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森林与环境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森林与环境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
森林与环境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

洪伟

季刊

2096-0018

fjlb@chinajournal.net.cn

0591-83771857

350002

福州市金山福建农林大学学报编辑部

森林与环境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orest and Environment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福建农林大学主办的与林有关的综合性学术类期刊,刊载全科林学的科研报告、学术论文、文献综述、专题讨论等文章,1960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长期以来被确定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所发表的论文被国内外同行专家大量引用。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01年公布的“2000年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300名排行表”与“2000年影响因子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300名排行表”,《福建林学院学报》的总被引频次为385次,排名第75位;影响因子为0.474 7,排名第52位,总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均进入中国科技期刊100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闽南地区8年生灰木莲家系评价与选择

    陈清根
    410-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闽南地区8年生灰木莲(越南引进)44个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家系间的生长和形质性状差异,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试验林平均树高为8.85 m、平均胸径为14.74 cm、平均单株材积为0.096 m3、平均枝下高为3.55 m、平均保存率为69.99%,主干通直度、主干分叉性、侧枝粗细、侧枝密度和侧枝角度平均得分分别为5.15、5.17、3.17、2.32和1.75,生长正常,在闽南地区均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和速生性.各家系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枝下高、主干通直度、侧枝(粗细、密度、角度)和保存率差异显著(P<0.05),而家系间主干分叉性的差异不显著,单株材积变异系数最大,为66.67%;树高与枝下高相关系数最大,为0.850,这有利于选育优良家系、遗传改良及种质创新.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分较高的为18、43、47、24、14、39、12、25和9号家系;其中18号家系表现最佳,其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最大,分别为11.45 m、18.80 cm和0.164 m3,比群体平均值高29.4%、27.5%和70.8%.研究结果可为闽南地区灰木莲遗传改良及营造优质高效灰木莲人工林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

    灰木莲家系生长性状形质性状评价与选择闽南地区

    北美红枫'十月光辉'扦插技术及生化分析

    陈胤好刘玉民闫洋洋代崇雯...
    417-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当年生北美红枫'十月光辉'枝条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基质类型、生长调节物质和扦插时间等因素对插穗生根的影响,确定'十月光辉'扦插快繁技术,通过分析插穗生根能力与扦插过程中生理特性间的关系,旨在为'十月光辉'的种苗无性快繁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以腐殖质土:蛭石:石英砂=3:1:1的质量比为扦插基质,用15 mg·L-1萘乙酸(NAA)处理插穗基部30 min,在春季进行扦插时'十月光辉'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68%.生根过程中,插穗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扦插时间延长而下降,但经NAA处理的插穗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表明插穗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与维持可能是决定'十月光辉'扦插能否生根的主要因子.NAA处理的插穗基部皮4种酶活性变化规律不同,过氧化物酶(POD)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显著低于对照,而过氧化氢酶(CAT)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表明插穗内IAAO、POD、CAT和PPO活性可通过调控插穗的生长素水平、活性氧含量及插穗褐化程度等间接影响生根能力.丙二醛(MDA)含量与插穗生根呈负相关,经NAA处理的插穗内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表明NAA处理可降低插穗膜脂过氧化程度,有利于插穗生根.

    北美红枫'十月光辉'扦插快繁土壤基质生长调节剂生理生化分析

    梵净山地区中华蜜蜂种群遗传分析

    于瀛龙贺兴江周文才黎华君...
    425-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本土中华蜜蜂种群面临多种威胁,有必要了解自然保护区在蜜蜂遗传资源保护方面的作用.利用15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了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及周边区域的中华蜜蜂遗传结构.结果表明,在遗传分化上,保护区内外的中华蜜蜂没有产生种群遗传分化;在遗传多样性上,保护区内中华蜜蜂的等位基因数(Na)为3~20、期望杂合度(He)为0.6891±0.0405、香农指数(I)为1.5086±0.1333、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473±0.1709.保护区外中华蜜蜂的Na为3~20,He为0.6914±0.0371、I为1.5124±0.1277、PIC为0.6474±0.1634.保护区内外的中华蜜蜂维持了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估测了其有效种群大小为8171.2.保护区及周边区域在本土蜜蜂遗传资源保护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得中华蜜蜂能够维持较大的种群数量和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蜜蜂资源遗传分化遗传多样性有效种群大小

    新疆天山东部与邻近地区蚂蚁种类及其分布规律

    翟奖李彪徐正会熊忠平...
    431-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新疆天山东部与邻近地区的蚂蚁物种组成及其分布规律,采用样地法和搜索法调查研究了新疆天山东部及邻近地区的蚂蚁群落,共记录蚂蚁2亚科14属29种.结果表明,蚂蚁物种主要集中在土壤温润、树木高大的人工林内,仅见艾箭蚁在气温高、海拔最低的艾丁湖盐碱地分布;红林蚁水平分布范围最广,草地铺道蚁垂直分布范围最大;在9类栖息生境中,人工杨树林中物种最丰富;在所有觅食和筑巢场所中,以地表觅食和土壤内筑巢的物种最丰富.蚂蚁物种的分布受自身扩散能力及海拔、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大多数蚂蚁活动场所单一,主要依靠土壤内或石下的稳定场所得以抵御干旱、高温和寒冷等环境威胁.

    蚁科物种分布规律新疆天山

    马尾松树高-胸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构建

    陈浩罗扬
    439-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贵州省东北部地区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254块样地的15275株马尾松数据,随机选取80%样地数据用于模型建立,20%样地数据用于模型检验.对11个常用的树高-胸径模型进行拟合,筛选效果最佳的为基础模型,并将密度、优势木平均高、胸高断面积以不同个数及组合形式加入基础模型,筛选最优广义模型.同时考虑样地水平的随机效应,对应构建基础混合效应模型和广义混合效应模型,评价固定效应模型(两个)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两个)的拟合能力和预测精度,获得最佳树高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最优基础模型为Chapman-Richards模型,其决定系数(R2=0.636)最大,均方根误差(RMSE=2.472 m)、平均绝对误差(MAE=1.917 m)、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RMA=14.597%)最小;广义模型精度均优于基础模型,以含林分密度、优势木平均高、胸高断面积的广义模型预测精度最高(R2=0.797、RMSE=1.845 m、MAE=1.383 m、RMA=10.913%);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预测能力优于固定效应模型,表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树高-胸径关系,其中基础混合效应模型(R2=0.864、RMSE=1.512 m、MAE=1.107 m、RMA=8.627%)和广义混合效应模型(R2=0.863、RMSE=1.516 m、MAE=1.113 m、RMA=8.657%)拟合效果没有明显差异.与传统回归方法建立的基础模型和广义模型相比,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构建的树高-胸径模型预测效果更具有优越性,用基础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预测马尾松人工林树高值,具有较高精度.

    马尾松树高-胸径模型随机效应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贵州省东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