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马维彬

月刊

1007-5828

kexuejiaoyu888@163.com

0311-66687633

050081

石家庄市虹光街10号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Journal DAZHONG WENYI(KEXUE JIAOYU YAN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略论后现代语境下杂耍蒙太奇的使用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爱森斯坦的杂耍蒙太奇一直具有隐喻作用,从而使影片能够更好地传达导演的思想。然而在以拼凑和模仿为代表的后现代语境下,杂耍蒙太奇的使用在很多情况下已经丧失了其原有的隐喻性,逐渐由前后两组镜头的相似性而取代。

    后现代语境杂耍蒙太奇隐喻性相似性

    当今国内电视广告问题浅析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就国内而言电视是一个重要的媒体。电视广告也是广告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电视广告风光的表面掩饰了很多的问题,本文就电视广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一些探讨。

    电视广告问题浅析

    审美心理对电视艺术的影响

    12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较其他的艺术种类而言,电视艺术是多种艺术元素的融合。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电视艺术发展迅猛,给人们带来了视觉、听觉全方位的冲击和享受。在电视艺术的发展历程中,人们的审美心理对电视艺术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电视艺术审美心理发展影响

    多媒体电子杂志的视觉表达方法探讨

    123-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传播媒介的成熟,传统印刷杂志出现了新的形式—多媒体电子杂志。作为新技术、新媒介条件下的特定传达方式,多媒体电子杂志吸纳印刷杂志的优势,结合互联网及多媒体交互技术,更有效地实现了信息的传播,逐渐为印刷杂志开辟了一条新的传播道路。

    对媒体电子杂志视觉表达

    浅谈影视同期音与配音

    124-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同期音与配音是影视声音中的不同表现形式。本文撷取了一些影视作品分析了同期音和配音的各有所究与各有所需,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影视作品同期音配音

    侯麦电影的视听语言

    125-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侯麦一生的电影分成几个系列。包括《六个道德故事》系列,《喜剧与谚语》系列,《四季的故事》系列等。其中知名度最高、影响最大的是《六个道德故事》系列。这个系列包括《面包店的女孩》《在慕德家的一夜》《午后之爱》《克拉之膝》《女收藏家》和《苏珊的爱情事业》。本文将以这个系列中的几部影片为主分析侯麦的电影。

    视听语言电影道德故事知名度收藏家面包店

    沟口健二电影的形式与风格

    126-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和小津安二郎一样,沟口健二也是拍无声电影起家的。在1928年,他拍摄了《东京行进曲》。这部片子被评论界普遍认为达到了好莱坞的水平。进入有声电影时代,沟口健二开始探索他自己的风格。标志他风格形成的片子是1937年的《浪华悲歌》,而他公认的杰作则是《元禄忠臣藏》《雨月物语》《西鹤一代女》《阿游小姐》《杨贵妃》《山椒大夫》以及《残菊物语》

    风格形成无声电影《雨月物语》小津安二郎1937年《杨贵妃》有声电影好莱坞

    结构主义符号学原理在影视批评中的应用——以解析影片《小武》中主人公形象为例

    12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影视批评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通过归纳影片大意、介绍故事情节、解析片中细节等方式进行作品分析的手法,往往不能将影片中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交代清楚。借此,笔者试图将罗兰·巴特的结构主义符号学原理运用到影片的分析中来,以期实现对影片文化内涵系统条理、深入具体地解读。本文选取了贾樟柯导演的影片《小武》这新现实主义名片作为实例。从归纳片中主人公形象的符号化造型出发,对"语言层""迷思层""意识形态层"的能指与所指逐一进行分析实现了对影片批评手法与视角的全新尝试。

    符号影视批评分层结构小武

    商业文化对电影审美的影响——对两种典型审美风格的观照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影响电影发展的四个主要因素之间关系的分析,并且以建国以来国产电影发展为剖析对象,对比研究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影响下电影审美特色,试图揭示出新时期以来商业文化对电影艺术审美的影响。

    电影商业技术艺术意识形态时代精神

    白族民居建筑中植物装饰纹样探析

    1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族传统民居建筑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财富,纵观其美妙绝伦的建筑装饰艺术发展,植物装饰纹样在其装饰图案中占有很大比例,它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体现着不同时代的文化继承与交往。本文从植物纹样的起源和发展谈起,通过传统植物纹样对于形式美法则的运用与体现,来探寻白族民居传统建筑的装饰设计规律,及其潜在的鲜活的民族智慧和创造精神,并展望了植物纹样的装饰规律在现代设计中的意义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白族民居植物建筑装饰文化内涵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