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刘波

月刊

1008-0384

fjnyxb@163.com

0591-87869455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福建农业学报/Journal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福建省及周边地区农业科学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相关科研成果。本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被14家国内外重要文摘刊物、数据库固定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辣椒斑驳病毒CP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与应用

    王鑫叶倩吕小园田培洁...
    1595-16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辣椒斑驳病毒(Pepper mottle virus,PepMoV)是近年来生产上主要侵染辣椒的新发病毒之一,目前有在我国快速扩展的趋势,因此,亟需开展该病毒的特异性快速检测技术,为明确该病毒在我国辣椒主产区的分布、发生致害规律及机制等研究提供科学手段.本研究以PepMoV编码的外壳蛋白CP为免疫源,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建立PepMoV的特异性快速检测方法,为PepMoV的分布和发生致害规律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特异性RT-PCR技术,从感染PepMoV辣椒的cDNA中扩增获得片段大小为822 bp的CP基因,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α,转化E coli DH5α中进行诱导表达,采用Ni-NTA柱层析纯化.以纯化的重组CP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制备的多克隆抗体采用ID-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获得原核表达的PepMoV重组CP蛋白,SDS-PAGE结果表明纯化蛋白为分子量约为37 kDa的单一条带.Western blotting和ID-ELISA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特异性高,仅识别PepMoV CP蛋白,不识别寄主蛋白和其他选择的马铃薯Y病毒;田间样本检测结果表明,PepMoV在湖南和贵州辣椒上的检出率为20.00%和43.33%.[结论]基于PepMoV CP蛋白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建立的PepMoV快速检测方法,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病毒在我国的分布和发生规律提供科学手段,也为该病毒CP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辣椒斑驳病毒CP基因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快速检测

    白粉菌诱导月季对甜菜夜蛾产生抗性的关键候选基因筛选及CYP7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刘思琪杨琦王科建李云仙...
    1601-1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检测白粉菌侵染月季后转录组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筛选白粉菌诱导月季产生对甜菜夜蛾抗性的关键候选基因,为月季抗虫基因的功能研究及抗虫品种的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月季品种艳粉(Rosa chinensis Jacq.)为研究材料,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白粉菌侵染月季前后基因的表达量进行转录组测序.利用RSEM对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DESeq2软件进行表达差异分析,利用KOBAS将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KEGG富集分析.对筛选出的可能参与三萜类物质生物合成的CYP71D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分析了CYP71D蛋白与抗虫性的关系.[结果]转录组测序共检测到差异表达基因1646个,共643个差异表达基因被富集到81条KEGG通路中,其中31个差异表达基因与萜类合成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了CYP71D亚家族的物种特异性.在植物中CYP71A主要参与类单萜的生物合成,CYP71D主要参与单萜类、倍半萜类、二萜类、三萜类等与抗病、虫有关的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结论]月季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蛋白酶中CYP71簇的CYP71A、CYP71D亚家族可能与三萜化合物Dehydro(11,12)ursolic acid lactone(DUA)的生物合成有关,表明CYP71D家族蛋白参与修饰三萜化合物的底物识别位点,本研究为探索寄主植物介导的间接的病虫互作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月季白粉菌三萜类化合物甜菜夜蛾CYP71生物信息学

    酿酒酵母菌剂等温干燥曲线及其存活率干燥动力学

    梁璋成苏昊陈秉彦林晓姿...
    1612-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高活力酿酒酵母直投式发酵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以酿酒酵母JH301为研究对象,采用沸腾炉热风干燥技术制备菌剂,研究不同温度下酿酒酵母沸腾炉热风干燥过程水分含量、菌存活率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建立酿酒酵母菌剂等温干燥曲线及其存活率干燥动力学模型,并采用核磁共振技术考察酵母菌沸腾炉热风干燥过程水分迁移分布规律.[结果](1)酿酒酵母菌剂沸腾炉热风干燥过程等温干燥曲线符合Henderson指数函数模型M=a×EXP(b×T),a、b均为与干燥温度W相关的常数.(2)随着干燥过程菌剂水分含量的下降,菌存活率呈先平缓下降后快速下降趋势,存在菌存活率拐点水分阈值.在拐点水分阈值前后,菌存活率干燥动力学模型分别符合模型y前=a前x+b前、y后=a后x+b后,a、b均为与温度(W)相关的常数.y前与y后的交叉点即为菌存活率拐点水分阈值,菌存活率拐点水分阈值与干燥温度呈正相关,菌存活率与细胞结合水的逃逸速率呈负相关.(3)菌存活率拐点水分阈值的最低干燥温度理论值为41.2℃.通过对模型参数预测与验证,适宜的干燥温度为42℃,时间为20 min,菌剂水分含量为(5.24±0.12)%,菌存活率可达(48.24±0.15)%.[结论]通过调控热风干燥过程酿酒酵母结合水的逃逸速率,可提高菌存活率.

    酿酒酵母菌剂菌存活率水分阈值沸腾炉热风干燥水分分布

    响应面法优化超微绿茶粉制作曲奇饼干关键配方

    宋振硕王丽丽林清霞张磊...
    1619-1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超微绿茶粉曲奇饼干配方,为茶叶精深加工开发终端产品提供思路.[方法]对超微绿茶粉、糖粉、黄油的添加量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感官审评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确定3个因素添加量的优化范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3因素3水平响应面优化设计,共17组处理,考察超微绿茶粉、糖粉、黄油的添加量对超微绿茶粉曲奇饼干感官审评的影响,确定超微绿茶粉曲奇饼干的配方,并对优化配方加工的饼干进行感官评价、理化指标检测、质构评价.[结果]超微绿茶粉制作曲奇饼干的配方为:以总粉(低筋小麦粉+超微绿茶粉)100 g即100%计,蛋液添加量15%,柠檬汁1%,超微绿茶粉3.0%,黄油84.4%,糖粉25.9%,烘焙上火温度170℃,下火温度150℃,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加工的超微绿茶粉曲奇饼干,感官审评得分85.36分,风味较好.经质构仪分析,饼干的硬度为578.44 g,酥性为626.46 g·s.经检测,饼干的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标要求.[结论]采用响应面法得出了超微绿茶粉曲奇饼干最优的关键配方,可用于规模化生产,为茶叶精深加工开发茶食品、缓解茶产业供需矛盾提供新的思路.

    超微绿茶粉曲奇饼干响应面法配方

    植物病原真菌CFEM蛋白研究进展

    付秀霞李志宇吴羽佳李魏...
    1626-1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病原真菌在侵染植物过程中,往往分泌效应因子增加致病性或被寄主抗病基因识别激发寄主强烈抗性,因此效应因子在植物-病原物的互作中发挥重要作用.CFEM(Common in Fungal Extracellular Membrane)蛋白是真菌中特有的一类位于细胞外膜的蛋白,往往起效应因子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植物病原真菌CFEM蛋白家族的结构特点,在不同物种中的表达和定位,CFEM蛋白对真菌胞内铁吸收和生长发育方面的调控作用,抑制寄主免疫反应和促进真菌寄生的作用机制以及CFEM蛋白起源和进化过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目前CFEM蛋白研究有待阐明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将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植物-病原真菌互作分子机理以及CFEM蛋白的致病机理,为培育作物抗病品种和制定植物真菌病害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植物病原真菌CFEM蛋白植物免疫铁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