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子政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

周宏仁

月刊

1672-7223

egov@mail.las.ac.cn

86-10-82622546;

100190

北京市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电子政务/Journal E-Government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电子政务》是中国科学院主管、国家科学图书馆主办的中国首家大型电子政务专业杂志,以“服务中国电子政务实践”为核心办刊理念,集结整合国内外电子政务的高端专家资源,依托开放的研究合作体系,理性探讨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聚焦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关键问题,探讨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推动国家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发展的进程。读者对象为:中国电子政务决策者、思想者、建设者和应用者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行政权力下放的数字化转型:问题聚焦与实践进路

    徐信贵官伟
    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政权力下放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政治内核.当前,行政权力下放存在事权下放合理性缺失、地方政府承接能力不足、部门职能履行失位、条强块弱的组织结构缺陷以及权力交接程序不够规范等难题,需要以数字化方式予以化解.研究认为,应发挥数字平台信息整合与数据分析优势以提升放权合理性,重视数字技术智能辅助机制以破解承接能力不足困境,注重部门职能履行的数字化转型以解决职能保障不到位难题,形塑条块统合数字治理图景以改善承接主体的弱势地位,构筑权力交接数字运行流程以弥补权力承接的民主性疏漏.同时,还需合理预判和有效规制行政权力下放数字化转型中的风险.

    行政权力下放数字化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承接行政改革放管服

    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的"纵向一体化"逻辑、过程与路径——基于制度学派的分析框架

    锁利铭李军
    1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现代政务服务体系改革中不可逆转的趋势.对于政务服务数字化"何以生成"以及"如何转型"等基础性问题,现有的数字政府研究尚缺乏完整且系统的解答.通过引入新制度经济学中的"纵向一体化"理论,构建了一个基于交易成本的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将政务服务的供给过程分为前端交付和后端生产两个部分.所谓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实际上就是实现"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的过程;其生成逻辑在于前向一体化,政府通过持续满足公众多样化的需求,以改变公众对于政务服务多重竞争性交付机制的选择偏好;其转型逻辑则在于后向一体化,政府通过将外部交易成本转化为内部管控成本,并利用数字化技术进一步降低内部管控成本,从而实现总体成本的降低.政务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体现了以政民互动为逻辑起点、以府际关系为改革着力点,再回归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终点的过程.

    数字政府数字政务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纵向一体化

    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演进与优化路径

    孟子龙任丙强
    2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转型是城市治理的新实践,也是实现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结合技术、制度和转型范围三个分析维度,以城市治理的实践经验为参照,数字化转型基本遵循了技术迭代赋能、制度完备性增强、转型范围逐步扩大的理论路径,呈现出信息化政务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场景型敏捷智治和全景式城市善治四个递次演进的具体阶段.在进化动力学视角下,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是以需求动力为前提,由技术支撑、资源投入、制度设定、目标引领、组织保障和环境倒逼等多重动力因素共同推动.面向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应当以建设人民的城市为理念指引,持续推进技术赋能、提升制度体系水平以及培育数字治理能力,增强城市数字治理有效性,实现城市善治.

    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敏捷智治全景式城市善治

    公共数据共享如何加速超大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基于上海公共数据平台建设过程的案例分析

    王磊张云昊
    4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超大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海量数据和信息技术对城市治理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上海公共数据平台建设过程为例进行分析,在中国场景下构建了一个解释性分析框架,分析了公共数据共享加速超大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运行过程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这一运行过程主要从公共数据平台建立(逻辑起点)、平台开放(中心步骤)、平台治理与数据共享(最终目标)三个方面依次展开;在平台治理与数据共享过程中,各行为主体既要保证整体性思维又要实现协同性流程,从而实现从"管"到"治"的目标,达到从"没有不满意"到"满意"的效果.在作用机制层面,公共数据共享在促进达成"平衡机制"(关键难点)的过程中,通过"细分机制"(方式途径)的实现,完成"增能机制"(目标任务),最终加速超大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在实践层面,公共数据共享通过数据平台实现了数据赋能的力量,使人工操作与平台智能结合,让数字政府在超大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这需要通过明确政府、市场和居民之间的利益边界,维护好城市居民的合法权益,共享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红利,从而为这一转型加速过程提供法律层面的保障.

    公共数据数据共享超大城市数字化转型数据平台

    数字政府建设的影响因素及推动路径:基于全国市级面板数据的动态分析

    权一章陈一帆
    5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政府作为提升治理能力与治理效能的必由之路,如何建设数字政府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亟待解决的研究命题.运用"面板数据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能力保障""活力催化"和"动力支持"三个方面,提出财政支持、数据管理制度、垂直压力、水平压力、媒体舆论和政府注意力六个条件变量.结果显示,无单一变量构成数字政府建设的必要条件;数字政府建设呈现"压力型"特征.在引入时间效应与案例效应后发现,垂直压力必要性逐渐增强,而水平压力和媒体舆论的必要性逐渐减弱,且政府注意力在城市之间呈现集群效应.基于研究结果对数字政府建设进行了学理解释,启示实践者发展数字政府需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做到优化财政分配、强化顶层设计、紧扣公民需求、实现上下联动.

