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刘波

月刊

1008-0384

fjnyxb@163.com

0591-87869455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福建农业学报/Journal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福建省及周边地区农业科学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相关科研成果。本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被14家国内外重要文摘刊物、数据库固定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稻肽转运蛋白基因OsPtr1的功能分析

    胡昌泉刘华清李刚王锋...
    1133-1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T-DNA插入突变的方法揭示候选基因P0421H01.23(命名为OsPtr1,Peptite 24-48Transporter 1)的功能表达.[方法]提取水稻明恢 86成花后 12d的胚乳RNA,反转录成cDNA后,进行OsPtr1基因扩增,以胚乳特异表达Gt1为启动子,构建OsPtr1基因植物过表达载体,用农杆菌介导法将OsPtr1基因导入水稻品种日本晴,对其后代及突变体w9101进行氮代谢物测定分析;同时,构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和OsPtr1基因融合表达载体,用基因枪转入洋葱表皮细胞,培养 24~48 h后,用荧光共聚焦电子显微镜观察OsPtr1基因亚细胞定位.[结果]OsPtr1基因编码蛋白定位于质膜上,该基因与氮类物质的运输有关,OsPtr1功能缺失突变体种子的氨基酸和蛋白质等含氮物质积累效率降低,过表达植株种子的氨基酸和蛋白质等含氮物质含量增加.[结论]OsPtr1基因参与水稻氮类物质的跨膜运输.

    水稻胚乳特异表达肽转运蛋白OsPtr1氮代谢

    盐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及耐盐机理研究

    邓焕莹钱峰周琬敏陈雨寒...
    1139-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盐胁迫对藜麦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并研究 3种抗逆基因在藜麦中的响应模式.[方法]以藜麦品种Temuco为材料,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0、200、450 mmol·L-1)处理藜麦种子和盆栽幼苗,通过测定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指标、成熟植株农艺性状、种子营养成分含量,以及SOD、POD、BADH基因的时空表达,明确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种子品质的影响,以及 3种抗逆基因对不同盐胁迫的响应.[结果](1)在高浓度NaCl(450 mmol·L-1)胁迫下藜麦种子发芽和植株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影响种子N元素的吸收,Na+/K+比率显著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酶活性显著下降,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低浓度NaCl(200 mmol·L-1)胁迫有助于藜麦生长发育,除发芽指数下降外,种子活力指数和鲜重显著增加,各营养元素含量不受影响且略有上升,诱导SOD和POD酶活性显著增加,MDA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别.(2)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在 200 mmol·L-1 和 450 mmol·L-1 两个盐浓度下,与对照相比较均有显著增加,可溶性糖的增幅分别为 68.06%和 41.67%,脯氨酸含量的增幅分别为 237.38%和 189.97%.两者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SOD、POD和BADH三个抗逆基因在高浓度盐胁迫下表达量响应模式存在组织特异性和耐盐敏感性差异.BADH和SOD基因在根部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茎部和叶片,而POD基因则在叶片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根部最低.[结论]高盐胁迫会影响藜麦Temuco种子的营养成分,使其萌发和生长受到抑制;基因的时间动态表达水平表明,在 200 mmol·L-1 和 450 mmol·L-1 两个盐浓度下,BADH均较POD和SOD对盐胁迫的响应更为迅速和敏感,因此BADH基因的表达量水平和响应速度可作为藜麦耐盐种质筛选的标记之一.本研究对藜麦的耐盐机制的深入和耐盐种质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藜麦生理生化抗逆基因耐盐机理

    高接枇杷两种树形的枝梢分布特点与质量差异

    许奇志戴曲顺邓朝军马翠兰...
    1146-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高接枇杷两种树形的枝梢空间分布特点及质量差异,为高接换种丰产树形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以高接换种后 5年生多主枝自然圆头形和多主枝矮化开心形枇杷品种贵妃为试材,采用改进网格法进行分格定位,根据树高由下至上分为 F1(树高 0.0~100.0 cm)、F2(树高 100.1~200.0 cm)、F3(树高 200.1~300.0 cm)、F4(树高>300.0 cm)层,根据中心干距离远近设P1(内部,距离中心干 0.0~100.0 cm)、P2(中部,距离中心干 100.1~200.0 cm)、P3(外围,距离中心干>200.0 cm)区.测量方格内代表性枝梢的长度、粗度、叶片数和枝角等,统计枝梢数、花穗数、枝梢抽穗率等.[结果]多主枝自然圆头形的树高、叶幕层厚、冠幅、枝梢数、花穗数、枝梢抽穗率、枝角、节间长度均大于多主枝矮化开心形;在水平方向上,两种树形的枝梢数、花穗数主要分布在P2区,其次P1区;在垂直方向上,多主枝自然圆头形枝梢主要分布在F2、F3层,多主枝矮化开心形主要在F2层.多主枝自然圆头形的枝梢抽穗率、枝梢长度、枝梢粗度均为F4>F3>F2层;F2层枝梢数、花穗数、枝梢粗度、枝角为P3>P1,F3层枝梢抽穗率、枝角、节间长度为P3>P1区.多主枝矮化开心形的枝梢数和花穗数为F2>F3层,枝梢长度、粗度为F3>F2层;F2和F3层叶片数、节间长度为P1>P3区,枝角为P3>P1区.[结论]两种树形的枝梢主要分布在次高层和次外层,多主枝矮化开心形的枝梢和花穗在冠层内分布更均匀,树冠内膛无枝梢或枝梢量少的低效或无效空间占比更少,为更高效树形.

