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质与勘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质与勘探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 中国地质学会
地质与勘探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 中国地质学会

卢进

双月刊

0495-5331

dzykt@vip.sina.com

010-59623572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姚家园路105号观湖国际2座312室

地质与勘探/Journal Geology and Explor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着重报道黑色、有色、贵金属矿床地质、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太产资源评价,找矿勘探方法,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勘查,岩石与矿物研究,同位素地质,数学地质,遥感地质及计算机应用,以及矿产开发和钻探技术、工程勘察、岩土施工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厂铁矿多旋翼无人机航磁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杨再立王帅耿东阳崔伟...
    1002-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厂铁矿位于唐山迁安隆起西缘铁矿成矿带,目前该矿区浅部矿体已经开采殆尽,迫切需要拓展深部开采空间.该矿区尾矿堆积严重,地表情况复杂,地面磁测工作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多旋翼无人机航磁测量、数据处理和对比分析研究.本次研究首次利用DN20G4型号四旋翼无人机搭载Magdrone R3磁通门传感器在该区开展了1∶1万大比例尺航磁测量.由于航磁原始数据中存在飞行平台引入的干扰磁场,基于Tolles-Lawson模型建立了飞行平台机动干扰误差磁补偿模型,使得飞行作业中存在的固定场干扰、感应干扰和涡流干扰都得到了有效解决.在磁补偿处理之后,通过切割线粗调平和细调平处理方法消除了测线间的水平差.最后,再将经过磁补偿、调平等处理后的结果与地面磁测资料进行比对,发现二者的异常形态高度一致,体现了这种处理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在类似场景下,快速有效地开展老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无人机航磁系统磁补偿调平水厂铁矿迁安地区河北

    基于主成分自组织神经网络法的测井曲线分层技术

    张强胡志伟王毛毛周成号...
    1013-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中,提高测井岩性分层效率和精度至关重要.为提高砂岩型铀矿岩性分层效果,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多个测井曲线进行降维处理,将主成分分析法的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第三主成分作为自组织神经网络的样本数据,进行自组织神经网络训练,将训练好的网络模型用于砂岩型铀矿岩性的自动化分层.实验结果显示:主成分自组织神经网络法岩性分层精度可达到85%以上,高于传统自组织神经网络算法78%的分层精度,具有更好的测井岩性分层效果.因此,主成分自组织神经网算法的岩性分层方法有效减少了输入样本的种类,简化了自组织神经网络结构,其自动化分层效果要优于传统的自组织神经网络算法.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主成分自组织神经网算法在砂岩型铀矿领域岩性识别工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测井曲线自组织神经网络算法主成分分析法岩性分层砂岩型铀矿

    基于多时相SRP模型的滦州市矿区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贾玉娜孟茜燕白洋康会涛...
    1021-1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脆弱性评价是衡量矿区生态安全的重要标准之一.为分析滦州市矿区生态脆弱性的时空分布和主要影响因子,依托珠海一号影像数据得到滦州市矿区中心范围的分类结果,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3个维度,构建了以采场和尾矿库为中心,涵盖三个缓冲圈层的"敏感性-恢复力-压力度"模型(SRP模型),对2010、2015、2019年滦州市矿区的生态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划定了5个生态脆弱性等级区.评价结果表明:(1)滦州市矿区在空间上以微度和轻度脆弱区为主,在时间上呈现出微度和轻度脆弱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中度和中度以上脆弱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生态环境总体质量呈向好发展;(2)2010、2015、2019年滦州市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总体以微度脆弱为主,分别占69.33%、86.13%、78.89%,重度和极度脆弱区的比例之和均低于5%;(3)从时间和空间变化情况看,采矿、城镇发展,人口、GDP等都是导致滦州市生态脆弱性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矿山对生态脆弱性的影响程度在政策引导作用下逐步减弱,而经济建设对自然的破坏性不容忽视.滦州市矿区2010~2019年3期生态脆弱性整体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2010~2015年间生态脆弱性缓和,在2015~2019年间生态脆弱性加重,滦州市矿区生态脆弱性受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

    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缓冲圈层SRP模型矿区滦州市

    地热井堵漏材料研究进展

    熊正强李晓东彭博一
    1030-1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层漏失是地热能勘探开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会影响施工安全、钻探效率和施工成本,尤其是地层稳定性差的热储层失返性漏失问题.当地热井非热储层段发生严重漏失时,采用常规的水泥、桥接堵漏材料等堵漏材料后堵漏成功率不高,亟需研发低成本、堵漏效果好、绿色环保的地热井堵漏材料.本文综述了地热井堵漏技术要求、堵漏材料研究与应用现状、地热井非热储层用堵漏材料和热储层用暂堵材料,分析了不同堵漏材料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现有地热井堵漏材料的应用效果和自降解暂堵水泥、自降解型交联凝胶、温敏型形状记忆聚合物等3种热储层用暂堵材料的堵漏原理与进展,尤其是自降解型交联凝胶.随着地热能向深部勘探开发,提出了研发堵漏成功率高的广谱型堵漏技术、抗高温堵漏材料以及热储层段暂堵材料应用验证和热储层伤害评价等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对地热井钻遇漏失地层堵漏研究与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堵漏材料地热井暂堵材料失返性漏失热储层

    抗滑桩加固不同坡率边坡的效果及机理分析

    王仕传桑闯庆
    1040-1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不同坡率边坡,采用ABAQUS软件对抗滑桩加固边坡前后的稳定性进行强度折减有限元分析.基于边坡安全系数和桩身弯矩讨论不同坡率下的最优桩位,并结合增量位移云图分析最优桩位下不同桩长、桩间距、桩截面尺寸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最优桩位受坡率影响显著,随坡率增大有向坡中移动趋势,坡率1∶2时,最优桩位在Lx/L=0.8处;坡率1∶1和2∶1时,最优桩位在Lx/L=0.6处.坡率1∶2、1∶1和2∶1对应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581、1.171、0.980,相较于无桩时提高约10%、17%、40%,增幅逐渐增大,可见坡率越大抗滑桩取得的加固效果越好;安全系数随着桩长的增长先增大后趋于稳定,坡率越大趋于稳定值越快;随着桩间距的增加而减小,坡率越大减小速率越大;随着桩截面尺寸的增大先增大后趋于稳定,坡率越大趋于稳定值越早.

