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森林与环境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森林与环境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
森林与环境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

洪伟

季刊

2096-0018

fjlb@chinajournal.net.cn

0591-83771857

350002

福州市金山福建农林大学学报编辑部

森林与环境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orest and Environment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福建农林大学主办的与林有关的综合性学术类期刊,刊载全科林学的科研报告、学术论文、文献综述、专题讨论等文章,1960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长期以来被确定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所发表的论文被国内外同行专家大量引用。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01年公布的“2000年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300名排行表”与“2000年影响因子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300名排行表”,《福建林学院学报》的总被引频次为385次,排名第75位;影响因子为0.474 7,排名第52位,总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均进入中国科技期刊100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樟树溃疡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室内毒力测定

    吴松陈全助张晓阳王美鑫...
    308-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福建省樟树溃疡病病菌JY-5(Neofusicoccum parvum)的生物学特性,筛选有效的化学杀菌剂,测定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并进行了12种化学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毒力以及室内盆栽药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JY-5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旺盛,孢子萌发率最高,其次是PSA,且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牛肉浸膏,最适pH值为6~8,最适温度为30℃,致死温度为50℃,最适光照条件为全光照培养.分生孢子萌发需要高湿度条件,在水滴中6 h萌发率达到89.33%.毒力测定结果显示,菌落抑制效果最好的为精甲·咯菌腈(EC90=0.129 mg·L-1),其次是戊唑醇(EC90=0.151 mg·L-1)、氟硅唑(EC90=0.176 mg·L-1),效果最差的药剂为啶酰菌胺(EC90=55309.942 mg·L-1).盆栽药效试验结果显示,相同的药剂预防作用明显大于治疗作用,且随着药剂浓度的提高而增加.精甲·咯菌腈(400 mg·L-1)的保护和治疗效果为最佳,抑制率分别为92.44%和87.50%.

    樟树溃疡病小新壳梭孢生物学特性毒力测定

    马尾松叶表微生物多样性

    袁贵云孙学广郑炀郭其强...
    318-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发掘对林木生长发育有利的优良微生物资源,并筛选适合叶表微生物的收集方法,以马尾松针叶为试验材料,分别用悬摇法和超声波法收集马尾松叶表微生物,用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MUSCLE和Qiime软件研究马尾松叶表微生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扫描电镜观测结果显示,马尾松针叶表面定殖有大量微生物,包括真菌(菌丝及孢子)和细菌.扩增子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马尾松叶表微生物物种丰富,包含细菌运算分类单位(OTUs)490个,真菌OTUs 1273个.马尾松叶表细菌以未分类的蓝细菌属(unidentified_Cyanobacteria)(36.53%)、未分类的拜叶林克氏菌属(unidentified_Beijerinckia)(28.60%)、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2.35%)为优势属;叶表真菌以枝孢属(Cladosporium)(2.45%)、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0.92%)、无头孢菌属(Capnobotryella)(0.91%)为优势属.针对叶表细菌多样性的研究表明,悬摇法和超声波法均有较高的物种检出度;在叶表真菌多样性的研究中超声波法优于悬摇法,但超声波法样品间数据变异性较大,测定结果不稳定.

    马尾松叶表微生物细菌多样性真菌多样性扩增子高通量测序

    聚氨酯-泥炭土轻质发泡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戚兴来张梦楠吴圣众周建斌...
    325-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制备一种适用于立体绿化的轻质整体栽培基质,基于一步法发泡合成聚氨酯泡沫工艺,采用绿色环保全水发泡方法,将聚氨酯泡沫与有机物质泥炭土复合形成一种聚氨酯-泥炭土轻质发泡材料.以聚醚多元醇、聚丙二醇、异氰酸酯、硅油和具有一定含水率的泥炭土为原料进行混合发泡制备聚氨酯-泥炭土轻质发泡材料,考察了泥炭土的用量、含水率,也探讨制备过程中搅拌时间对聚氨酯-泥炭土轻质发泡材料回弹性能,表观形态,密度(体密度、视密度、湿密度),开孔率,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泥炭土用量为60%、70%、80%时,聚氨酯-泥炭土轻质发泡材料回弹性能保持相对稳定;当泥炭土用量为70%、搅拌时间为180 s、泥炭土含水率为80%是最佳配比,聚氨酯-泥炭土轻质发泡材料的主要性能较佳且优于其它绿化基质材料,体密度达到0.101 g·cm-3、开孔率达66.87%、吸水率可达656%.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对比观察,泥炭土的加入未影响聚氨酯泡沫内部三维网状结构的形成,且改善了聚氨酯泡沫的孔隙结构并增强了其吸水性能,其内部结构均匀.

    聚氨酯泥炭土立体绿化整体栽培基质轻质发泡材料

    毛竹和重组竹腐朽前后的表面颜色及耐腐性能

    岑晓倩张亚庆陈林碧李权...
    331-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毛竹和重组竹为研究对象,用绵腐卧孔菌(PV)、密粘褶菌(GT)两种褐腐菌和彩绒革盖菌(CV)、变色栓菌(TV)两种白腐菌进行腐朽试验,比较分析了毛竹和重组竹腐朽前后表面视觉性质及其质量损失差异.结果发现:毛竹和重组竹颜色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明度(L∗)降低,色度值(C)、红绿轴色品指数(a∗)和黄蓝轴色品指数(b∗)显著增大,其中绵腐卧孔菌对毛竹及重组竹的色差影响最大.重组竹(耐绵腐卧孔菌)能达到Ⅰ级强耐腐水平;毛竹(耐绵腐卧孔菌)和重组竹(耐密粘褶菌和彩绒革盖菌)达到了Ⅱ级耐腐水平;毛竹(耐密粘褶菌、彩绒革盖菌和变色栓菌)和重组竹(耐彩绒革盖菌)为Ⅲ级稍耐腐水平.整体来看,重组竹对白腐菌和褐腐菌的耐腐效果好于毛竹.绵腐卧孔菌虽然对毛竹和重组竹的降解能力最弱,但对其颜色变化的影响却最大.扫描电镜可观察到彩绒革盖菌通过毛竹导管壁上的纹孔进入薄壁细胞、伴胞等,同时通过分泌木质素酶导致其细胞壁降解.

    竹材重组竹色度学耐腐性能扫描电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