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节能(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节能(中英文)
建筑节能(中英文)

邹庆堂

月刊

2096-9422

bee@vip.126.com

024-23853673

110006

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建筑节能(中英文)/Journal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CSTPCD
查看更多>> 《建筑节能》(月刊)是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主管主办,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中心、中国建筑协会建筑材料分会协办的国家级专业技术期刊, 于2007年1月荣获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颁发的“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7年8月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8年4月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收录,2012年12月被英国《科学文摘》(网络版)收录,是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 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2008年1月起参加“期刊编校无差错承诺”活动。国内统一出版物号CN21-1540/TU,国际标准出版物号 ISSN1673-7237。 《建筑节能》以刊登建筑节能技术、工艺、设计、设备、材料为主要内容,读者主要是面向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设计技术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公司等企业的技术主管及技术人员,建筑节能产品生产技术人员,建筑节能行业管理人员,相关科研单位技术人员和专业院校师生等。 主要专栏:暖通与空调、新能源及其应用、绿色建筑与设计、保温隔热与材料、生态城市与环境、电气与智能建筑、节能产品与企业、节能改造与技术、标准规范与检测、节能经济与行业研究、绿色施工技术与管理、政策与法规、高层论坛、行业资讯、国际文摘等。 《建筑节能》期刊是目前我国建筑节能行业唯一经国家批准公开发行的建筑节能专业技术期刊,期刊稳定的专业读者群和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为建设、设计、施工、生产、科研人员进行技术交流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新浪博客: 新浪微博: 百度百科: 投稿邮箱:bee@vip.126.com 办公邮箱:cce-ed@163.com 联系电话:024-23853673,62123873(兼传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寒地综合型体育馆建筑能耗敏感性分析

    李岚王超黄勇张龙巍...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寒地综合型体育建筑作为典型的高大空间公共建筑,造型多变且能源消耗巨大.通过对大量寒地体育建筑样本的深度调研和相关规范资料的查阅,研究提取了体育建筑典型设计参数,借助Grasshopper平台下的Ladybug+Honeybee工具构建典型能耗参数化模型;通过模拟运算对提取的18项能耗影响因子进行局部能耗敏感性分析,得出每个变量设计因子的能耗影响曲线并对其节能贡献率进行整体排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出7项能耗影响较为显著的设计因子,采用回归法进行全局能耗敏感性分析,获得其标准化系数SRC的权重百分比排序.基于以上分析,得出高侧窗窗墙比和建筑高度具有最高能耗敏感度的结论.

    寒地综合型体育馆能耗模拟敏感性分析

    第十九届清华大学建筑节能学术周圆满落幕

    11页

    基于光环境质量模拟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外遮阳设计研究

    李弢王旭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夏热冬冷地区的合肥和芜湖两个城市的13所高校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对图书馆南向阅览室单元进行实测调研,将调研阅览空间的基本空间尺寸进行整理分类,总结出基础阅览空间模型,阅览室所使用的不同遮阳形式进行体量遮阳和构件遮阳的分类作为室内光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利用性能化软件在全年动态光环境仿真模拟,以采光系数平均值和有效自然光照度时间百分比为室内光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得出自然采光高校图书馆外遮阳形式的不同设计影响因素下室内光环境的质量情况;初步得出体量遮阳和构件遮阳对于室内光环境的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水平出挑阳台遮阳结合水平百叶遮阳的体量遮阳中出挑阳台尺寸为1.2 m,水平百叶遮阳高度为1.2 m的遮阳形式整体的室内光环境质量表现较好,柱廊结合格栅构件遮阳中柱廊进深为1.8 m,方格格栅构件高度为1.2 m的遮阳尺寸表现较好,水平遮阳板采用多层板遮阳的整体表现较好,以上具体外遮阳形式尺寸可以对于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外部形式设计研究提供设计参考.

    光环境质量阅览空间外遮阳形式有效采光照度时间百分比

    重庆自然通风食堂的室内热环境评价研究

    翁季高博吴云涛
    19-2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当前功能逐渐复合,但热环境普遍不容乐观的高校自然通风食堂建筑的热舒适水平,在夏季和过渡季分别通过现场环境参数实测和主观问卷结合的形式调查重庆地区高校餐饮建筑室内热舒适水平,将食堂建筑的热环境数据与主观投票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并通过平均投票数TSV对PMV进行修正得出人群热舒适范围.研究表明:食堂内用餐与非用餐者对室内热环境评价有明显差别,中性温度前者低于后者,差值在2.1~2.8℃之间;前者热舒适范围上下限值也都低于后者,差值在1.7~3.4℃之间.实际热感觉投票结果同预测投票值之间有明显差别.由此得出室内热环境的研究数据及评价,以期指导将来的建筑设计和实践.