    抗滑桩强度折减安全系数桩身弯矩最优桩位

    西延高铁黄土高边坡稳定性计算及强度反演分析

    赵文辉
    1054-1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延高铁沿线发育8000余处滑坡及不稳定高边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黄土高边坡已成为重大致灾因素之一,因其造成的滑坡、崩塌等易危害路基、桥梁、隧道口、车站等重要构筑物.通过对铜川至延安段的黄土边坡调绘,选取了72处坡高范围为30~90 m的典型黄土高边坡,分区绘制了坡体高度与宽度的拟合方程.基于黄土高边坡稳定性计算方程组,应用Slope/W模块构建断面模型,应用Morgenstern-Price法逐级反演获得极限状态下(稳定系数Fs=1.0)高边坡不同坡高对应的综合抗剪强度参数c、φ 值.结果表明:边坡高度与粘聚力c成正相关,与内摩擦角φ成负相关,且二者对边坡稳定性的敏感度也不同,低坡时,φ值较高,贡献更加突出;高坡时,c值明显增高,贡献更大.铜黄段与黄延段不同坡高的反演强度参数变化趋势非常相似.但相同坡高范围内,铜黄段的c值普遍高于黄延段15~25 kPa,相对应的φ值低于黄延段1°~5°,这一强度变化规律与黄土在这一区域的成分及其物理性质反映的特点相吻合.并以陕西洛川东咀头滑坡为例,对该反演方法进行了验算,反演获得的抗剪强度参数与实测值较为吻合.

    黄土高边坡抗剪强度极限状态Slope/W反演西延高铁

    四川盆地中部磨溪气田中三叠统雷一1气藏储层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

    李祖兵李顺欧家强易劲...
    1066-1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明确四川盆地中部磨溪气田雷一 1气藏的储层空间分布特征,以支撑该气藏下步的稳产挖潜和有利目标区域的优选,本文综合应用该气藏内65口取心井的岩心、11口井648个岩化分析、282块岩心的物性测试、416张铸体薄片、368个电镜扫描及82块高压压汞等资料,探究磨溪气田雷一 1气藏储层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磨溪雷一 1段储层发育于白云岩、灰质白云岩、砂屑云岩和云质灰岩中,储层主要分布于上亚段的中部、中亚段的底部和顶部;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但以溶蚀作用形成的各类溶蚀孔隙为主;储层总体表现为中孔低渗的孔隙型储层,具有粗孔细喉、中孔微喉、微孔微喉等类型,但以中孔微喉和微孔微喉为主.储层发育主要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及构造作用的控制.沉积过程形成的粗结构岩性的物性要好于细结构的岩性,胶结作用使先期形成的孔隙度减少了5%~95%,溶蚀作用使先期形成的孔隙空间增加3%~20%,白云化程度越高其物性较好.构造作用形成的低角度裂缝数量占绝对优势,未充填或部分充填的裂缝较完全被充填的裂缝多.未充填或部分充填的裂缝对储层发育的贡献较大,对储层的储集性能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雷一1气藏储层特征主控因素中三叠统磨溪气田四川盆地

    塞尔维亚东部Z.Brdo大型金矿床的发现与意义

    王国平
    1081-1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Z.Brdo金矿床是近几年在塞尔维亚东部Timok火山岩带上新发现的一个大型新类型的金矿床,是Timok火山岩成矿带继C.Peki斑岩型铜金矿床之后的又一较大找矿突破.本文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岩矿鉴定,矿床原生晕等综合研究,与典型的高硫型、中硫型、低硫型矿床进行对比,对矿床地质特征、物化探异常特征、矿床成因类型以及与区内斑岩成矿系统的成因联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1)Z.Brdo金矿床受北西向断层系统控制,赋存于泥质黑云角闪安山质火山碎屑岩(K2ωαhb)与绢英岩化似斑状角闪斜长安山岩(Pgαq)岩性界面,总体与区内斑岩型-高硫型矿床的控矿构造及岩性界面一致;(2)矿体围岩蚀变为高岭石化、蒙脱石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方解石化,矿石由角砾状、网脉状石英-方解石-重晶石-黄铁矿-毒砂组成,矿化富集与角砾岩密切相关,其中角砾化程度越高、硫化物脉体越发育、高岭石化、绢英岩化程度越高,金矿化富集越好;(3)航空磁法测量显示出北西向断裂构造为主要的控矿构造,激发极化法测量显示矿体表现为低阻高极化的特征,原生晕测量显示含矿构造蚀变带具有前缘晕Ba-Ag-Zn 1→近矿晕As-Sb-Au→尾矿晕Pb-Zn 2-Cu的分带规律.以上综合研究表明Z.Brdo金矿床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Z.Brdo金矿的发现说明Timok火山岩带内围绕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的勘查工作仍大有可为,下一步可借鉴Z.Brdo金矿的地质、物化探异常特征在区内开展同类型金矿床的找矿探索工作.

    浅成低温热液型断裂构造蚀变带Z.Brdo金矿床Timok火山岩带塞尔维亚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