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节能(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节能(中英文)
建筑节能(中英文)

邹庆堂

月刊

2096-9422

bee@vip.126.com

024-23853673

110006

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建筑节能(中英文)/Journal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CSTPCD
查看更多>> 《建筑节能》(月刊)是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主管主办,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中心、中国建筑协会建筑材料分会协办的国家级专业技术期刊, 于2007年1月荣获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颁发的“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7年8月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8年4月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收录,2012年12月被英国《科学文摘》(网络版)收录,是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 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2008年1月起参加“期刊编校无差错承诺”活动。国内统一出版物号CN21-1540/TU,国际标准出版物号 ISSN1673-7237。 《建筑节能》以刊登建筑节能技术、工艺、设计、设备、材料为主要内容,读者主要是面向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设计技术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公司等企业的技术主管及技术人员,建筑节能产品生产技术人员,建筑节能行业管理人员,相关科研单位技术人员和专业院校师生等。 主要专栏:暖通与空调、新能源及其应用、绿色建筑与设计、保温隔热与材料、生态城市与环境、电气与智能建筑、节能产品与企业、节能改造与技术、标准规范与检测、节能经济与行业研究、绿色施工技术与管理、政策与法规、高层论坛、行业资讯、国际文摘等。 《建筑节能》期刊是目前我国建筑节能行业唯一经国家批准公开发行的建筑节能专业技术期刊,期刊稳定的专业读者群和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为建设、设计、施工、生产、科研人员进行技术交流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新浪博客: 新浪微博: 百度百科: 投稿邮箱:bee@vip.126.com 办公邮箱:cce-ed@163.com 联系电话:024-23853673,62123873(兼传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Energy and Buildings

    65页

    空气源热泵-散热器供暖系统变水温控制方法实测与评价研究

    邹晴薛汇宇王林冯晓梅...
    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气源热泵作为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我国中小型建筑供暖系统,特别是北方地区农村"煤改电"项目中,其供暖运行通常采用定水温控制策略,导致室内出现过热现象,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热泵机组运行能效.以空气源热泵-散热器供暖系统为例,基于供需匹配的思想,探寻了热泵机组最优供水温度预测模型,开发了相应的变水温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能够根据用户室内需求和室外温度变化,实时调整机组供水温度设定点.同时,通过实际测试验证了变水温控制策略的应用效果.实测表明,相比于定水温控制策略,在满足室内温度要求的条件下,变水温控制策略使得供暖系统测试日节能 22.9%,整个供暖季节能 14.2%.研究表明了空气源热泵-散热器供暖系统采用变水温控制策略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系统能耗,具有良好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空气源热泵机组散热器最优供水温度预测模型变水温控制节能

    数据中心余热在城镇供热中的应用研究

    崔科马长明檀志恒蒋凯...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中心IT设备产生的余热具有总量大、品位低、稳定性好等特点,但是采用常规余热回收方案时存在供热温度低、供热半径小等问题,仅能给数据中心辅助区域供热而不能对市政供热,因此余热回收利用率极低.基于目前数据中心余热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回收数据中心余热+市政锅炉补热"的联合供热设计方案.即先利用高温水源热泵机组回收机房余热,对市政一次热网回水进行加热,再通过市政锅炉二次加热提升供水温度后供至城镇热用户.该联合供热方案能最大限度利用数据中心余热,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节能减排,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以北京某数据中心为例,实施此供热方案,每年将减少 3286.7 t标煤消耗、3.93 万t水资源消耗和8085 t碳排放,并且系统的实际投资回收期小于3 年.

    数据中心余热回收高温水源热泵城镇供热节能减排

    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数据中心高效冷源设计实践

    陈震宇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地处夏热冬暖地区的数据中心——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社会和企业云)进行分析,描述项目所在地的全年气候特征,阐述数据中心的空调冷负荷特点,全面介绍了本项目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所构建的高效节能、安全可靠的高温冷源所采用的各项节能减排技术措施.结合主冷源、冬季免费供冷冷源、空调水变频输配系统的配置及运行控制策略等诸多方面因素,分析了不同冷却水温度工况下的冷源能效.结合福州地区典型年各级湿球温度频数分布进行加权分析,可知:该冷源的全年平均设计能效比EER在 6.8W/W以上,数据中心能源效率PUE约为1.3W/W,取得了良好的节能减排效益.

    夏热冬暖地区温湿度独立控制高温冷源全年平均设计能效比(EER)PUE

    供暖末端对既有农宅热舒适性的影响及其综合评价研究

    代微曹小林
    84-8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中和愿景下,农村清洁供暖改造是实现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环节.为使供暖系统改造时末端的选择更具科学化,基于Airpak软件建立某既有农宅的三维数学模型,比较典型截面的温度、速度及PMV-PPD值分布,对不同末端下的室内热环境进行研究,并利用层次分析法从经济性、热舒适性等4 个方面,建立低温供暖末端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在相同室内温度下,地板辐射供暖的室内热舒适性优于其他末端,暖风型风机盘管在合适的送风速度下,除射流直接影响区域外可基本满足热舒适性要求;针对北方既有农宅供暖末端的改造,选择在保留原有散热器的基础上增加散热器片数为最佳方案.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北方农村地区室内热舒适性的改善及低温供暖末端的选择提供参考.

