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刘波

月刊

1008-0384

fjnyxb@163.com

0591-87869455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福建农业学报/Journal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福建省及周边地区农业科学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相关科研成果。本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被14家国内外重要文摘刊物、数据库固定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诱导番茄防御相关信号途径基因的表达分析

    郑雪芳王梓然朱育菁陈燕萍...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诱导番茄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为探明无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的生防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无菌水为对照(CK),分别接种青枯雷尔氏菌强致病力菌株FJAT91和无致病力菌株FJAT1458,接种后不同时间(0,3,6,12,24,36,48,72 h)取样,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接种不同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后番茄植株中水杨酸(SA)信号转导途径的gluA和PR-1a基因、茉莉酸(JA)信号转导途径的loxA和pin2基因及乙烯(ET)信号转导途径的Osm和PR-1a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菌株FJAT1458和FJAT91均能诱导番茄gluA、PR-1a、loxA、pin2、Osm和PR-1a基因的表达,接种后期(36 h之后),这些基因(PR-1a和Osm除外)在FJAT1458处理组的表达量均比FJAT91处理组高;FJAT1458和FJAT91诱导gluA和PR-1A基因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接种12 h表达量最大;FJAT1458诱导番茄植株loxA和pin2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CK,FJAT91诱导番茄植株loxA基因和pin2基因表达量在接种初期显著高于CK和FJAT1458处理组,后期迅速降低;FJAT-91诱导番茄植株Osm基因显著高于FJAT1458和对照处理(72 h除外),该菌株诱导番茄植株PR-1b基因表达量变化较为强烈,接种3 h,其诱导的PR-1b基因表达量为CK的251.33倍.[结论]不同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诱导番茄防御相关基因表达量不同,可以进一步通过转录组法挖掘更多差异表达的基因.

    青枯雷尔氏菌番茄青枯病水杨酸途径茉莉酸途径乙烯途径防御基因

    葱地种蝇幼虫伴生细菌多样性及两种培养基分离效果比较

    刘梅张新建周方园
    8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蒜蛆幼虫伴生细菌的多样性,并比较两种常用培养基对其伴生细菌的分离效果,为开展蒜蛆伴生细菌研究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采用高通量扩增子测序方法检测蒜蛆幼虫体表和肠道的细菌多样性;使用LB和TSB从蒜蛆幼虫的体表和肠道分离细菌,并比较两种培养基分离结果、测序结果和两种培养基分离效果的差异.[结果]高通量测序从蒜蛆幼虫体表和肠道共检测到4个门、66个科、115个属的细菌,其中绝大部分不能够鉴定到种.使用LB培养基从蒜蛆幼虫体表和肠道共分离得到463株细菌,鉴定后共得到29种细菌,分别属于11个科18个属.使用TSB培养基从蒜蛆幼虫体表和肠道分离得到391株细菌,经测序后共鉴定到44种细菌,分别属于19个科28个属.总体来说,TSB分离到的细菌种类更多,部分细菌可同时用LB与TSB分离到;此外,与高通量测序结果相比,两种培养基均只能分离到很小一部分种类的细菌.[结论]在蒜蛆伴生细菌的分离试验中,最好同时使用两种培养基对细菌进行分离,以获得更多种类的细菌.

    蒜蛆肠道菌分离鉴定微生物多样性

    不同强度启动子ACC脱氨酶工程菌株的构建及功能研究

    仲惟李涛刘文亮赵君...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细菌对代谢型趋化物的代谢速率对其趋化作用强弱的影响,同时为选育高效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菌株开辟新路径.[方法]采用基因克隆得到4种含不同强弱启动子序列的基因片段,将其连至表达载体pBBR1MCS-2,通过三菌杂交接合转移成功构建出生长速率基本一致的4种目标菌株.[结果]ACC脱氨酶活性及AcdS基因表达量测定结果说明AcdS基因表达量、ACC脱氨酶活与启动子强弱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定性趋化结果表明菌株的ACC代谢速率越高,其对ACC的趋化能力也越强;各菌株在小麦根际定殖数量及对小麦生物量影响结果显示:UW4△AcdS+Bra20A菌株定殖数量最多,UW4△AcdS和UW4△AcdS+Bra1A菌株定殖数量较少;UW4△AcdS+Bra20A菌株处理后小麦茎干及根部重量均最重,UW4△AcdS+Bra1A和UW4△AcdS菌株处理后的小麦茎干较轻,UW4△AcdS菌株处理后的小麦根部重量也最轻.[结论]ACC脱氨酶活性基本与启动子序列强弱呈正相关.菌株的ACC脱氨酶活性越高,其对ACC代谢速率越高,ACC代谢速率越高,其趋化作用越强,对植株的促生效果也越好.

    启动子三菌杂交ACC脱氨酶趋化作用代谢速率定殖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Z21发酵条件优化及抑菌活性分析

    江丹霞武少兰杨国辉詹艺舒...
    103-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芽孢杆菌Z21发酵液对黑曲霉、康氏木霉等真菌有拮抗性,探究Z21菌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及抑菌活性分析,可为开发天然防腐剂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牛津杯法,以康氏木霉为指示菌,优化Z21菌产抑菌活性物质的发酵条件,探讨不同温度、紫外线、pH、作用时间、酶和金属离子对Z21菌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的影响;测定硫酸铵沉淀法提取的粗提物MIC及对康氏木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当发酵条件为500 mL锥形瓶装液体培养基150 mL、接种量3%、发酵时间60 h、发酵温度30℃、转速140 r·min−1时,150μL无菌发酵液对康氏木霉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72%左右,粗提物的MIC为25 mg·mL−1.在紫外光波长为260 nm和280 nm时,经25 mg·mL−1的粗取物处理后的康氏木霉菌液紫外吸光值升高,说明菌丝的核酸和蛋白质有泄露.Z21菌发酵液耐热,耐酸、碱,对紫外线、许多酶和金属离子不敏感.扫描电镜观察显示:Z21菌处理后的康氏木霉菌丝比较纤细,不分化孢子梗.[结论]Z21菌发酵液对康氏木霉的生长和繁殖均受到抑制,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良好.

    拮抗细菌发酵条件优化抑制真菌稳定性

    植物棉子糖家族寡糖(RFOs)在种子活力及非生物胁迫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余箬芊王福祥郑燕梅林悦龙...
    114-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生长发育遭受的非生物胁迫及其种子储藏过程中活力的丧失,是农业生产上难以解决的两大问题.棉子糖家族系列寡糖(RFOs)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可溶性低聚糖,其代谢产物一方面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植物抵抗非生物胁迫,另一方面可参与调控种子活力,但目前RFOs在不同胁迫中的调控途径和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因此,解析RFOs的生物学功能,对于利用该通路改善作物经济性状、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主要阐述了RFOs的合成与分解代谢通路,总结近年来RFOs在种子活力、非生物胁迫特别是干旱胁迫及冷胁迫中的研究进展,讨论RFOs代谢作用机制方面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展望RFOs代谢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棉子糖家族系列寡糖非生物胁迫种子活力

    茶小绿叶蝉种名变更及其种群发生与生物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进展

    李金玉王庆森李良德王定锋...
    123-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小绿叶蝉是茶园中分布最广、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本文对近十年(2011−2021)我国茶小绿叶蝉在种名变更与种群生物生态学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茶小绿叶蝉的分类归属、种名变更、种群遗传关系、发生为害特点、生物学特性以及种群发生与茶树品种、气候、生境、抗药性的关系,并结合绿色发展新理念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对推进绿色防控提出的更高要求,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进行了展望.

    茶树茶小绿叶蝉害虫综合防控种群发生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