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马维彬

月刊

1007-5828

kexuejiaoyu888@163.com

0311-66687633

050081

石家庄市虹光街10号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Journal DAZHONG WENYI(KEXUE JIAOYU YAN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读王憨山——浅谈王憨山作品中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157-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自古以来,湖湘多才俊。湖南作为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培育出了许多的英雄儿女。出自湖南双峰龙田的大写意花鸟画家王憨山,在20世纪末带着他的作品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憨山先生的艺术风格集"简略、粗矿、刚直、清新"于一身。而正是这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打动了观者的心灵,同时也为当时的花鸟画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继承与创新作品传统花鸟画家艺术风格20世纪发祥地楚文化

    敦煌北凉、北魏石窟图案的装饰风格

    15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敦煌北凉、北魏图案是敦煌石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印度文化、汉晋传统文化、西域文化装饰纹样的造型、色彩构成特征以及特定象征涵义,呈现出建筑性以及本土化和多元化的装饰风格。北凉北魏作为敦煌石窟艺术的初创阶段,石窟图案又具有不同于其它时期的纹样造型、装饰特征和装饰风格。此期纹样图案装饰风格对中国纹样装饰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纹样装饰历史研究中不容错过、忽视的一个阶段。

    北凉北魏图案装饰风格

    浅析网络称呼语“亲”的泛化

    160-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了网络称呼语"亲"的起源、发展,并结合社会语言学理论对此现象作了深入分析,对这一称谓的未来发展态势做出了预测。

    “亲”泛化网络语言

    俄语谚语、俗语在汉语中的套译

    16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俄语谚语、俗语在汉语中的套译,从文本、译者和译文三个角度探讨,具有可行性。根据交际目的等值的理论,将其划分为完全等值、部分等值、非等值三种情况。套译和直译相结合,是翻译的变通方法,既增强译文可读性,又避免因套译造成的民族色彩的丢失。译者在理解的基础上,既要考虑到俄语谚语、俗语作为文本所传达的形象意义、感情意义、修辞色彩和文化意义,还要考虑到读者的推断能力和接受程度,根据具体的语境有选择性地使用套译。

    俄语谚语俗语套译可行性等值

    小议方言词汇在训诂中的作用

    163-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方言是地方性语言,它同今民族共同语有区别,又是由前代汉语传承而来,而训诂学的目的是为了解释古代文献,因而方言和训诂相互间又有种种内部联系。本文拟从古汉语训释,近代汉语释疑和现代汉语教学三方面入手,利用各方言区活方言词汇材料来探讨方言在训诂中的作用。

    方言训诂作用

    从“零X”看“零”的词缀化倾向

    164-16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种新兴形式的产生,一方面是对历史的继承,另一方面是功能的需求,而后者是决定一种形式能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本文以认知语法和语法化理论为基础,对近几年流行的新的语言形式"零X"格式加以分析,指出这种形式中的"零"已经词缀化,并对其演变原因和过程作了一定的分析。

    语法化预设类词缀

    汉语领属结构之生成

    165-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构成成分的不同汉语领属结构可分为不同种类,领属名词位置不定,位置的差异对其指称属性及语义解释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对领属结构的生成作出分析。

    领属结构指称属性内部结构

    庸常的人生 真实的生活——读池莉《烦恼人生》

    16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池莉的成名作《烦恼人生》用文学的形式为我们勾勒了现代人的生存状况与内心世界,通过对人生的凸现、透析与认可,暴露出生活的本质,让我们在庸常的生活中,看到了我们真实的人生世界,让人有所参悟,从而对现代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及人生态度有了更深刻的审视、反思并有所启示。

    烦恼真实的生活透析人生认可人生参悟生活

    论宫泽贤治的宗教观——以《夜鹰星座》为中心

    167-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夜鹰星座》这部作品故事内容的分析,特别是"夜鹰"这个形象的分析,从中发掘出宫泽贤治的宗教观。生命永恒的原理,超越修罗世界的思想,牺牲自我利他行的菩萨行的精神,通过这三种宗教观来分析深受法华经思想影响的宫泽贤治是如何通过法华文学实现自己的理想,将其思想渗透到《夜鹰星座》这部作品当中的。

    生命永恒超越修罗思想菩萨行的精神法华经

    论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

    169-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了陶渊明的《拟挽歌辞三首》,分别以酒、空无、马为着重点,逐次阅读三首诗,通过联系他人的类似运用,试图理解世界文学的共同之处。

    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