    自然通风食堂建筑实测研究热舒适热适应

    内蒙古地区农村住宅被动式节能设计因素敏感性分析——以呼和浩特乌素图村民居为例

    马雪纯贺龙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内蒙古地区农村住宅受其恶劣的气候条件及建筑自身建造缺陷等因素影响,导致全年采暖能耗巨大,能源及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然而优先利用被动式节能技术措施来满足节能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研究内蒙古地区独特气候对农村住宅能耗表现的影响,以内蒙古地区呼和浩特市乌素图村典型民居为例,进行实测调研并利用Grasshopper软件搭建参数化平台对农村住宅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窗墙比、建筑朝向等被动式节能因素进行模拟分析,利用originLab函数分析软件将得到的结果进行归一化敏感性分析方法计算,得出不同因素对于建筑能耗的敏感性,同时进行节能潜力关系比较.结果表明,现有的农村住宅建筑中屋顶、东西墙、外窗的热工性能对该地区农宅节能影响程度较大,为我国内蒙古地区农村建筑节能设计及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内蒙古地区农村住宅被动式节能敏感性分析节能潜力

    主被动式结合的乡村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研究——以2020年Active House Award中国区竞赛一获奖方案为例

    宋彦星贺龙任赫龙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动式"与"被动式"并非背道而驰的概念,其均为建筑适应气候的手段,同时也是未来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以2020年Active House Award中国区竞赛一参赛获奖作品为例,探讨基于被动式设计策略和主动式技术相结合的乡村公共活动空间设计方式,试图探索一种提升乡村公共空间舒适性的绿色路径.运用实地调研法和软件模拟的方法,从通风、采光、太阳能技术等设计角度为方案中乡村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提供了宜人的室内外环境.使新建的公共活动中心在建筑文化、空间、生态节能等方面具有地域特色,提高了使用人群在乡村中的生活品质,且对当地的环境及文化资源形成最低限度的影响.

    主动式被动式乡村节能舒适

    天津市混合住区风环境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

    刘君男陈天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存量更新背景下,城市老城区中出现了大量高层与多层相邻的混合型住区,为应对混合住区复杂多变风环境带来的健康、安全与舒适性问题,依据天津市地理气候特征,构建基于行为舒适度、空气质量舒适度和热舒适度在内的风环境综合评价体系与方法,计算得出天津市冬季舒适风速阈值为1.5~4.4 m/s,为定量化评价住区风环境舒适度提供依据.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模拟技术,以天津市为例对3种工况下的16类典型混合住区进行风环境模拟.依据风环境评价体系,采用控制变量法对模拟结果进行定量化的对比分析,识别不同布局模式下的住区风环境特征与问题,研判空间布局对近地面风环境的影响机制.从空间布局与场地设计两方面提出混合住区近地面风环境优化策略,并构建风环境管控体系,以提升理论研究成果的可应用性、可操作性.

    混合住区近地面风环境CFD评价体系空间布局

    静风环境下壁面热流对建筑热羽流的影响

    韩东亮翟璐开张甜甜谭羽非...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静风环境下建筑立面的热羽流特性,基于相似理论建立了静风建筑实验平台,采用实验测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50 W/m2、100 W/m2、200 W/m2三种壁面热流密度下的建筑立面热羽流特性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壁面热流密度的增加,水平方向以及竖直方向上,风速及温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竖直方向上,随着距离地面高度的增加,风速不断增大,而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在水平方向上,随着距离壁面距离的增加,风速先增大后减小,温度先急剧下降后保持不变.并且最大气流速度出现在近壁面区域的顶部,热流密度分别为50 W/m2、100 W/m2、200 W/m2时,速度最大值分别为1.6 m/s、2.1 m/s、2.6 m/s,最高温度分别为37℃、43℃、52℃.

    热羽流建筑立面静风环境实验测试

    基于现场数据建模的冷机群控策略研究

    许晓群王翠灵侯忠平库慧益...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冷站能耗在中央空调总能耗中占比大.通过优化冷机运行序列和负荷分配,可以在保证末端冷量需求的同时,实现节能.针对冷机性能主要受供冷量、蒸发器出水温度和冷凝器出水温度影响,设计了基于现场数据识别模型优化群控策略,同时以冷机现场可达到的实际最大供冷量和最小供冷量作为约束条件,缩小了冷机序列优化和负荷分配优化的搜索域,加速优化控制计算速度.同时,探讨了不同优化算法对寻优结果的影响.以武汉某烟厂作为案例,对冷机优化群控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冷机群控策略相比,采用基于现场数据识别模型的冷机群控策略均可以在整个制冷季实现约20%的节能率.

    模型控制冷站实际最大供冷能力节能

    夏热冬冷地区加热座椅个性化研究

    冯爽顾赵季于国清史傲峰...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个性化供暖具有节能和控制微热环境的能力.采用加热座椅的个性化供暖方式,分别在座椅的两侧和背部敷设加热膜,测量不同加热功率下3片加热膜的表面温度变化.通过真人热舒适实验研究了夏热冬冷地区,在较低的室内温度(12~16℃)下,改变加热膜的功率对人体局部和整体的热感觉改善情况.结果表明:室内温度为12℃时,加热座椅功率为35 W+40 W,基本满足人体热感觉要求,此时加热膜表面温度为34℃左右;室内温度为14℃时,加热座椅功率为35 W+40 W,满足人体热感觉要求,此时加热膜表面温度处于36℃左右;室内温度为16℃时,加热座椅功率为30 W+35 W,基本满足人体各个部位的热感觉要求,此时加热膜表面温度约为36℃.

    夏热冬冷地区个性化供暖加热座椅热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