    数字政府数字治理纵向干预横向竞争

    地方政府数据治理的注意力配置差异与内在逻辑——基于发展与安全"孰轻孰重"的视角

    姚怡帆许正中
    6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府注意力体现了地方政府对数据治理的重视程度与工作思路,加快统筹数据有序流动与数据安全防护需要关注其配置差异与内在逻辑.以副省级城市地方政府数据治理政策为文本数据,运用LDA主题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探究注意力配置差异并揭示其背后的治理逻辑.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数据治理注意力配置在时间维度呈现出选择式关注、自主式探索、集中式扩散的演化进程,且安全指向的注意力配置权重逐渐加大;在空间维度,注意力配置强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扩散与空间临近效应;资源禀赋的异质性与需求牵引促使注意力指向间的配置竞争,而规制压力与同侪竞争压力对地方政府的注意力配置策略具有显著影响,是纵向上的注意力吸纳和横向上的注意力扩散的关键动因.

    政府数据治理注意力配置数据流动数据安全地方政府LDA主题模型

    企业数据向政府共享:逻辑因由、实践模式与发展路径

    孙逍王盈盈
    8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企之间的数据跨界流动是政府的治理议题.企业数据向政府共享有利于释放数据公共价值,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数字治理成效.企业数据向政府共享的逻辑源于部分企业数据更具复原现实的优势,产生过程具有公共属性,公共价值实现依赖流动性,以及不共享易引发负外部性等方面.结合国内外文献和实践的广泛梳理,归纳提炼出企业数据向政府共享的四种实践模式,即数据慈善、数据协作、数据采购与数据征用,从数据运行、数据权责、数据关系、数据激励四个方面进行模式比较分析.进而梳理了我国企业数据向政府共享实践中面临的挑战,体现在共享成本激励不足、数据质量责任不明、数据互操作性不强、共享流通规范不健全四个方面.针对未来发展路径,建议强化财政资金保障和丰富共享激励手段,明晰数据质量责任并完善问责机制,加快政企数据标准建设和衔接,推进共享体系和全过程流通规范建设.

    企业数据公共数据数据共享数据流通数据安全数字治理

    个人信息保护的适应性治理路径:制度创新、能力适配与责任重构

    徐晓日张赟
    9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个人信息安全治理场域,政府面对的治理情境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表现为有效制度供给不足、成因复杂难判、影响预估不力等.引入适应性治理理论分析个人信息保护的政府治理路径,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互动相生:针对制度供给不足,政府开展的行政监管同立法过程交替互动,推动制度更新;针对个人信息安全风险的成因复杂问题,政府部门同信息产业链条各环节的从业企业主动互动,借用其技术资源调整监管方案,实现能力适配;针对个人信息安全风险的影响预估不力问题,政府部门积极与民众沟通,增进政民双方互信,助力责任重构.个人信息保护全过程适应性治理将有力推动个人信息保护的常态化和长效化,促进个人信息安全治理综合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个人信息保护信息治理信息安全个人隐私适应性治理

    数字反哺驱动农村老年人智慧居家养老参与的内在机理与微观证据

    李强孟如
    10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山东省1365位农村老年人调研数据,探究数字反哺对农村老年人智慧居家养老参与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反哺显著正向驱动农村老年人参与智慧居家养老,数字素养在该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且该影响对不同智慧居家养老认知度、健康状况、婚姻状况的农村老年人存在明显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接入反哺对中西部地区和高龄农村老年人参与智慧居家养老影响更大,数字理念反哺对东部地区和低龄农村老年人的影响更显著.各维度数字素养都显著正向影响农村老年人参与智慧居家养老,且不分伯仲.据此提出,提高子女数字反哺意识和数字反哺能力,实施差异化数字反哺方式,多维度协同提升农村老年人数字素养,加强智慧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和应用场景开发等建议.

    智慧养老居家养老数字反哺数字素养农村老年人适老化改造

    官员助农直播的经验沉淀与问题纠偏

    刘瑞一
    11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形式维度而言,官员助农直播是政务活动、农产品营销和网络社交的耦合体,涉及官员、用户、互联网平台等多个行为主体.历经多年实践,官员助农直播沉淀了一系列经验做法,包括行政体制"松"与"紧"的变奏,直播行业的业态发展与平台的政策支持,以及官员主播的语态变革、后区前置与优质短视频展演.官员助农直播亦面临诸多待解难题,既有官员倾注直播事业所遭遇的"身"与"心"的双重考验,又不乏形式主义的糟粕和"数字政绩"价值导向下公众信任的消解.问题的纠偏需要政府的制度保障,需要官员素养和能力的提升,需要互联网平台加以调控.

    短视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官员直播助农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