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森林与环境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森林与环境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
森林与环境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

洪伟

季刊

2096-0018

fjlb@chinajournal.net.cn

0591-83771857

350002

福州市金山福建农林大学学报编辑部

森林与环境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orest and Environment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福建农林大学主办的与林有关的综合性学术类期刊,刊载全科林学的科研报告、学术论文、文献综述、专题讨论等文章,1960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长期以来被确定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所发表的论文被国内外同行专家大量引用。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01年公布的“2000年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300名排行表”与“2000年影响因子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300名排行表”,《福建林学院学报》的总被引频次为385次,排名第75位;影响因子为0.474 7,排名第52位,总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均进入中国科技期刊100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杜仲杂交子代优良单株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赵旭东李周岐邓鹏
    372-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杜仲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重要数量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s)定位的研究基础上,利用已定位的分子标记对41株杂交子代优良单株进行检测,依据优良单株表型值与对应分子标记效应值或标记组合效应值之和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筛选出检测效率较高的分子标记或标记组合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同时结合表型选择,选出不同目标性状表现良好的优良单株.筛选得到6个检测效率较高的分子标记或标记组合:与树高相关的分子标记(DZ200-350)、与地径相关的分子标记组合(em15me23-360和em12me11-300)、与产叶量相关的标记(em31me26-160)、与杜仲胶含量相关的标记(em49me3-150)、与绿原酸含量相关的标记(em10me28-170)和与芦丁含量相关的标记(em7me28-240);通过优良单株4~6年生表型性状不同年龄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确定杜仲早期表型选择以植株达到6年生为宜;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表型选择在不同性状中检测结果一致的优良单株均占55%以上,最高可达90%.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表型选择在不同性状检测结果的较高一致性,间接验证建立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体系的选择高效性.建立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体系,对加速杜仲育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杜仲优良单株数量性状基因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刺桐姬小蜂对低温胁迫的耐受性评价

    林浩宇臧振华付烈庆林建辉...
    379-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刺桐姬小蜂是我国的重要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之一, 目前仍具有向高纬度或高海拔入侵的潜在风险. 以刺桐姬小蜂福建种群的不同虫态为对象, 分别测定其在低温条件下的过冷点(SCP)和死亡率;并利用逻辑斯蒂模型Ⅰ、 Ⅱ(改进型)拟合其死亡率与低温累积的关系, 并进一步测算各虫态的致死中有效伤害低温累积(LSIT50). 研究结果表明: 幼虫、 蛹、 雌成虫和雄成虫的过冷却点均小于-10.0 ℃, 仅雌成虫与其它虫态之间差异极为显著(P<0.01), 属耐结冰型;各虫态死亡率均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 且在5 ℃以下超过80%的个体死亡,表明5 ℃以下低温对各虫态的存活影响最大, 其中以雄、 雌成虫耐受性最弱, 幼虫的耐受性最强;两个逻辑斯蒂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低温暴露死亡率与低温累积的关系(R2>0.98, P<0.01), 分别测算各虫态的LSIT50值分别为: 幼虫>蛹>雌成虫>雄成虫, 从理论上也验证了幼虫对低温耐受性最强;虽然模型Ⅱ的LSIT50值仅略高于模型Ⅰ的理论值, 由于前者兼顾了昆虫冷伤害的上限温度(ULCIZ)对害虫的影响, 较真实地模拟自然条件下昆虫所经历的持续降温过程, 更适于定量评价昆虫耐寒性. 上述研究结果对预测害虫的适生分布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刺桐姬小蜂低温胁迫耐受性逻辑斯蒂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