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风机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风机技术
风机技术

高科光

双月刊

1006-8155

sfjjs@163.com;sfjjs@126.com

024-25801521 25800521

110869

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大路16号甲

风机技术/Journal Compressor, Blower & Fan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风机行业唯一的专业技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通用机械行业及其相关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本刊在行业的唯一性和技术性、实用性、权威性使其发行已达全行业的各个位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风电机组双高斯分布致动盘模型研究

    吴雨露王坤宁孟航李莉...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高效的风电机组尾流模拟对风电场开发设计和优化运行至关重要,CFD方法与简化风轮的致动盘模型相结合是目前工程中常用的尾流数值模拟方法.针对传统的非均匀分布致动盘模型在近尾流区模拟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双高斯分布致动盘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叶片受力特性和尾流分布特征,使体积力在致动盘面上沿径向呈双高斯曲线分布.以风洞实验和风电场实测数据为例进行流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双高斯分布致动盘模型适用于推力系数较高的大型风电机组,整体尾流速度模拟精度较高,可准确模拟出尾流半径沿流向的变化,在近尾流区显著改善了传统非均匀致动盘模型低估速度损失的问题.

    尾流效应致动盘模型双高斯分布

    基于等效粗糙度模型的风电场尾流数值模拟方法

    贾瑞葛铭纬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风电场规模的扩大和密度的增加,风电场整场的尾流效应也日益显著且备受关注.准确评估风电场尾流效应对于风电场的建设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仍缺乏同时兼顾计算精度和效率的尾流计算方法.本文基于OpenFOAM平台中的雷诺时均方法,实现了风电场等效粗糙度模型和雷诺平均方法的嵌套.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工程中常用的Jensen尾流模型和尾流叠加模型,计算精度得到了大幅的提高,且因为其对于风电场建模简单,所需计算资源较少,是用在大型风电场的一种工程应用价值较高的下游尾流计算方法.

    等效粗糙度模型风电场尾流尾流模型大型风电场

    动态外载荷工况下风力机法兰螺栓相对刚度研究

    彭波蔡学长明仕林李严...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螺栓相对刚度决定了工作中螺栓拉力大小.为探究风力机法兰盘螺栓拉力与外载荷关系,基于法兰单元等效圆柱模型与等效压缩变形体模型,结合有限元仿真,研究了不同工况下螺栓相对刚度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螺栓相对刚度与外载荷的性质和施加位置有关;与上下法兰单元间接触面积和螺栓初始预紧力呈负相关;动态外载荷工况下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性.研究结论可为风力机法兰盘螺栓组设计与装配以及螺栓组松动故障预警诊断提供参考.

    螺栓连接相对刚度等效压缩变形体非线性特性

    双层壁涡轮叶片短径扇形气膜孔冷却性能数值研究

    刘新宇王建华浦健姚然...
    前插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冷效双层壁涡轮叶片表面应用短径扇形孔设计准则及强化气膜冷却,机理依旧不明的现状,本文利用流固弱耦合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典型7-7-7和11-11-11扇形气膜孔应用于双层壁涡轮叶片设计的冷却特性.在宽范围吹风比下(0.6~2.4),比较了三种扇形气膜孔布置方案,包含叶片两侧同构布局7-7-7孔(简称SH1布局)和11-11-11孔(简称SH2布局)及新提出的异构布局(简称SH3布局),并以常规圆形孔作为比较依据.通过数值结果对比指出:在双层壁表面应用扇形孔代替圆形孔,最低可提升吸力面综合冷却效率17%,压力面7%.然而,扇形孔也会诱导两侧冷却性能差异扩大的现象.应用两侧孔型异构布局,要求在压力侧布置相较于吸力侧各向扩张角更大的扇形孔,可以有效改善叶片内部的流量配置,从而在提升综合冷却效率的基础上兼顾两侧温差缩小.在高吹风比条件下,上述异构诱发的冷却优势更为显著.但相对吸力侧、压力侧对扇形孔型结构参数的敏感性更大.因此,压力侧的异型孔气膜冷却挑战性更大.

    双层壁冷却叶片短径扇形孔气膜冷却异构布局流固耦合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