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刘波

月刊

1008-0384

fjnyxb@163.com

0591-87869455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福建农业学报/Journal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福建省及周边地区农业科学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相关科研成果。本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被14家国内外重要文摘刊物、数据库固定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烟草花叶病毒P54基因的原核表达与蛋白纯化

    李聪田培洁张宇张德咏...
    209-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编码的与复制相关通读P183基因中,编码一个P54基因,其功能及其作用分子机制还鲜见报道.为获得P54蛋白纯化样品开展本研究,以期为P54蛋白的功能及其作用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RT-PCR技术,从感染TMV的三生烟(Nicotiana tabacum var. Samsun NN)cDNA中扩增获得片段大小为1425 bp的烟草花叶病毒P54基因,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ASY-Blunt E1,转化E coli 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包涵体透析复性后采用Ni-NTA柱层析纯化,Western-blotting进行鉴定.[结果] 原核表达的TMV P54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复性后经Ni-NTA柱层析纯化,SDS-PAGE表明纯化蛋白为一分子量约为60 kDa的单一条带.Western-blotting结果证实纯化蛋白为P54重组蛋白.[结论] 本研究纯化得到了重组P54蛋白,为进一步深入研究P54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

    烟草花叶病毒P54基因原核表达蛋白纯化

    利用物种特异性PCR技术快速鉴定南瓜实蝇

    黄振侯有明郭琼霞陈韶萍...
    215-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快速鉴定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害虫南瓜实蝇Bactrocera tau(Walker),防止该虫传入扩散.[方法] 基于物种特异性PCR(SS-PCR)技术,选取20种形态近似的常见实蝇,将南瓜实蝇作为阳性对照,提取基因组DNA模板,选用mt DNA COⅠ序列,检查同源系列,设计筛选1对可快速准确鉴定南瓜实蝇的种特异性引物NF404和NR610,并进行PCR检测和验证,建立一种利用种特异性引物的快速鉴定方法.[结果] 南瓜实蝇在207 bp的位置扩增出一条清晰且单一的目标条带,其余果实蝇未见条带.将截获的南瓜实蝇与其同亚属的近缘种具条实蝇、瓜实蝇的不同虫态和成虫部分虫体组织的虫样,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SS-PCR鉴定方法进行验证,结果一致.[结论] 建立的南瓜实蝇的SS-PCR鉴定方法种特异性和稳定性强,能快速鉴定目标种类,解决口岸进境果蔬中截获实蝇幼虫、蛹等不同虫态和残体难于快速鉴定问题.

    南瓜实蝇mtDNACOI种特异性引物物种特异性PCR(SS-PCR)快速鉴定

    本氏烟中与番茄斑萎病毒N蛋白互作的寄主因子的筛选

    苗淑月高晓晓郑立敏陈建斌...
    221-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TSWV)是植物多分体负义链RNA病毒的代表性成员.TSWV的N蛋白在病毒感染的寄主植物内表达量高,可能调控病毒对寄主的感病,探究N蛋白通过影响哪些寄主蛋白的表达来完成病毒的侵染,以期为深入解析寄主蛋白调控病毒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为后续有效的防控TSWV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以TSWV N蛋白作为诱饵蛋白,采用酵母双杂交(Yeast two-hybrid, Y2H)的方法筛选本氏烟内与TSWV N相互作用的寄主蛋白.[结果] 共筛选获得15种与TSWV N相互作用的寄主蛋白.[结论] 这些介体因子主要参与色素的生物合成、类囊体膜的组装、植物防御反应和核糖体生物发生的过程,调节脂质代谢和细胞功能,可能是翻译调控的辅助蛋白,在植物发育和对非生物胁迫的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番茄斑萎病毒(TSWV)N蛋白酵母双杂交寄主蛋白

