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发光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发光学报
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发光学报

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申德振

月刊

1000-7032

fgxbt@126.com

0431-86176862,84613407

130033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16号

发光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Luminesc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反映我国发光学领域中在科研、技术和生产中的学术成就,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提高该领域内从事科研、教学、生产人员的技术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乙酸胍表面处理提高纯红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性能

    师明明江季张兴旺
    637-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质可被用于制作发光二极管,近年来备受关注.钙钛矿表面和钙钛矿/传输层的界面处存在大量的缺陷,严重影响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而对表/界面进行有效的钝化处理是减少界面缺陷、提升器件性能的可行途径.本文报道了一种在萃取剂中添加乙酸胍的表面处理策略,可有效地减少钙钛矿层表面缺陷,改善薄膜形貌,进而将钙钛矿薄膜的荧光量子产率从64%提升到79%.基于乙酸胍表面处理的钙钛矿薄膜制备的发光二极管,最大效率可达11.66%,最大亮度达1 285 cd·m-2,明显优于未处理的参考器件(6.69%,689 cd·m-2),同时也展现出更好的稳定性.该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钙钛矿表面处理策略,可以提高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性能和稳定性.

    钙钛矿发光二极管表面处理准二维缺陷钝化

    1.5μm高功率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制备和性能

    薛正群王凌华陈玉萍
    64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辐射发光二极管作为光纤陀螺的核心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光纤陀螺的精度;其中超辐射发光二极管出光功率越高,光纤陀螺接收信号信噪比越好.InP/AlGaInAs增益材料具有电子限制效率高的优点,然而由于Al元素容易氧化,面临一定的应用可靠性问题.本文采用InP/InGaAsP作为增益材料,通过在外延结构上采用宽带隙电子阻挡层来提高量子阱的电子限制效率.试验结果表明,激光芯片最大出光功率从69 mW提升至92 mW.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材料沉积速率改善增益区和应变电子阻挡层材料质量.结果显示,激光芯片可靠性得到较为明显改善,经过1 000 h寿命老化,样品阈值和功率变化率在合格范围之内.最后,进行超辐射发光二极管芯片制备.测试表明,电子阻挡层使得室温下SLD芯片饱和出光功率从 19 mW提高至 24 mW,饱和工作电流也有所提高,光谱宽度达到80 nm,光谱中心波长在1 500 nm附近;芯片1 000 h寿命老化阈值和光功率变化稳定,未出现性能退化样品.

    超辐射发光二极管InP/InGaAsP电子阻挡结构材料生长速率

    TADF敏化荧光策略构建高效、窄光谱发光电化学池器件

    陈荔丝蓝燕婷赵小龙秦冬冬...
    651-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新一代热活化延迟荧光(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发光材料的发光电化学池(Light-emitting electrochemical cells,LECs)成为新兴的研究方向而受到关注.由于TADF发光材料电荷分离态的激子属性,该类LECs器件发光光谱半峰宽往往达到100 nm以上,难以满足LEC高色纯度的需求.鉴于此,本文尝试将TADF敏化荧光(TADF-sensitized fluorescence,TSF)的激子管控策略应用到LECs领域当中.通过筛选合适的传输主体、TADF敏化剂、高吸光系数荧光染料和离子液体固态电解质为LEC的发光层,我们成功构建了高效TSF型的LECs器件.最终获得的TSF-LECs器件峰值外量子效率(The highest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EQEmax)达到3.7%,峰值亮度(The peak luminance,Lmax)达到2 285 cd·m-2.与TADF-LECs的参比器件相比,TSF-LECs器件的光谱半峰宽(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FWHM)从106 nm 降低至38 nm.本文还详细讨论了所制备TSF-LECs器件中的能量转移和激子损失途径.该工作为进一步优化设计TSF-LECs材料和器件奠定了基础.

