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复合材料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复合材料学报
复合材料学报

益小苏

双月刊

1000-3851

010-82316907(7099)

100191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7号

复合材料学报/Journal Acta Materiae Compositae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复合材料学报》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双月刊,~180页/期)。本刊主要刊载我国复合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高水平和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刊载范围:纤维或颗粒增强聚合物基、金属基、陶瓷基等复合材料(包括:结构、功能、生物医用、电子、建筑等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设计等,以促进国内外复合材料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及先进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  《复合材料学报》是美国工程索引《Ei》的核心检索收录刊,同时也是美国化学文摘《CA》、苏联《文摘杂志》、美国应用力学评论《Appl.Mech.Rev.》、剑桥科学文摘(工程类)《CSA2》、国际航宇文摘《IAA》、美国金属文摘《Metal Abstracts》等国际检索系统用刊。在中文数据库中,复合材料学报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的收录期刊,并入选为500种“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期刊。经过复合材料领域专家、作者及编辑部的共同努力,学报的出版时滞不断缩短(从投稿到刊出在12个月内),影响因子逐年提高,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最新统计(2005年),复合材料学报2004年度影响因子为0.818。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铝合金-碳纤维增强聚丙烯混合帽型梁热成形数值模拟

    王振曹悉奥梅轩朱国华...
    1577-1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铝合金(Aluminum alloy,Al)-碳纤维增强聚丙烯(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CF/PP)混合材料通过热模压工艺可快速成形为车身薄壁构件,在汽车轻量化设计中应用前景广阔.然而,在热模压中Al主要以塑性变形为主,而CF/PP则以织物拉伸/剪切变形为主;此外,Al-CF/PP混合材料具有明显的热力耦合力学特性,为其数值模型的发展及热成形特性的研究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首先通过热模压工艺制备 8层(Al与CF/PP交替对称铺放)Al-CF/PP混合帽型梁试样,并采用X射线扫描断层(X-ray computed tomography,X-ray CT)手段对纤维夹角变化进行逐层表征.结果表明:Al-CF/PP中织物发生了明显的剪切变形;然后分别对Al片材和CF/PP片材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开展单轴拉伸和偏轴拉伸实验,并构建了与温度相关的Al-CF/PP材料本构模型;在ABAQUS中构建了Al-CF/PP帽型梁的热模压有限元模型,仿真预测的纤维夹角变化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热模压过程中所有Al片材均出现了厚度减薄,CF/PP片材均经历了明显的剪切变形,Al-CF/PP层间材料则发生了显著的失效损伤.

    Al-CF/PP梁热模压成形性能本构模型数值模拟

    波纹钢板-混凝土界面能耗及其本构关系

    王威李鹏洛林忠良米佳鑫...
    1588-16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波纹钢板-混凝土的界面粘结滑移性能,考虑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强度、锚固长度及配箍率,完成了 12个波纹钢板-混凝土试件的推出试验,对试件的破坏形态进行归纳分析,基于界面粘结滑移机制分析了不同阶段界面粘结力的组成,并从界面耗能角度对波纹钢板-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波谷处的混凝土裂缝由外向内发展,波脊处的混凝土在界面压应力和箍筋拉力作用下,裂缝与波脊延伸线呈 45°;界面的极限粘结强度在 0.99~1.86 MPa之间,残余粘结强度在 0.25~0.63 MPa之间;增大锚固长度可提高界面的弹性变形能,使界面的极限粘结强度得到有效提高.最后考虑 4个影响因素提出了波纹钢板-混凝土界面粘结应力-滑移本构关系表达式,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对其进行验证,发现模拟所得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度较高,表明所提出的本构关系表达式较为合理准确,可为波纹钢板-混凝土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波纹钢板-混凝土粘结滑移界面耗能本构关系有限元分析

    基于多层次迭代修正的纤维增强复合薄壁截顶圆锥壳振动响应分析

    许卓许沛尧初晨姚楠...
    1601-1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纤维增强复合薄壁截锥壳的振动响应分析模型.针对纤维增强复合薄壁截锥壳的结构特点,考虑基础激励载荷方向与母线的夹角、纤维铺层方向与x轴的夹角,利用板壳振动理论、复弹性模量等方法对所研究结构进行了理论建模.利用双向梁函数法表示振型函数,并通过能量法和模态叠加法对其固有特性和振动响应进行求解.为了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基于自行搭建的振动测试平台,以TC300/环氧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薄壁截锥壳为对象,进行了振动特性测试.为减小因样件加工时产生的材料参数误差影响,开发了二分粒子群迭代法对材料参数进行修正.研究发现,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获得的共振响应误差最大不超过3.0%,验证了所提出的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纤维增强圆锥壳基础激励多层次迭代修正振动响应

    热膨胀工艺制备不同厚度泡沫夹芯复合材料的低速冲击性能

    闵伟程乐乐余木火孙泽玉...
    1611-1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膨胀工艺能够一体化成型各种泡沫夹芯复合材料.选择初始厚度为 1 mm的可膨胀环氧泡沫预浸胶,通过控制模具型腔尺寸以控制不同成型压力制备 4种不同厚度的泡沫夹芯板.以 10 J和 42 J冲击能量研究热膨胀工艺和芯材厚度对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性能的影响.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超声C扫描对比试验数据分析了不同试样的损伤模式.通过冲击后压缩试验分析了不同试样的损伤容限.结果发现更高膨胀倍率的泡沫芯子,产生更低的膨胀力,泡沫夹芯板的抗冲击强度降低,但结构具有更优异的吸能效果.高能量和低强度的泡沫芯子都会导致蒙皮更高的损伤程度.试样在10 J能量冲击后的压缩强度衰减率为8.2%,而 42 J能量冲击后的压缩强度衰减率达到 38.2%.成型压力和芯子的厚度对泡沫夹芯板的损伤容限影响很小.研究确定了热膨胀工艺成型泡沫夹芯复合材料具有高的结构和抗冲击性能可设计性.

    热膨胀工艺泡沫夹芯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有限元分析冲击后压缩

    含有特种纤维夹层的乒乓球拍底板动特性与机制

    阴甜甜郝莉菱赵莘量付志强...
    1626-1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化学气相工艺技术,在碳纤维布表面原位生成具有特殊性能的微观涂层,进而将这种纤维布引入到乒乓球拍底板的夹层结构中,实现了底板动特性的调节.采用有限元仿真技术和非接触式模态测试技术,对引入特种纤维夹层的乒乓球拍底板开展了模态分析和测试.对应不同的纤维夹层,底板的一阶和二阶固有频率分别可以在 115~127 Hz范围内和 179~198 Hz范围内调节.揭示了特种纤维夹层对底板动特性的影响,证明了有限元仿真技术和非接触式模态测试技术在底板动特性研究中的可行性,为更科学、更全面地设计乒乓球拍底板提供了新的思路.

    乒乓球拍底板特种纤维夹层化学气相工艺动力学性能非接触模态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