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复合材料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复合材料学报
复合材料学报

益小苏

双月刊

1000-3851

010-82316907(7099)

100191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7号

复合材料学报/Journal Acta Materiae Compositae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复合材料学报》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双月刊,~180页/期)。本刊主要刊载我国复合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高水平和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刊载范围:纤维或颗粒增强聚合物基、金属基、陶瓷基等复合材料(包括:结构、功能、生物医用、电子、建筑等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设计等,以促进国内外复合材料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及先进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  《复合材料学报》是美国工程索引《Ei》的核心检索收录刊,同时也是美国化学文摘《CA》、苏联《文摘杂志》、美国应用力学评论《Appl.Mech.Rev.》、剑桥科学文摘(工程类)《CSA2》、国际航宇文摘《IAA》、美国金属文摘《Metal Abstracts》等国际检索系统用刊。在中文数据库中,复合材料学报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的收录期刊,并入选为500种“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期刊。经过复合材料领域专家、作者及编辑部的共同努力,学报的出版时滞不断缩短(从投稿到刊出在12个月内),影响因子逐年提高,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最新统计(2005年),复合材料学报2004年度影响因子为0.818。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TiO2/石墨烯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曾雄丰王梦幻王建省赵英娜...
    656-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氧化石墨烯(GO)、1,12-二氨基十二烷(C12H28N2)、TiO2溶胶为原料,通过预插层-离子交换-煅烧法制备TiO2/石墨烯夹层结构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RD、Raman、FTIR、TEM、TG、UV-Vis和PL对TiO2/石墨烯夹层结构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研究不同TiO2含量的TiO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对环丙沙星(CIP)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在煅烧过程中,TiO2的晶化和GO的还原同时进行.根据XRD和FTIR结果推断,TiO2纳米颗粒在石墨烯层间原位生成,并通过化学键固定在石墨烯上,形成了石墨烯/TiO2/石墨烯夹层结构.当TiO2的质量分数为65.5wt%时,TiO2/石墨烯复合材料表现出对环丙沙星最佳的光催化活性,150 min光照后降解率为90%高于纯TiO2(28%、150 min).这主要是特殊的夹层结构增强了光生电子-空穴分离.在光催化降解CIP的过程中,光生空穴和超氧自由基是主要的活性物质.此外,TiO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光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在环境净化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TiO2石墨烯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光催化

    定向加压过滤法制备碳纳米管/聚苯胺纸基复合电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蔡艳芝李璇任璇璇成来飞...
    664-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定向加压过滤技术获得直径约为120 mm、厚度约为10µm的碳纳米管/聚苯胺(CNT/PANI)自支撑纸基柔性电极.在电极中CNT均匀弥散分布,PANI均匀地嵌入CNT网络中.PANI为纳米至亚微米级球形颗粒,其负载量最高为2.7 mg·cm−2.PANI负载量为2.2 mg·cm−2的电极的孔隙率为70.33%,密度为0.4 g·cm−3,孔面积为67.31 m2·g−1.该电极可紧绕直径为4 mm的玻璃棒数圈而无损伤.该电极在4 mA·cm−2的电流密度条件下,单电极比电容为1.88 F·cm−2;在充放电1200次循环过程中,比电容先下降后增大,至900次循环时比电容达到2.41 F·cm−2,1200次循环时容量保持率为125.78%;经180°弯折5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78.43%.该电极所组装的对称三明治结构超级电容器在5 mA·cm−2的电流密度条件下比电容为0.48 F·cm−2,经1000次充放电循环容量保持率为94.3%,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分别为213.75 mW·h·cm−3和2163.22 mW·cm−3.

    柔性电极聚苯胺比电容碳纳米管纸定向加压过滤

    溶剂热法制备Bi2O3/BiOI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对四环素的降解应用

    高艳林景红霞李龙祥王旭...
    677-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环素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长期存在于水环境中难以自然降解,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有很大危害.采用简单的室温搅拌法和溶剂热法制备了BiOI和Bi2O3/BiOI光催化剂,通过XRD、SEM、FTIR、UV-Vis DRS、PL和EIS等手段对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Bi2O3/BiOI复合光催化材料在模拟太阳光下对四环素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Bi2O3与BiOI的摩尔比为0.8:1时,在pH=5、180℃下反应20 h得到的Bi2O3/BiOI复合光催化材料对四环素的降解效果最佳,在3 h内对四环素的降解率可达75%,其动力学速率常数分别是单一BiOI、Bi2O3的1.75倍和1.56倍.还提出了一种二元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催化机制用于解释提高的光催化活性.

