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法治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法治研究
法治研究

陆剑锋

月刊

1674-1455

fazhiyanjiu@vip.163.com

0571-87059298

310025

杭州市省府路浙江省行政中心10号楼

法治研究/Journal Research on Rule of LawCHSSCDCSSCI
查看更多>>本刊由浙江省委政法委主管,浙江省法学会主办,以研究法学理论、推动法治实践、促进依法治国为办刊宗旨,主要面向法学院校、政法部门,以法学教学研究人员、法律职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人工智能法的基本原则

    马国洋
    13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法的基本原则是人工智能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关于人工智能法基本原则的方案有三原则说、四原则说、八原则说等,这些方案存在设计体系性不足、话语层次不统一等问题.人工智能法基本原则的设计应以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为主线,这一判断既源于对立法目的的分析,也是有效加速和价值对齐理念的平衡.基于该主线,人工智能法的基本原则又可以进行多个层次的展开.其中,第一层次原则包括支持发展创新原则和计算正义原则,前者主要指向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支持以及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而后者又可以分为可信、安全和效益三项原则.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法基本原则治理

    气候变化诉讼的侵权事实认定:困境、架构与进路

    林洧
    14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候变化诉讼是全球气候治理的有效工具,也是对责任主体违反国际气候法义务或国内法义务等行为的维权途径.其中的气候侵权事实认定是气候变化诉讼的焦点与难点.气候变化诉讼中的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交错、请求权基础的多元、气候科学问题以及因果关系认定等都是事实认定面临的困境.全球实践表明,气候变化诉讼的侵权事实认定存在抽象与具象的双重模式.二者在法院对证据的审查、诉讼请求以及当事人证明负担等方面都不相同,事实认定的逻辑分别适用公法与私法的认定思维.在要件事实方面,二者分别对应着气候侵权"风险"与气候侵权"损害"的证明要求与责任承担方式.基于此,气候变化诉讼的侵权事实认定应从三方面予以改进.在主体方面,应构建法官对气候变化的理性认知体系;在客体方面,应完善事实认定的实体规范与程序设计;在行为方面,应重构证据审查体系与证明责任体系.

    气候变化诉讼事实认定人权环境公益诉讼气候侵权

    《法治研究》投稿指南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