    枇杷树形枝梢数枝梢质量抽穗数

    国外芍药品种在扬州地区的引种观测及综合评价

    钱景扬卢莉莉李芹汤寓涵...
    1155-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出适宜江苏扬州地区种植的国外芍药资源,建立引种国外芍药品种综合性评价体系,从而能更好地为扬州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芍药种质资源创新及产业化发展提供支撑.[方法]对引种的 21个国外芍药品种适应性、植株特性和观赏性进行观测,共选取 12个性状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得出每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评分值并进行排名和等级划分.[结果]确定了 12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其中热害指数、花姿态、鳞芽分生能力和单朵花期所占比重较大,分别为 0.4180、0.1496、0.1393、0.0898.依据品种综合性评价得分,将评分结果划分为 3个等级,皮特布兰德、莎拉伯恩哈特精选、希拉里、奶油碗、嘉年华、老忠诚、果汁冰淇淋和天使面颊共 8个品种综合评分大于 3.5,位列I级,适宜在扬州地区推广应用;七叶树之恋、秀兰·邓波尔、栀子花、红色魅力、戴安娜和堪萨斯共 6个品种综合评分为 3.0~3.5,位列Ⅱ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适量推广;花季少年、公爵夫人优选、阳光女孩、柠檬雪纺、御前演出、珊瑚魅力和伽马共 7个品种综合评分小于 3.0,位列Ⅲ级,不推荐在扬州地区引种栽培和推广应用.[结论]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的综合评价体系能够准确地对国外芍药资源进行评价与分级.

    国外芍药引种观测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

    黑木耳水提物和粗多糖溶液的流变特性及饮料开发

    吴俐陈寿辉李怡彬赖谱富...
    1163-1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黑木耳水提物(Auricularia auricula water extract,AWE)和黑木耳粗多糖(Auricularia auricula crude polysaccharide,ACP)溶液的流变特性,优化饮料配方,为黑木耳饮料的开发提供科技支撑.[方法]观察不同质量浓度和均质压力下AWE和ACP溶液的流变特性;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黑木耳饮料配方.[结果]0.3%~1.5%的AWE与ACP溶液都具有明显的剪切稀化特征,表现为假塑性流体,且为非牛顿流体;随着AWE与ACP质量浓度的降低,其流动行为指数增加,稠度系数降低(P<0.05),0.3%~0.6%AWE溶液和 0.3%ACP溶液呈现稳定的流体特性.4~12 MPa均质处理显著提高 0.6%AWE和ACP溶液的流动行为指数,同时降低稠度系数,均呈现稳定的流体特性;相同均质压力下 0.6%AWE比ACP溶液的黏度更低、流动性更佳.8 MPa均质压力处理的 0.6%AWE溶液的平均粒径(6.51±0.02)μm和稳定系数(0.926±0.024)达到平衡.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黑木耳饮料配方为:AWE 0.6%、冰糖 6%以及柠檬酸 0.1%;饮料呈浅褐色,具黑木耳特有风味,口感细腻丝滑.[结论]0.3%~1.5%AWE和ACP溶液均为假塑性流体,且为非牛顿流体;4~12 MPa均质提高了 0.6%的AWE和ACP溶液流动性,8MPa均质处理 0.6%AWE溶液体系的稳定性最佳,从而确定黑木耳饮料加工以 0.6%AWE为生产原料,采用8 MPa作为均质压力.黑木耳饮料最佳配方为:AWE 0.6%、冰糖6%以及柠檬酸0.1%.