    溶剂热法Bi2O3/BiOI光催化四环素催化机制

    聚丙烯纤维灌浆料及其钢筋套筒连接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陈萌赵伦李攀杰许世展...
    685-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装配式结构节点的力学连接性能,对聚丙烯(PP)纤维灌浆料进行材性性能及其钢筋套筒连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研究.选用不同掺量、长度PP纤维的灌浆料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确定PP纤维最佳掺量(占普通(JZ)灌浆料的体积比)和长度分别为0.5%和9 mm.以JZ灌浆料为对照组,设置了4d、6d、8d(d为钢筋直径)3种锚固长度的套筒接头试件并进行单向拉伸试验,采用光纤光栅传感器(FBG)和应变片两种测试方法研究PP纤维灌浆料下的粘结应力分布.结果表明:PP纤维增强灌浆料钢筋套筒的最小锚固长度在6d以上;PP纤维能够有效改善接头韧性,增强了套筒的粘结锚固效果,提高了筋粘结应力分布均匀程度,使其呈"马鞍形"或"斜梯型"分布;FBG传感器与应变片所得结果基本一致,FBG传感器所采集的应变数据精度高于应变片.

    聚丙烯(PP)纤维灌浆料钢筋套筒连接接头力学性能单向拉伸试验光纤光栅传感器(FBG)粘结应力

    玄武岩纤维平纹织物约束建筑固体废弃物颗粒力学性能及吸能特性

    周宏元于鸿鑫王小娟石南南...
    695-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建筑固体废弃物再利用的新方式,提出玄武岩纤维平纹织物约束建筑废弃物散体颗粒组合结构,并采用准静态单轴压缩试验对其力学性能、吸能特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分别讨论了建筑固体废弃物颗粒种类、建筑固体废弃物颗粒的粒径级别、玄武岩平纹织物约束层数对其响应过程、破坏形式、荷载传递、能量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层玄武岩纤维平纹织物约束下建筑废弃砖渣颗粒的峰值荷载(16.54~27.89 kN)和混凝土颗粒的峰值荷载(17.99~32.33 kN)均随着粒径的增大而降低;与建筑废弃混凝土颗粒相比,虽然建筑废弃砖渣颗粒各粒径级别下峰值荷载较低,但其各粒径级别均具有更稳定的平台段(平台应力范围为0.87~1.26 MPa)与明显的压实应变(约为0.3),是理想的吸能结构;此外,增加玄武岩纤维织物层数可显著提高建筑废弃砖渣颗粒的峰值荷载与比吸能,但由于无平台阶段和明显压实应变,并非理想吸能结构.

    玄武岩纤维平纹织物建筑固体废弃物颗粒响应过程破坏形式荷载传递能量吸收

    体外预应力无腹筋超高性能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试验探索

    姜海波冯家辉肖杰田月强...
    707-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无腹筋梁的抗剪性能,本次试验共制作9根体外预应力无腹筋UHPC梁,试验参数包括预应力的大小、剪跨比、纵向配筋率和钢纤维掺量,通过四点加载方法分析试验构件的破坏形态、开裂强度和极限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无预应力无腹筋UHPC梁在剪跨比为1.0加载时发生弯曲破坏,设置钢绞线25%极限强度张拉值使无腹筋UHPC梁的正截面抗弯能力得到强化,弯矩增幅为157%,使试验梁从弯曲破坏转变为剪切破坏.张拉25%和40%控制应力的UHPC梁的开裂荷载分别提高了1.2倍和2.6倍,有效抑制了裂缝的形成.体外预应力张拉40%控制应力,剪跨比为1.0和1.5时UHPC梁均发生剪切破坏,但是剪跨比增大至2.0时,UHPC梁发生弯曲破坏,受压区混凝土压溃.规范中的抗剪公式均低估了体外预应力无腹筋UHPC梁的抗剪承载力,其斜截面抗剪强度的实验值与计算值之比的平均值分别为2.28和3.21.

