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马维彬

月刊

1007-5828

kexuejiaoyu888@163.com

0311-66687633

050081

石家庄市虹光街10号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Journal DAZHONG WENYI(KEXUE JIAOYU YANJI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录音制作的方法与技巧

    182-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先从录音的基本定义出发,其次从录音制作的基本要求及录音与制作工序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认为声音虽是客观存在的,但人类的主观感觉和客观实际有其一致的方面,却也有不完全一致的地方,甚至还会产生"错觉"。所以针对不同的录音要求,应采取相应的录音技巧及方法。

    录音方法技巧

    网络新闻即时评论的发展趋向研究——会是电子民主吗?

    183-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新闻即时评论是网民开展新闻评论的全新渠道,这个表达方式会造就电子民主的雏形吗?通过网络新闻即时评论者、评论内容、评论渠道、评论控制四个方面的分析,得出虽然通过网络新闻即时评论很难形成真正的电子民主,但这种评论形式,是新的媒介环境的必然要求这一结论。网络新闻即时评论本身,可以将其视为社会减压阀,作为现代民主的辅助方式。

    即时评论电子民主民粹主义减压阀

    我国影视动画发展现状分析

    185-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动画产业虽然从计划经济进入了市场经济的时代,但不仅未出现应有的繁荣,相反却走向了低谷。据调查,与体制、政策、市场等问题密切相关。所以,改革体制是当务之急,政策支持也很关键,艺术创新是根本。动画业作为后起之秀,正在全球文化产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大力发展中国的动画产业。

    动漫中国动画产业体制政策市场人才

    观众需求的转变对电视节目的新要求

    186-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视是老百姓了解社会与信息的重要窗口,也是丰富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电视节目内容更加丰富、种类更加繁多,人们对电视节目的选择空间也越来越大,人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求也在逐渐转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观众最喜爱的电视节目类型,阐明了目前电视节目存在的不足,然后为电视台节目的调整和创新提出了建议。

    电视需求要求观众

    论大众传媒的发展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18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指出大众传媒发展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密切,并对当代艺术的创作产生重大影响。每一个传播媒介主导的大众传媒时代对艺术创作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是既定事实,以及对艺术流派形成有一定推动作用。对于大众传媒,艺术创作应积极合理利用,互成条件,相互依存。

    大众传媒艺术创作文化传统

    谁是真正的赢家——动画片中二维与三维的比较

    189-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社会,人们将动画称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面对发展空间广阔的动画市场,业内人士进而将目光锁定在动画电影、动画电视片、网络游戏等等不同门类。

    动画片三维二维赢家核心产业知识经济21世纪动画市场

    中日两国端午节的“同”与“异”

    190-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自2008年始,端午节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在日本,也有一个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男孩节,为每年的公历五月初五,也是法定的公众假期。两国的端午节在起源,庆祝活动等方面,有着相同点和不同点,体现出了不同传统文化各自的特点。

    端午节起源庆祝活动龙舟粽子鲤鱼旗

    秋遇青州

    191-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尚书·禹贡》有云:"海岱惟青州",以此来赞誉青州古城。初秋的青州,一切景致透着秋季的萧索,明朗而又沉郁。她拥有着百合一样清秀的脸庞,彷佛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婉约清纯;岁月的洗涤,历史的沉淀却又赋予了她别样的博大精深。

    青州井塘古韵无独有偶

    玛曲藏族民歌弹唱

    192-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民族音乐中常见的各种乐器与其表演定形式,已被人们熟知,但对藏族的龙头琴弹唱了解的人却很少、作为藏族民间音乐的一个代表对他进行发掘、抢救、保护、将带动和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丰富和完善中国民族音乐史、民族民间文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玛曲藏族民歌龙头琴弹唱

    浅谈壮族蚂拐舞的艺术特征

    193-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壮族是一个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都沉积在其艺术形式之中。蚂拐舞活动的存在对于壮族文化的传承来说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积淀着丰厚的壮族原始文化信息。千百年来,壮族人民通过这些歌舞艺术不断地传递着壮族民族的原始文化基因,潜化和孕育着这个民族的心理机制,培养着这个民族的气质与性格,使这个民族在其发展道路上留下了一串鲜明而光亮的足迹,为后人研究壮族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提供了鲜活的资料。本文主要运用引证、分析、归纳、思辨等方法对壮族蚂拐舞作为一种土生土长的歌舞形式进行论证。

    壮族艺术特征蚂拐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