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马维彬

月刊

1007-5828

kexuejiaoyu888@163.com

0311-66687633

050081

石家庄市虹光街10号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Journal DAZHONG WENYI(KEXUE JIAOYU YAN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变声期的嗓音保护与歌唱训练

    1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变声期是一个人嗓音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能否在变声期保护性地科学使用好声带,将直接关系到以后发音的质量。文章从变声期嗓音的特点入手,阐述如何端正态度、正确认识青少年的变声期,并准确把握变声期嗓音变化的规律,进行科学的变声期声乐训练。

    变声期嗓音训练

    音乐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几种发展趋势

    1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动作技能的学习成为了学习音乐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不同的音乐动作技能,通过练习可以得到不同的练习曲线,尽管各种音乐技能形成的进程不尽相同,但只有通过各种练习,才能让音乐赋予作品鲜活的生命。

    音乐学习练习高原期音乐动作技能

    中国女性音乐文化研究综述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施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其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社会意识的进步,女性的地位渐渐提高,女性的价值也逐渐被尊重,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中,对于性别的研究也成为国内众多领域的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本文将从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女性音乐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学术成果等进行简要的综述,以期获得更多对这一课题的认识和关注。

    女性音乐文化研究发展

    浅析萨蒂《戈诺希安舞曲》第4-6首的和声特点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萨蒂创作的钢琴组曲《六首戈诺希安舞曲》,取材于戈诺索斯城居民的祭祀仪式上的圆舞曲和踏步舞。作曲家在该作品中,以"建筑块料"方式来作曲,即作为作品实体的短小的乐句,兴之所致的被互相替换和重复。其中的第4—6首创作于1889—1897年(1—3首创作于1890年),这三首作品在和声的复杂性及对伴奏音型织体的使用上,较之《六首戈诺希安舞曲》的前三首更成熟。因此,与前三首形成一定意义上的分界。

    萨蒂戈诺希安舞曲和弦和声功能

    浅谈古琴艺术中的“真”“善”“美”精神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琴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丝弦乐器,素有"国琴"之称。千百年来,古琴艺术在中国艺术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追求。本文试从古琴艺术中蕴含的深厚人文精神入手,通过古琴艺术对"真"和"善"的审美价值取向的展现,总结出了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精神的精髓——即对感性生命文化的不懈向往与追求,即古琴作为中国人艺术化生存的典型样态之一所具有的"真""善""美"合一的审美文化精神。

    古琴艺术

    试论二胡演奏的紧张与放松问题

    2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胡演奏中的紧张与放松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笔者从它们的辨证关系、生理的紧张与放松、心理的紧张与放松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比较系统地讲述了技巧、音色、动作训练、拉奏训练之间的互相作用与相互联系。

    紧张放松演奏

    试论歌唱发声训练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2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歌唱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艺术形式,而要取得好的歌唱效果,则必须从最基础的发声训练开始。本文从呼吸、吐字咬字、声音的连贯、共鸣等方面,阐述歌唱发声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用以指导歌唱者的基础发声训练。

    歌唱训练要点

    咏叹调《这美好的夜晚多寂静》的音乐分析及演唱处理

    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美好的夜晚多寂静》这段优美的咏叹调表达了莱奥诺拉对无名的游吟诗人的深情,以流畅华丽的花腔将少女的热情宣泄无遗,抒情完美地展示了一个纯洁姑娘的形象。本文主要通过对莱奥诺拉咏叹调《这美好的夜晚多寂静》的音乐分析及演唱处理,使演唱者能够更好地塑造莱奥诺拉的歌剧形象。

    《这美好的夜晚多寂静》莱奥诺拉人物形象演唱

    浅谈网络音乐的特点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音乐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笔者把网络音乐分为两个阶段并就这两个阶段来谈网络音乐的特点。

    网络音乐萌芽期发展期特点

    “基础和声”与“应用和声”之辨

    2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完整的和声学习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和声的基础学习阶段与应用学习阶段,与之相对应的和声类别就是"基础和声"与"应用和声"。基础和声绝不等同于传统和声、也不等同于四部和声。把握概念是走向专业学习的第一步,只有把握住所学知识点的相关概念,才有可能在专业的学习、研究中理清头绪。

    基础和声应用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