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防护林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防护林科技
防护林科技

张剑斌

月刊

1005-5215

FHL8072309@163.com

0452-8072309

161005

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合意大街8号

防护林科技/Journal Protection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唯一以集中报道护林科学研究和生态体系建设的专业期刊。覆盖我国正在实施的六大生态工程,具体包括农用防护林、水土保持林、草牧场防护林、防风固沙林,以及海防林、退耕还林还草、湿地工程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科技成果、实用技术等。本刊立足防护林体系科学研究前沿,高举林业生态大旗,宣传党的林业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从而加快防护林体系建设步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武威东沙窝防风固沙植物适宜性评价

    刘明成胡青满多清
    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科学营建防风固沙植被并持续发挥生态功能,需要对沙旱生植物进行适宜性评价。通过对地处腾格里沙漠西南缘的武威东沙窝的13种沙旱生植物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将生态适应性、防风固沙能效和管理成本作为准则层,种群存活率、植株枝条成活率等11个因子为因子层,对防风固沙植物进行了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白刺、梭梭等8种沙旱生植物在生态适应性、防风固沙能效和管理成本3方面表现良好,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作用;枸杞等5种植物表现较差,不适宜防风固沙;白刺、梭梭等8种沙旱生植物须大力加以保护。

    武威东沙窝防风固沙沙旱生植物适宜性评价

    包头地区蓝刺头植物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分析

    萨如娜苏日古嘎海日汉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蓝刺头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为了解包头地区蓝刺头植物群落物种现状,对包头地区蓝刺头群落的物种组成、数量特征以及多样性特征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包头地区蓝刺头群落调查共获得17科31属41种植物。种数较多的是禾本科(Poaceae)、豆科(Fabaceae)、菊科(Asteraceae)和蔷薇科(Rosaceae)。(2)水分生态型主要以旱生植物为主,其次是中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旱中生植物。(3)五当召样地优势种为大针茅(Sti-pa grandis)、针茅(Stipa capillata)、北芸香(Haplophyllum dauricum),白彦沟样地优势种为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针茅、赖草(Leymus secalinus)、蓝刺头(Echinops davuricus),喜桂图样地优势种为针茅和长蕊石头花(Gypsophila oldhamiana)、蓝刺头等。(4)五当召样地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Richness丰富度指数均显著高于白彦沟样地和喜桂图样地。

    蓝刺头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包头

    林分因子及植物多样性对赤松梢斑螟危害程度的影响

    陈焕文金跃伟解丹迟德富...
    10-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于2017-2019年,调查了黑龙江齐齐哈尔地区的樟子松人工林的林分因子和林下植被多样性,分析了各个因子对赤松梢斑螟危害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林分因子与被害程度的相关性在斑块树龄差异大的林分(林分型Ⅰ)与斑块树龄差异小的林分(林分型Ⅱ)中各不相同,树高、林龄、郁闭度更能反映林分型Ⅰ的被害程度,胸径、林龄、郁闭度更能反映林分型Ⅱ的被害程度,且郁闭度在两种林分型中与被害株率的相关性相反;由于赤松梢斑螟的连年危害,幼龄林的风折率连年升高可能导致虫害的猖獗;樟子松人工林的植物多样性较低,共记录58科113属154种,草本植物的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能更好反映8~25 a树龄的林分被害程度,植物多样性越大被害程度越低;木本植物的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能更好地反映36~51 a树龄的林分被害程度,植物多样性指数越大被害程度越大;整体林下植物的Pielou指数能更好反映26~35 a树龄的林分被害程度,多样性指数越大被害程度越大。

    樟子松赤松梢斑螟为害程度林分因子植物多样性

    凉州区南部山区国储林不同林分土壤抗蚀性研究

    张涛高万林牟德生何彩...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武威市凉州区南部山区国储林不同林分土壤的抗蚀特性,以山杏、云杉、樟子松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土壤抗蚀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1)山杏、樟子松、云杉林地土壤容重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2)山杏、樟子松和云杉林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0。91%、1。35%和0。68%,亚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04%、1。11%和0。76%,第3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11%、1。54%和0。94%,不同林分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樟子松林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山杏林和云杉林。(3)在土壤0~30 cm深度>0。25 mm干筛团聚体平均含量依次为樟子松林地(91。59%)>云杉林地(88。75%)>山杏林地(84。07%),>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平均含量分别为樟子松林地(21。27%)>云杉林地(9。01%)>山杏林地(2。73%)。(4)3种林分在土壤不同层次结构破坏率表现为山杏林地>云杉林地>樟子松林地,林地土壤抗蚀性表现为樟子松林>云杉林>山杏林。(5)通过相关分析,土壤结构破坏率和>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可作为评价土壤抗蚀性能的较好指标。