    黑木耳水提物粗多糖流变特性饮料

    低蛋白饲粮添加Glu和Arg对断奶仔猪肠道代谢产物与菌群的影响

    方桂友刘景郭庆林长光...
    1176-1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较大程度降低饲粮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水平后添加必需氨基酸、谷氨酸和精氨酸对断奶仔猪肠道代谢产物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 192头、日龄(26±2)d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平均初始体重为(6.96±0.29)kg,随机分成 4个处理组,每组 6个重复,每个重复 8头猪,试验期16 d.组Ⅰ为对照组,饲粮CP水平为 21.16%;组Ⅱ为低CP饲粮组,饲粮CP水平为 15.97%,补充必需氨基酸(L-赖氨酸、DL-蛋氨酸、L-苏氨酸、L-色氨酸、L-缬氨酸、L-异亮氨酸);组 Ⅲ在组 Ⅱ 基础上添加 1.50%谷氨酸(Glu);组Ⅳ在组Ⅱ基础上添加 1.50%Glu和 1.00%精氨酸(Arg).于正式试验期第 11~13 d测定各处理断奶仔猪肠道代谢产物成分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组Ⅱ、组Ⅲ和组Ⅳ断奶仔猪粪样腐胺和亚精胺含量均显著低于组Ⅰ(P<0.05),组Ⅱ、组Ⅲ和组Ⅳ间差异不显著(P>0.05),尸胺含量组Ⅱ和组Ⅲ显著低于组Ⅰ和组Ⅳ(P<0.05),组Ⅰ显著低于组Ⅳ(P<0.05),组Ⅱ和组Ⅲ间差异不显著(P>0.05).粪样乙酸和丙酸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丁酸含量组 Ⅱ、组 Ⅲ和组 Ⅳ显著高于组Ⅰ(P<0.05),组 Ⅱ、组 Ⅲ和组 Ⅳ间差异不显著(P>0.05).仔猪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组Ⅱ、组Ⅲ和组Ⅳ显著高于组Ⅰ(P<0.05).仔猪粪样菌群组成在门分类水平上,组 Ⅱ、组 Ⅲ和组 Ⅳ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组Ⅰ(P<0.05),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低于组Ⅰ(P<0.05).在科属分类水平上,各组菌群组成亦有较大差异,组Ⅱ、组Ⅲ和组Ⅳ梭菌目下未明确的科和梭菌目下未明确的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组Ⅰ(P<0.05),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和丁酸球菌属(Lachnospiraceae)相对丰度显著低于组Ⅰ(P<0.05),组 Ⅳ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和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组Ⅰ(P<0.05),组Ⅳ消化链球菌科(Peptostreptococcaceae)和土孢杆菌属(Terrisporobacter)相对丰度显著低于组Ⅰ(P<0.05).[结论]将饲粮CP水平从 21.16%降低至15.97%,平衡重要必需氨基酸并补充Glu+Arg,能降低断奶仔猪肠道生物胺含量,提高丁酸含量,增加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影响肠道菌群组成.

    低蛋白质饲粮谷氨酸精氨酸肠道代谢产物菌群断奶仔猪

    细菌刺激下克氏原螯虾prx4基因的免疫响应和抗氧化功能研究

    张明达李倩倩张文硕秦仕宇...
    1185-1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克隆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过氧化物还原酶 4基因(Pc-prx4),分析Pc-prx4基因的正常组织表达以及细菌刺激后的相对表达情况,分析其抗氧化功能,为Pc-prx4在病原刺激后的先天免疫机制以及抗氧化功能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Pc-prx4为目的基因,通过相关网站和软件(Expasy、Translate tool、SMART、Expasy ProtParam tool、BLASTx、MEGA-X)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qRT-PCR检测Pc-prx4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鲶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刺激下的表达量;通过构建表达菌株、诱导纯化rPc-PRX4蛋白,对重组蛋白进行抗氧化功能研究.[结果]Pc-prx4开放阅读框744 bp,编码 247个氨基酸,含有烷基氢过氧化物还原酶(AhpC)结构域、巯基特异性抗氧化结构域和 1-Cys prx过氧铁氧酶的C末端结构域;Pc-PRX4蛋白分子式为C1249H1934N330O357S10,分子量为 27.61 kDa,理论等电点(pI)为5.88,N端存在信号肽区域,C端存在 1-Cys过氧化物还原蛋白结构域.Pc-prx4基因在各组织中均有所表达,其中血淋巴的表达量最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鲶爱德华氏菌刺激下,Pc-prx4基因在血细胞、肝胰腺、鳃、肠组织中表达均呈现整体升高的趋势.在保护质粒DNA抗氧化缺刻试验中,rPc-PRX4表现出抗氧化性,并随着重组蛋白浓度的升高,抗氧化效果越明显.[结论]Pc-prx4基因属于 1-Cys prx,在血细胞中高表达,参与调节金黄色葡萄球菌、鲶爱德华氏菌刺激下的机体免疫应答过程,rPc-PRX4蛋白还具有与浓度大小相关的抗氧化功能,该基因参与免疫过程的调节和保护机体进行抗氧化的功能.