    桥梁工程超高性能混凝土四点加载抗剪性能无腹筋梁体外预应力

    机械力诱导双重交联各向异性纤维素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

    张坤杰徐朝阳
    718-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传统纤维素水凝胶材料柔软易碎的性质,拓宽其应用领域,开发出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纤维素水凝胶,在LiOH-尿素体系中溶解纤维素后,先加入环氧氯丙烷制备出具有松散化学交联网络结构的纤维素水凝胶,再通过在酸溶液去除碱-尿素包裹体系后形成物理交联,获得具有初步取向的双交联纤维素水凝胶;在此基础上,沿长度方向调控机械力拉伸固定双网络结构水凝胶,获得不同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纤维素水凝胶.研究表明:经拉伸后水凝胶最大拉伸强度可达2.96 MPa,纤维素水凝胶在偏振光下出现彩色偏光现象,表现出典型的光学各向异性;通过该方法可构建出具有高强度、光学各向异性的纤维素水凝胶,该类水凝胶在智能软物质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纤维素水凝胶各向异性双交联机械力定向

    偕胺肟化聚丙烯腈-β-环糊精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刘兰林晓艳梁力丽龚红英...
    726-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聚丙烯腈(PAN)和β-环糊精(β-CD)原料,采用盐酸羟胺原位偕胺肟改性和静电纺丝技术,一步合成制备出偕胺肟聚丙烯腈(AOPAN)-β-CD纳米纤维膜.以纤维膜的形貌和对铀的吸附量为评价指标,优化了改性制备工艺条件.通过SEM、FTIR、表面张力仪等对纤维的形貌、组成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氰基与羟胺摩尔比为1:1、改性时间为2 h时,AOPAN-β-CD纳米纤维膜的形态及纤维直径分布更均匀,纤维直径约为230 nm,纤维膜的吸附容量最大,达到78.62 mg/g.

    偕胺肟化吸附性能聚丙烯腈β-环糊精

    CaC2O4-直接枣红B/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乙基紫的吸附性能

    赵丹华张少丽陈作义柳晓俊...
    736-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壳聚糖(CTS)和草酸钙-直接枣红B(CaC2O4-DB)杂化材料为原料,采用共混原位固载法制备草酸钙-直接枣红B/壳聚糖(CaC2O4-DB/CTS)复合材料.利用SEM、BET和FTIR对CTS和CaC2O4-DB/CTS的形貌及结构等进行表征分析,CaC2O4-DB的固载并未改变CTS的形貌结构,仅增加其比表面积和结合位点.详细考察了吸附时间、乙基紫(Ethyl violet,EV)初始浓度、溶液pH及温度等因素对CaC2O4-DB/CTS吸附EV的影响,初步探讨了CaC2O4-DB/CTS对EV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行为.结果表明,CaC2O4-DB/CTS吸附EV在3 h内达到吸附平衡,且pH=8、投加量为6 g/L时,25℃的100 mg/L EV溶液(化学需氧量(COD)为187 mg/L)染料去除率高达95%,COD去除率达90%以上.该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其吸附过程由颗粒内扩散和化学吸附共同控制.

    壳聚糖复合材料吸附动力学热力学乙基紫

    锈蚀对钢板表面特性及CFRP板-锈蚀钢板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

    李安邦徐善华
    746-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锈蚀对钢板表面特性及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CFRP)板-锈蚀钢板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开展了6批次锈蚀钢板表面特性测试及22个CFRP板-锈蚀钢板双搭接试件的拉伸试验,揭示了锈蚀对钢板表面形貌与粗糙度、表观接触角与表面自由能以及CFRP板-钢板黏结界面破坏模式、有效黏结长度、极限荷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腐蚀龄期不断增大,均匀腐蚀与点蚀交替主导钢板表面形貌特征变化,钢板表面粗糙度与表面自由能均出现周期性上下波动;CFRP板-锈蚀钢板黏结界面主要呈钢板/胶层界面剥离与CFRP板/胶层界面剥离混合破坏模式,腐蚀龄期仅对混合破坏类型的面积占比有一定影响;胶层厚度相同时,锈蚀钢板对应界面有效黏结长度明显大于未锈蚀钢板对应界面,腐蚀龄期0~12个月、胶层厚度0.21~0.7 mm的CFRP板-锈蚀钢板界面有效黏结长度为63.75~91.5 mm;随着腐蚀龄期不断增大,CFRP板-锈蚀钢板界面极限荷载呈先增大后稳定趋势,锈蚀引起的钢板表面面积、表面自由能及表面粗糙度增加,对CFRP板-钢板黏结界面极限承载力有利.

    锈蚀钢结构表面特性CFRP板界面黏结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