石英闪长岩.

    早子沟金矿成矿流体岩浆作用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

    甘肃民勤绿洲北部荒漠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田辽西刘德玉
    1834-1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勤绿洲北部荒漠区作为国家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石羊河下游生态保护治理区,在地下水水化学方面的研究程度很低.在野外调查、勘探及采样测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离子相关性分析、Gibbs图及离子比例系数等方法对民勤绿洲北部荒漠区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以及硬度值较高,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l-·SO42--Na+型.地下水水质总体能够满足生态屏障区种植旱生、耐盐植被的需要.地下水水化学演化是由蒸发浓缩作用主导、风化溶解和阳离子交换共同作用的结果.地下水中超标的高硝酸盐氮水与牲畜粪便污染有关,高氟水的形成受原生地质环境背景影响.成果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区内地下水水化学的研究程度,亦可为民勤绿洲区保护、北方防沙带以及石羊河下游生态保护治理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民勤绿洲荒漠区地下水化学特征高硝酸盐氮水高氟水

    保定市一亩泉漏斗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演变及驱动机制解析

    魏世博韩金辉毕俊杰张福存...
    1845-1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等在对比分析一亩泉漏斗区地下水开采前—开采中—压采全过程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基础上,综合利用数理统计分析、离子比例分析、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技术,揭示了漏斗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演化规律,解析了水化学特征演变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演化表现出阶段性,在开采初期至压采初期,水化学类型、TDS、总硬度保持稳定,水化学类型以HCO3-—Ca2+.Mg2+型为主;在漏斗恢复期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种类增多,TDS和总硬度显著增大,表现出向盐化和硬化方向演化趋势;1960~2010年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成分主要受脱白云石化作用、阳离子交换作用控制,呈自然演化规律;2010年以后,在漏斗恢复背景下,包气带中水岩相互作用过程加剧,地下水水化学演变受溶滤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控制,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影响逐渐显现.研究结果可为漏斗区地下水保护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地下水漏斗区水化学特征驱动机制水岩作用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第一届中亚—天山青年地质论坛在新疆召开

    梁锋
    1858,1868页

    苏州市区多种地下地质资源协同开发利用研究

    瞿婧晶龚绪龙梅芹芹郭慧...
    1859-1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空间、地下水、浅层地热能和地质材料是重要的地下地质资源,协同开发利用是大势所趋.苏州既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至今对地下地质资源的需求相当迫切.通过对苏州各类地下地质资源的的识别分析,表明其具备分别开发地下空间、地下水、浅层地热能和地质材料资源的能力.若多种资源协同开发,平面上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竖向尺度地下浅层到次深层适宜地下空间和地质材料的协同开发,而深层适宜以浅层地热能为主的协同开发.结合苏州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和地下资源的优势分布特征,城镇空间建议采取"地下空间+浅层地热能"的协同利用模式;农业空间建议采取以"浅层地热能"为主的协同利用模式;生态空间予以生态环境保护.

    地下地质资源地下空间协同利用开发潜力

    基于镉污染风险的湖南省龙山县百合种植区安全区划

    许青阳戴亮亮肖凯琦彭志刚...
    1869-1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南省龙山县作为我国重要的百合生产基地县之一,其土壤却存在一定程度的镉(Cd)污染风险.同时,百合作为一种食药同源的植物,其食用和药用的质量安全标准不一致.因此,在龙山县提出百合种植区安全区划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等在龙山县耕地采集326件表层土壤样品和70件百合样品(配套根系土样),在分析土壤及百合中Cd的含量和土壤中氧化物、有机质、pH等指标的基础上,探讨Cd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建立百合Cd生物富集系数预测模型,结合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预测耕地的百合Cd含量,给出百合种植区安全区划及建议.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存在Cd污染风险,百合具有质量安全问题.研究区Cd的生物有效性受到土壤CaO、S、P、K2O含量和土壤pH的共同影响.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相比,随机森林模型能够更好地预测百合Cd生物富集系数.百合种植区安全区划显示,研究区食用百合优先种植区、药用百合优先种植区、药用百合次级种植区、结构调整种植区面积占比分别为1.49%、92.71%、2.88%、2.92%,建议大力开发药用百合农产品.该研究成果将Cd污染风险耕地的安全利用与食药同源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有效衔接,完善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的工作方法,为推动龙山县百合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土壤百合生物有效性预测模型安全区划

    威宁地区下石炭统祥摆组:一个潜在的薄互层煤系气新层系

    金军秦勇易同生高为...
    1879-1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页1井未压裂煤系高产气流的偶然发现,昭示黔西北威宁及其邻区下石炭统祥摆组可能成为我国西南局部地区煤系气勘查新层系.然而,该区祥摆组前期煤系气地质调查有限,关于资源条件和前景区的认识存在一定差异,且对煤系特点考虑不足.鉴于此,基于近期地质调查进展,结合前人基础地质研究成果,探讨了威宁及其邻区祥摆组煤系气地质条件和勘查前景.结果显示,威宁地区祥摆组是一套典型的薄互层煤系,下段潮坪—潟湖相煤系气显示强烈,但煤系储层总体上具有低孔特低渗的特征.单井研究发现,随埋深加大,祥摆组储层吸附气含量存在一个"临界深度",一旦超过该深度,煤系页岩吸附甲烷含量快速增高,煤层吸附甲烷含量开始降低但其游离气含量可能增大,导致总含气量可能明显增大.综合分析认为,威宁地区祥摆组在埋深大于1500 m之后可能具有综合开发价值,龙街、羊场、海改地、二都、天星洞、玉龙6个深向斜是下一步勘查的重点构造单元,往东可扩展到黔西地区格目底、晴隆、朗岱等较大规模深向斜构造.同时,逆冲推覆构造对祥摆组煤系气保存条件的影响值得高度关注.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落实祥摆组煤系气勘查战略选区的5条原则性建议.

    下石炭统祥摆组薄互层煤系气保存条件战略选区黔西北

    我国城市地质工作政策评估与思考

    王峰姜杉钰樊笑英张凤仪...
    1892-1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地质工作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与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城市地质工作政策对工作的部署、实施影响巨大.2017年原国土资源部出台《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7]104号),是我国第一份专门针对城市地质工作的政策文件.为了解该文件五年来的实施效果,笔者等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访问等方式,评价城市地质工作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实施成效,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研究表明,城市地质工作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推动我国城市地质工作思路发生重大转变,工作内容和服务领域极大拓展,但目前仍然存在工作体系尚不完善,适应新需求能力不强等问题.研究认为,为推动我国城市地质工作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法律制度建设,跟进后续相关政策,强化现有工作体系,完善工作协调合作机制,深化投入机制改革等.

    新型城镇化城市地质工作政策评估制度建设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