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癌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癌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癌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曾益新

月刊

1000-467X

cjc@cjcsysu.cn

020-87343064

510060

广州市东风东路651号

癌症/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CSCD北大核心CSTPCDSCI
查看更多>>《癌症》从1992年起,首批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被收录入MEDLINE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乳腺癌细胞中线粒体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孙箫钱广明苏修军山长平...
    261-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粒体在肿瘤的快速增殖与恶性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两种产能途径,满足肿瘤不同阶段的能量和代谢需求,并通过对肿瘤细胞信号通路、活性氧(reative oxygen species,ROS)释放、代谢重编程、聚变-裂变等多种调控途径,促进肿瘤的增殖、转移和侵袭.本综述主要关注乳腺癌中线粒体的生物能量学、代谢及动力学的改变及线粒体自噬过程,为乳腺癌治疗提供新策略.

    线粒体乳腺癌代谢自噬

    内含子环形RNA CircGNG7通过阻断热休克蛋白27的Ser78和Ser82位点磷酸化抑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进展

    Houyu JuZhenrong HuDongliang WeiJinyun Huang...
    270-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和目的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环状RNA(circular RNAs,circRNAs)在肿瘤发生等病理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癌症研究中研究最多的circRNA是外显子circRNA,而内含子circRNA的研究远不及外显子circRNA.本文旨在探索内含子circRNA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我们对4例HNSCC患者的原发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分析,分析circGNG7在HNSC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特征,并探讨其与HNSCC患者预后的关系.鉴定与circGNG7相互作用的功能蛋白,研究它们相互作用改变下游信号通路,进而调控HNSCC进展的分子机制.结果 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内含子circRNA——circGNG7,并分析和验证了其在HNSCC进展中的作用.CircGNG7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在HNSCC组织和细胞系(CAL27、CAL33、SCC4、SCC9、HN6和HN30)中表达均下调.在HNSCC患者中,circGNG7低表达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circGNG7过表达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克隆形成、体外迁移和体内肿瘤生长能力.在机制方面,HNSCC细胞中circGNG7的表达受到转录因子SMAD家族成员4(SMAD family member 4,SAMD4)的调控.circGNG27可与功能性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的第78和82位丝氨酸残基结合,占据其磷酸化位点并阻碍其磷酸化,从而抑制HSP27-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致癌信号通路.在HNSCC中下调circGNG7表达,可激活HSP27-JNK/P38 MAPK信号通路,进而促进肿瘤进展.结论 本研究表明,circGNG7是一种新的内含子circRNA,其具有较强的肿瘤抑制功能,通过circGNG7/HSP27-JNK/P38 MAPK信号通路抑制HNSCC进展.

    circGNG7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热休克蛋白27(HSP27)内含子环状RN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磷酸化抑癌基因

    肺腺癌组织中非编码RNA HOXC13-AS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

    陈哲王南马海涛
    291-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与目的 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现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肺癌亚型,其发病率高、预后差.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HOXC13-AS在肿瘤发生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在LUAD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尚不明确.方法 本研究应用TCGA数据库分析lncRNA HOXC13-AS在LUAD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收集和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进行肺叶切除术的100例LUAD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lncRNA HOXC13-AS在LUAD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卡方检验分析lncRNA HOXC13-AS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LUAD患者的总生存率.Cox回归分析影响LUAD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lncRNA HOXC13-AS在LUAD患者的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并与不良预后相关.qRT-PCR实验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lncRNA HOXC13-AS在LUAD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lncRNA HOXC13-AS高表达与较大的肿瘤体积(P=0.005)、淋巴结转移(P=0.002)和TNM分期(P=0.021)显著相关.lncRNA HOXC13-AS高表达的患者的总生存期较短(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P=0.014)、淋巴结转移(P=0.041)、TNM分期(P=0.017)、lncRNA HOXC13-AS表达水平(P=0.026)是预测LUAD患者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lncRNA HOXC13-AS在LUAD患者癌组织中高表达,lncRNA HOXC13-AS表达水平、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肺腺癌非编码RNAHOXC13-ASTCGA数据库预后

    基于谱效相关分析的丹参中保护多柔比星致心肌细胞损伤的药效成分研究

    徐静王致红杨家慧余诺贤...
    300-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与目的 随着化疗药物在癌症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其带来的心脏毒性副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外生物活性检测结合化学指纹图谱分析,探究丹参中对抗多柔比星诱导心肌细胞损伤具有药效活性的特定化合物.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丹参提取条件,并利用体外模型评估不同提取物对多柔比星所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谱效相关分析方法,识别丹参中与抗心肌细胞损伤活性密切相关的药效成分.结果 优化结果显示,以50%乙醇为提取溶剂时,丹参提取液在保护多柔比星致心肌细胞损伤方面表现出更强的活性,其保护率为5.926%-17.796%.谱效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迷迭香酸和丹酚酸A与抗多柔比星致心肌细胞损伤活性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5(P<0.01)和0.719(P<0.05).进一步验证实验表明,在相同摩尔浓度下,迷迭香酸对多柔比星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优于丹酚酸A,与谱效相关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本研究证实了迷迭香酸和丹酚酸A为丹参中对抗多柔比星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主要药效成分,该研究不仅为深入理解丹参抗化疗药物心脏毒性作用机制提供了新视角,还为中药改善肿瘤治疗相关心脏毒性及优化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依据.

    丹参多柔比星相关心肌细胞损伤谱效相关迷迭香酸丹酚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