    凉州区南部山区不同类型林分土壤抗蚀特性

    遮阴处理对2种云杉的生长量及保存率的影响

    卓玛才仁李开元多杰才旦
    19-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设置不同透光度的遮阴处理,开展遮阴处理对青海云杉和紫果云杉苗高、地径、冠幅等指标的年生长量及造林保存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青海云杉和紫果云杉的生长量、成活率和保存率总体上表现为30%透光度遮阴处理组>60%透光度遮阴处理组>90%透光度遮阴处理组>空白对照组,说明遮阴处理有效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

    青海云杉紫果云杉遮阴处理生长量保存率

    冀北山区沙地人工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

    王辉郭敬丽
    22-2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沙地人工造林成活率,开展了不同的整地方式、苗木类型、保水措施对冀北山区沙地人工造林成活率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冀北山区沙地植被恢复中采用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提前开沟整地,栽植后覆膜保水效果明显,成活率较高。结合分析结果,构建了成活率与苗木类型、整地方式、保水措施等三项的回归模型,有效解释成活率的88。9%变化原因。

    冀北山区沙地造林植被恢复

    杨树水泡型溃疡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剂抑菌分析

    王诗童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集发生水泡型溃疡病的杨树树皮病斑,在实验室内进行分离和分子鉴定,确定病原菌种类,并开展了百菌清对该病原菌的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鉴定病原菌为杨树水泡型溃疡病病原菌,有性阶段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无性阶段为小穴壳菌(Dothiorella gregaria);百菌清600倍稀释液对杨树水泡型溃疡病抑制率达到90%以上,百菌清对杨树水泡型溃疡病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杨树水泡型溃疡病序列鉴定百菌清抑菌

    内蒙古地区天然白桦林碳密度预测模型的构建

    王维芳孙钰戴亚维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天然白桦林碳储量预测提供方法,以内蒙古地区198块天然白桦林样地实测数据为材料,建立了碳密度预测模型,并进行了模型拟合优度检验,选出最优的内蒙古地区天然白桦林碳密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为二元线性模型,决定系数R2为0。568,均方根误差RMSE为12。515 t·hm-2,平均偏差ME为0。005 t·hm-2,平均绝对偏差为9。435 t·hm-2,准确率Acc为0。776。该二元线性模型能更好模拟碳密度与各个因子之间的关系,估算精度更高,可为估测森林碳储量提供参考依据。

    天然林白桦碳储量碳密度模型

    三叶木通播种育苗试验

    黄建辉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三叶木通播种育苗效益,采用常温沙藏、自然风干和冰箱冷藏3种种子贮藏方式,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对比了撒播、点播和条播3种播种方式,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对种子出苗率及存活率的影响;分别采用40%、60%遮光度遮阴与全光照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不同遮阴方式对种苗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沙藏处理显著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90。64%),其次是冰箱冷藏处理(52。39%),而自然风干处理的发芽率最低(21。63%);在播种方式方面,点播处理获得了最高的出苗率(94。47%)和存活率(91。43%),而撒播处理表现最差;遮阴处理显著促进了种苗的生长,60%遮光度处理下的苗高、地径、叶长和叶宽均显著优于40%遮光度及全光照处理。经60%遮光度处理的种苗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平均叶长及平均叶宽最高,分别为35。15、0。61、8。29和 3。33 cm。

    三叶木通播种育苗生长量

    与年龄无关的北京侧柏生长模型

    苏同马进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对北京市侧柏人工林进行更科学合理的经营规划,在年龄未知的前提下,对北京市怀柔区庙城镇侧柏人工林构建与年龄无关的侧柏胸径生长模型,以便更准确地获取侧柏动态生长信息。基于Logistic、Gompertz和Richards作为基础模型,利用代数差分法构建与年龄无关的侧柏胸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Logistic、Gompertz和Richards差分模型分别构建的与年龄无关的侧柏胸径生长模型无明显差异,3个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471 2、0。466 2和0。474 1,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446 0、1。452 5和1。442 5,其中Logistic差分模型构建的与年龄无关的侧柏胸径生长模型预测值和实际值的相关系数达0。47,3个与年龄无关的侧柏胸径生长模型都能够合理揭示北京地区侧柏生长规律。

    侧柏人工林生长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