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杨玉良

双月刊

0427-7104

likexuebao@fudan.edu.cn

021-65642666

200433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Fud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复旦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依次为物理辑、数学辑、生命科学辑、化学辑、管理科学辑、材料与技术科学辑,它们主要刊载这些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等。它的任务是:主要反映复旦大学自然科学类各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也部分收取国内外具有原创性该领域的优秀论文,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繁荣和发展复旦大学的科技事业服务,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理工、医科教师和研究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基于位平面和位运动估计的视频数据压缩算法

    王铖伃严利民
    115-12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分辨率和高刷新率使得带宽传输的压力加倍。通常,视频压缩被用来解决这个问题。但传统的视频压缩方法不根据位平面进行编码和解码,会增加存储区域的成本。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一种位恰可察觉失真(BJND)模型,计算了结合视点因子的位平面恰可察觉失真模型的阈值,并将亮度因子和纹理因子的恰可察觉失真(JND)阈值映射到位平面上,综合得出了位恰可察觉失真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位运动估计算法的视频压缩方案。该方案使改进后的搜索范围不仅包括时间维度,还包括灰度维度。根据人眼的视觉特点和概率统计分析,方案新增了补充匹配块来替代残差数据,从而保证了压缩比的恒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对低 5 位平面压缩具有最佳的综合效果,压缩比为 1。38,数据传输量恒定,且恢复后的图像与原始图像并无明显差异,更加符合人眼的直观感受。

    视频压缩恰可察觉失真模型位平面运动估计算法

    原油与柴油泄露影响海洋飞沫气溶胶中重金属与多环芳烃分布的实验室模拟研究

    祁璇朱晓婧高倩倩王启煌...
    12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泄漏原油中的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等污染物会因为破碎波进入到海洋飞沫气溶胶中,造成更大范围的环境生态风险,而目前其具体机制和影响因素尚未充分探究。本研究以从长庆油田、新疆油田和渤海油田采集的原油以及中国石化的成品油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套模拟产生海洋飞沫气溶胶的实验室装置,模拟了海洋表面浪花裹挟原油后再释放到大气的过程,并进行海洋飞沫气溶胶的粒径分布、多环芳烃和重金属的浓度及富集因子(EF)分析。研究发现,轻质油中的部分低分子量多环芳烃更易于从覆油海面迁移到海洋飞沫气溶胶中并发生富集(EF≥10);尽管油品本底值中的重金属浓度很低,但无论是柴油泄漏还是原油泄漏,重金属均会富集到在海洋飞沫气溶胶中,且浓度水平与多环芳烃相差较小,在 300~1 800μg/m3;油膜厚度对海洋飞沫气溶胶中的重金属有十分显著的影响,随着油膜厚度的降低,海洋飞沫气溶胶中的重金属呈现"减少 增多 减少"的变化趋势。

    原油泄漏海洋飞沫气溶胶重金属富集因子多环芳烃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硫酸铵原位浸矿与淋洗过程的室内模拟

    高震国周铭奚高胜杨晓英...
    13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离子吸附型稀土尾矿中残留的大量硫酸铵浸矿剂随雨水淋滤进入周边环境,可造成矿区及周边土壤和水体严重污染。本研究通过实地采集稀土矿区土壤,开展室内一维土柱实验分别模拟浸矿过程和淋洗过程,并建立Hydrus-1D模型,评价该模型对稀土矿浸矿和淋洗过程的模拟性能。Hydrus-1D模型的弥散度的率定值为 0。5 cm,浸矿与淋洗过程的Kd 的率定值分别为 0。07 cm3/g 和 1。2 cm3/g;在浸矿过程模拟中,4 个观测孔模型的R2 为0。95~0。99,ERMS 为 1。3~6。8 mmol/L;淋洗过程的R2 为 0。93~0。98,ERMS 为 0。2~1。6 mmol/L;Hydrus-1D能够较好模拟浸矿和淋洗过程中NH4+ 的迁移行为。示踪实验中Cl-穿透耗时为 30~90 min;浸矿实验中,4 个观测孔达到吸附饱和耗时为 60~150 min;淋洗实验中,4 个观测孔的NH4+ 浓度低于检测限的耗时为 360~540 min;土壤吸附作用对浸矿与淋洗过程中NH4+ 运移过程的影响显著。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硫酸铵迁移行为土柱实验Hydrus

    水液相下羟自由基与谷氨酸分子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牛鹤丽杨应徐岩孙艳雨...
    143-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 M06-2X和 MN15 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 SMD模型方法,研究了水液相下羟自由基(OH)与谷氨酸分子(Glu)反应的机理。研究发现:Glu的损伤可通过OH 抽取其不同位置的 H 原子、OH 加成到羧基和去质子羧基C以及单电子从Glu分子向OH 转移 3 个途径实现。势能面计算表明:OH 加成到羧基和去质子羧基C的反应通道最具优势,反应无势垒;OH 抽取质子化氨基 H、α-H、β-H、γ-H 和羧基 H 的最低能垒分别是 28。7、17。6、8。0、18。3 和 29。0 kJ/mol;电子从 Glu 分子向 OH 转移为劣势通道,反应能垒是255。2 kJ/mol。结果表明,水液相下 OH 加成和抽 H 均可诱导 Glu 分子损伤,损伤的 Glu 绝大多数难以修复,Glu具有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

    谷氨酸羟自由基密度泛函理论过渡态电子转移能垒损伤

    征稿启事

    封3页

    Abstracts

    前插1-前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