    水稻秸秆生物炭对3种土壤水溶态Cd动态变化的影响

    张家康庄雅玲张力文林桂权...
    228-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淹水环境下生物炭对不同类型土壤中镉(Cd)的钝化效果,为生物炭修复镉污染稻田土壤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将外源Cd添加到黄壤、红壤性水稻土和棕壤中,分别设置对照和添加5%(W/W)生物炭处理,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探讨淹水条件下生物炭对不同土壤中Cd钝化效果的影响. [结果] 淹水初期(1 d),与对照相比生物炭处理显著降低3种土壤溶液的pH值和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值(Eh),但提高了土壤电导率值.随淹水时间增加,对照处理的3种土壤Eh值均逐渐降低,生物炭处理可使土壤氧化还原反应减缓.在淹水初期,对照处理下的3种土壤水溶态Cd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黄壤(272.5 μg·L-1)>红壤性水稻土(23.48 μg·L-1)>棕壤(1.44 μg·L-1),生物炭处理的3种土壤水溶态Cd含量分别降低31.66%、75.04%和66.67%.随淹水时间增加,对照处理下黄壤和红壤性水稻土的水溶态Cd含量均逐渐降低,到淹水30 d时的降幅分别为89.34%和76.53%;而生物炭处理的水溶态Cd含量降低幅度较小,分别为85.41%和37.03%.淹水30 d之后,与对照处理相比,生物炭处理的黄壤、红壤性水稻土和棕壤有效态Cd含量分别降低17.3%、56.3%和12.4%. [结论] 5%生物炭处理可显著降低3种土壤的水溶态Cd含量.但随淹水时间增加,3种土壤的对照处理与生物炭处理之间的水溶态Cd含量差值均缩小.淹水30 d后,与对照处理相比,生物炭对水稻土有效态Cd含量的降幅大于棕壤和黄壤.

    生物炭淹水土壤类型

    沙门氏菌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蔬菜栽培土壤中的应用

    吕新刘兰英陈丽华李玥仁...
    236-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沙门氏菌可视化环介导恒温扩增体系(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并在快速检测蔬菜栽培土壤中应用,为蔬菜栽培土壤中沙门氏菌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根据沙门氏菌特有侵袭蛋白A (invA)基因序列设计可视化LAMP检测引物,并优化LAMP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通过特异性试验、灵敏度试验和人工污染试验对LAMP检测方法进行验证,最后与国标检测方法对比检测蔬菜栽培土壤中沙门氏菌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优化后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除沙门氏菌的LAMP反应为阳性外,其余6个非沙门氏菌菌株的LAMP反应均为阴性,表明本LAMP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试验结果显示本LAMP检测方法最低可以检测到7 CFU/25 μL的沙门氏菌DNA;人工污染试验结果显示本LAMP检测方法灵敏度达4×102 CFU·g-1,与国标检测方法对比检测蔬菜栽培土壤中沙门氏菌具有相同的准确性,但检测时间从5~7 d缩短至8 h内.[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快速、准确、灵敏的可视化恒温扩增体系,可以应用于蔬菜栽培土壤中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

    环介导等温扩增栽培土壤沙门氏菌侵袭蛋白A

    水产养殖废水脱氮除磷微藻的筛选

    贾纬聂毅磊陈宏罗立津...
    243-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筛选对养殖废水具有脱氮除磷效果的微藻藻种.[方法] 选取小球藻JY-1(Chlorella sp.JY-1)、小球藻SY-4(Chlorella sp.SY-4)以及链带藻SH-1(Desmodesmus sp. SH-1)等3株微藻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水产养殖废水脱氮除磷的效果.[结果] 培养5 d,JY-1、SY-4和SH-1在7‰±1‰盐度养殖废水中的细胞含量分别为1.56×107、1.47×107、6.62×106个·mL-1;JY-1、SY-4和SH-1对养殖废水中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0.36%、41.51%和49.74%;氨态氮(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96.29%、84.92%和96.65%;硝态氮(NO3--N)的去除率分别为15.84%、3.69%和12.56%;总磷(PO43--P)的去除率分别为93.51%、82.38%和94.25%;对亚硝态氮的去除效果不明显;3株藻在5‰、10‰、20‰和30‰盐度的培养基中均可以正常生长.JY-1在养殖废水中的生长能力和对水体净化能力均优于小球藻SY-4和链带藻SH-1.[结论] 小球藻JY-1对水产养殖废水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本研究为应用微藻进行养殖废水脱氮除磷处理提供了参考数据.

    微藻养殖废水脱氮除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