    低温供暖末端热舒适性层次分析法评价体系

    关于冷凝器胶球自动清洗装置对冷水机组COP影响分析

    郑志凯李梦琦刘绍通都杨杨...
    90-9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冷凝器易脏堵且对冷水机组COP有重要影响.以北京某项目冷水机组节能改造工作为研究背景,通过选择2 台冷水机组为实验机组与对比机组,在实验机组冷却侧加装胶球自动清洗装置,在制冷季收集实验机组与对比机组蒸发器、冷凝器运行数据,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胶球自动清洗装置效果进行验证,获得了冷水机组在蒸发器趋近温度和两侧水流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胶球自动清洗装置可降低冷凝器趋近温度,提高冷凝器换热效果,提高冷水机组ICOP,从而提高冷水机组COP.胶球自动清洗装置不仅减少了项目每年冷水机组维保清洗费用,还降低了维保人员在清洗过程中对换热铜管损坏的风险.

    COP趋近温度负载率胶球清洗节能

    融合热源喷淋换热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研究

    王志杰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排烟热损失在燃煤锅炉热损失中占比较大,水煤浆锅炉的脱硫塔后的烟气接近饱和状态,水蒸气会带走大量余热.针对热损失问题,以深度回收水煤浆锅炉余热为目的,提出了融合热源喷淋换热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深度回收水煤浆锅炉烟气湿法脱硫后的余热,既显著提高了锅炉供热能力,又可以大幅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深度脱除SO2、NOX、颗粒物等污染物.系统地介绍了融合热源喷淋换热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以及在实际项目中的设计及应用,通过一个采暖季运行观察及数据整理,系统运行安全稳定,节能减排效果良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实现水煤浆锅炉的节能、减排提供了参考依据.

    融合热源喷淋换热余热回收

    既有办公建筑外窗改造方式的分析研究

    周亚平陈宁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南京具有代表性的小面积多层机关办公建筑为例,采用DeST-C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对该类办公建筑外围护结构中外窗改造方式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围护结构改造节能贡献率、外窗节能改造方式以及外窗更换改造的玻璃类型选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围护结构改造的节能贡献率分别为:外窗>外墙>屋面,年累计负荷降低比例分别为15.29%、10.07%和4.21%,应优先考虑对外窗进行改造.对于较为老旧的铝合金单玻窗,采用贴膜方式改造时,年累计负荷相比于老旧建筑的降低比例仅为 1.20%,效果十分有限,不建议采用.而外窗更换改造时,采用热工性能更优异的中透光外窗,年累计负荷相比于采用高透光外窗不仅没有提升,反而降低了0.19%.说明夏热冬冷地区进一步提升外窗的热工性能参数,虽然增加了成本投入,但对节能的进一步提升贡献比较有限.应同步考虑采用活动外遮阳,在冬季时减少影响,而在夏季时尽可能降低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得热,才能将外窗改造的节能效益发挥到最大.

    夏热冬冷地区围护结构改造节能贡献率玻璃贴膜

    拉萨地区传统藏式民居PVT供暖系统性能研究

    朱丽陈永爱孙勇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分析总结藏式民居建筑特点和节能特性的基础上,选取拉萨地区低层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水冷型光伏光热一体化(Integrated Photovoltaic Thermal,PVT)供暖系统,对其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模拟分析.PVT系统集热和发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合适的流量和较低的初始温度有利于系统获得更高的集热效率,运行流量和初始温度变化对PVT组件的发电效率影响都较小.采用TRNSYS软件模拟了PVT供暖系统在拉萨地区传统藏式民居典型建筑中的运行情况,模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PVT供暖系统能够满足典型建筑的卧室供暖、全年生活热水需求,全年太阳能保证率能达到80.3%.探索了利用低品位太阳能实现拉萨地区传统藏式民居供暖的可行性和技术方案,为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清洁供暖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清洁供暖光伏光热一体化集热性能发电性能

    有限屋面面积条件下太阳能利用方式探讨

    杨玉鹏俞志强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是我国法律、政策、规范多方面的要求.随着我国能源转型与能源革命的推进、国家能源形势的变化、"双碳"目标的分解落实,在城市内充分挖掘可再生资源是有效可行的城市降碳技术路线.然而在城市里,可利用太阳能的场地空间十分有限.如何最大化利用有限的建筑屋面资源,如何取舍太阳能热水系统、光伏发电系统,是建筑规划设计阶段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电辅助加热系统、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组合分析.考虑太阳能资源、气温等因素逐日计算各系统运行效果,综合对比不同组合方案定性定量指标.发现光伏发电+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多方面指标均优于太阳能热水系统+常规辅助系统.因此,建议在规划设计太阳热水系统时应先充分论证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必要性.

    有限屋面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空气源热泵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