    克氏原螯虾过氧化物还原酶4金黄色葡萄球菌鲶爱德华氏菌表达模式抗氧化

    新疆裸重唇鱼仔鱼饥饿试验及不可逆点的确定

    张涛牛建功蔡林钢曹文芝...
    1195-1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新疆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dybowskii)仔鱼的饥饿耐受能力及最佳投喂时间,为其仔鱼培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试验生态学方法,在水温 15.2~16.4℃条件下,研究新疆裸重唇鱼仔鱼在饥饿胁迫下的形态发育、生长及存活率等的变化,通过记录饥饿组仔鱼每日的初次摄食率,测定其不可逆点(Point of no return,PNR).[结果]新疆裸重唇鱼仔鱼 7日龄开口摄食,12~13日龄卵黄囊消失,混合营养期 5~6 d.仔鱼开口时初次摄食率仅为 5%,11日龄达到初次摄食率的最大值 100%;17日龄后下降至 50%,到达PNR,仔鱼具有初次摄食能力的时间为 10 d.9日龄前,两组仔鱼全长无显著差异(P>0.05),12日龄后饥饿组仔鱼全长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饥饿组仔鱼负增长并出现生理性萎缩.饥饿组仔鱼进入PNR后,因饥饿出现身体扭曲、畸形,死亡率逐渐升高,至25日龄死亡率达100%.[结论]在水温15.2~16.4℃下,新疆裸重唇鱼具有一定的耐受饥饿能力,其仔鱼最佳投喂时间为11日龄.

    新疆裸重唇鱼仔鱼饥饿不可逆点

    不同环境因子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生长适应性的影响

    刘雅符元慧郭春晖陈文佳...
    1204-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环境因子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生长适应性的影响,旨在探究该害虫快速入侵及适应新环境的生理机制.[方法]测定不同地理区域的形态指标、不同温度下的形态指标、呼吸强度、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取食不同寄主的形态指标、解毒酶(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形态指标与纬度呈现负相关的趋势;温度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呼吸强度和体内的保护酶活性均存在显著影响,20~30℃范围内,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呼吸速率和保护酶活性相对稳定,当超过 30℃时,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呼吸速率显著上升,但是保护酶活性显著下降;当低于 20℃时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呼吸速率显著下降,保护酶活性也显著下降.不同寄主对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内的解毒酶活性和形态指标也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取食巨园桉DH201-2的桉树枝瘿姬小蜂形态指标与 4种解毒酶(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多酚氧化酶)的平均活性均高于取食窿缘桉的桉树枝瘿姬小蜂相应的指标.[结论]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形态大小与纬度呈现负相关的趋势,该害虫的适宜温区是 20~30℃,取食巨园桉的形态指标和解毒酶活性均高于取食窿缘桉的.

    环境因子桉树枝瘿姬小蜂形态指标呼吸强度保护酶解毒酶

    福建省一种蓝莓枝枯病病原鉴定

    张小艳陈细红谢丽雪张立杰...
    1214-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福建省三明地区蓝莓枝枯病的病原菌,为该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受害蓝莓枝条样品,通过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采用针刺法进行致病性测定完成柯赫氏法则验证,利用形态学特征并联合分子生物学,明确致病菌的分类地位.[结果]从病组织中分离获得菌株KW1-4,将其回接至健康蓝莓枝条后,接种部位出现干枯病斑,再次分离获得的菌株与接种菌株一致,表明该菌株是引起蓝莓枝枯病的病原菌.菌株KW1-4菌落圆形,白色至灰色,有 2种类型分生孢子,α型分生孢子长椭圆形至梭形,具 2个明显油球,(4.77~7.63)μm×(1.55~2.71)μm,β型分生孢子线形,无油球,(11.95~19.65)μm×(1.05~1.94)μm.采用ITS,TEF1-ɑ,β-tubulin3段基因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供试菌株KW1-4与Diaporthe australiana聚在同一分支.对比形态学特征,确定菌株KW1-4为间座壳属真菌Diaporthe australiana.[结论]引起福建省三明市蓝莓枝枯病的病原菌是Diaporthe australiana,本研究首次报道Diaporthe australiana能够侵染蓝莓枝条.

    蓝莓枝枯病间座壳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