    发光电化学池TADF敏化荧光BODIPYs热活化延迟荧光

    Cs2(Ag∶Cu)BiBr6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曹士双王宝宁李林
    662-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u+掺杂的Cs2AgBiBr6双钙钛矿并基于其制备了太阳能电池.通过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单色光量子效率光谱及光电流-电压曲线等手段对其光电性能进行探究.研究发现,Cu+掺杂能够显著增强Cs2AgBiBr6粉末样品的光学吸收,但对于薄膜样品几乎没有效果,这是由于Cu相双钙钛矿在溶于二甲基亚砜的过程中会发生分解.实验结果表明,当Cu+掺杂量较低时,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显著提升,这是由于Cu+掺杂对Cs2AgBiBr6薄膜结晶过程的调控作用,微量Cu+掺杂能够显著降低钙钛矿薄膜的缺陷态密度.最终,基于Cu+掺杂的太阳能电池获得了最高1.93%的能量转化效率.

    Cs2AgBiBr6Cu+掺杂太阳能电池钙钛矿

    N,N-二甲基-6-丙酰-2-萘胺氢键复合物激发态超快动力学研究

    葛晶薛丙乾李智彪肖静...
    671-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抑制扭转分子内电荷转移(TICT)的形成能够显著增强发光材料的荧光强度和光稳定性,然而,目前缺乏准确预测TICT存在的方法.本文基于Kamlet-Taft理论,通过稳态/瞬态吸收光谱结合量化计算,对N,N-二甲基-6-丙酰-2-萘胺(PRODAN)在不同溶剂中的激发态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稳态光谱表明,PRODAN氢键复合物的斯托克斯红移主要依赖溶剂极性和供氢能力.瞬态吸收光谱表明,快时间τ1和τ2归属为分子内电荷转移和TICT形成过程,而慢时间τ3和τ4归属为溶剂化和荧光辐射过程.此外,结果表明极性和供氢能力的增大会加快PRODAN氢键复合物的动力学过程.计算表明,在较高极性且强供氢能力的甲醇溶剂中能形成稳定的TICT态.研究结果为荧光探针分子结构设计和溶剂选择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扭转分子内电荷转移激发态动力学瞬态吸收光谱量化计算

    蓝宝石衬底上的半极性面GaN基LED超快激光剥离

    项文辞孙浩王思博周慧莲...
    681-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衬底导电性和导热性差一直是困扰生长于蓝宝石衬底上的GaN基LED的难题,利用激光剥离技术将蓝宝石衬底上的GaN基LED转移至其他衬底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使用超快皮秒激光将生长于图案化蓝宝石衬底上的半极性面GaN基LED进行衬底剥离,并成功转移至Si衬底,形成垂直结构的LED器件.利用SEM测试发现,当超快激光能量密度在1.3 J/cm2附近可以有效分解蓝宝石和GaN交界层,且对器件产生最小负面损伤.拉曼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剥离后的LED中GaN层的残余应力得到有效释放,从1.42 GPa降低为 0.29 GPa.对制备的垂直结构LED进行I-V性能测试,5 V电压下正向电流由 0.164 mA增大至 0.759 mA,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性能均有增强.本文完成了蓝宝石衬底上的半极性面GaN基LED超快激光剥离的实验研究,为实现低损伤、高效率的转移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撑,有望加速半极性面GaN基LED的发展与应用.

    LED超快激光图案化蓝宝石半极性面氮化镓

    金属卤化物CH3NH3PbBr3钙钛矿量子点快速检测新烟碱类农药

    周然锋彭茂民刘丽尹小丽...
    688-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新烟碱类农药为靶标物,结合荧光传感策略构建了基于金属卤化物钙钛矿量子点CH3NH3PbBr3(Perovskite quantum dots,PQDs)荧光探针快速检测新烟碱类农药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20 mg/L,相关系数为0.993 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7 mg/kg和0.56 mg/kg.对萝卜和香蕉样品中噻虫胺的加标回收率在79.3%~115.4%之间,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8%~9.4%之间.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适用性,为农产品中新烟碱类农药残留的风险防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技术.对噻虫胺与钙钛矿量子点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钙钛矿量子点与噻虫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动态过程,噻虫胺对钙钛矿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方式为通过氢键或范德华力形成了新的复合物的静态猝灭.其内容可作为其他光谱分析手段的技术基础,其分析检测结果可为果蔬安全监管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量子点快速检测新烟碱类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