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刘波

月刊

1008-0384

fjnyxb@163.com

0591-87869455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福建农业学报/Journal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福建省及周边地区农业科学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相关科研成果。本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被14家国内外重要文摘刊物、数据库固定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簇生稻穗发育及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陈丽萍蒋家焕郑燕梅朱永生...
    249-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穗粒数的增加可以直接提高水稻的产量,簇生穗能增加穗粒数和着穗密度.为考察簇生稻品种内江P164与对照单粒稻品种9311中OsCl-6等穗发育及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探索通过调控品种中特定基因的表达量来指导水稻生产,为高产水稻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取种植于网室大田的簇生稻品种内江P164和对照单粒稻品种9311的幼穗进行RNA提取、qRT-PCR分析及相关数据分析.[结果]qRT-PCR结果显示,对于所选取的几个幼穗发育时期,OsCl-6的表达量在内江P164的幼穗中的表达量均高于9311.细胞周期依赖激酶类基因在9311中的表达高于内江P164,而B类细胞周期蛋白则在内江P164中的表达高于9311.Lax1、OsWOX3、RFL等穗发育相关基因在内江P164中的表达低于9311,而MFS1和CL-4的在内江P164中的表达则高于9311.[结论]簇生穗基因OsCl-6等穗发育相关基因及B类细胞周期蛋白在簇生稻品种内江P164与对照单粒稻品种9311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OsCl-6或通过表达量上调来抑制二次枝梗的发育等,将为深入挖掘穗发育相关基因之间的关系及簇生穗基因OsCl-6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水稻簇生穗穗发育基因表达分析

    绿豆萌发期耐旱种质资源筛选评价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黄年英朱珍珍刘昌燕廖芳丽...
    255-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鉴定56份绿豆种质种子萌发期耐旱性,明确其遗传特性.[方法]采用10%甘露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以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和相对根长等10个指标作为耐旱性评价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多元分析方法鉴定种质耐旱性.同时基于SSR扩增对56份绿豆种质资源进行分子聚类,明确其遗传基础.[结果]干旱胁迫对萌发期10个耐旱性评价指标具有不同程度影响.主成分分析显示前三个综合指标贡献率分别为57.87%、16.42%、和11.42%,累积贡献率达到85.71%,可以代表10个评价指标的变异信息.根据主成分分析计算得到的综合评价值D对56份种质耐旱性进行评价,鉴定出2份高耐、10份耐旱、30份中耐、13份敏感和1份高敏种质.基于SSR聚类将56份种质划分为3个主要类群,第1类群包含25份种质,表现为较耐旱.第2类群包含26份种质,遗传基础复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旱性.第三类群包含5份种质,表现为偏敏感.[结论]明确了56份绿豆种质萌发期的耐旱性及其遗传特性,为利用这些种质开展绿豆耐旱育种奠定了基础.

    绿豆耐旱萌发期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遗传多样性分析

    畲药十二时辰及其混淆品基原植物基因组DNA提取及鉴别

    何舒澜李泳宁朱扶蓉
    264-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经济的提取畲药十二时辰基原植物基因组DNA的方法,实现通过分子生药学方法准确鉴别该中草药的真伪,为进一步开发应用该福建地区特色中草药奠定基础.[方法]采用CTAB法、改良CTAB法、试剂盒法、SDS法、高盐低pH法提取十二时辰基原植物叶片基因组DNA,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的质量和完整性,用优选后的方法提取其基因组DNA,与其混淆品DNA分别进行双向测序,评价该分子生药学方法的鉴别效果.[结果]改良CTAB法提取得到的DNA纯度较高,SSR引物扩增与ITS2序列扩增均可得到清晰明亮的条带,是提取畲药十二时辰基原植物基因组DNA的最佳方法.用该方法提取得到的基因组DNA经PCR扩增后的产物可用于双向测序,进而鉴别它的基源,实现与常见混淆品的准确区分.[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改良CTAB法能有效地提取畲药十二时辰的基因组DNA,方法操作简单、提取得到的DNA质量较好,可用于畲药十二时辰与其混淆品的分子生药学鉴别.

    十二时辰基因组DNA提取鉴别

    不同土壤紧实度对金线莲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胡坤王文俊童晨晓郭力铭...
    271-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不同土壤紧实度对金线莲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出金线莲生长所需的适宜紧实度,为金线莲科学种植、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盆栽试验,采用珍珠岩调控,设置土壤容重分别为0.7、0.8、0.9、1.0和1.1 g·cm-3共5个处理,测定不同土壤紧实度对金线莲生长、生理与品质的影响.[结果](1)过高或过低的土壤紧实度均不利于金线莲生长和产量提升,土壤容重0.9 g·cm-3处理时金线莲株高、地径、叶片数、根长、鲜重最大,相比其他处理平均显著增加14.97%、8.70%、6.80%、21.04%、28.87%;折干率在土壤容重0.8 g·cm-3时最大,相比其他处理平均增加44.84%;而土壤紧实度对叶长和叶宽影响不明显.(2)适宜的土壤紧实度(0.8~0.9g·cm-3)提高了金线莲叶片中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但对叶绿素b含量影响不明显.(3)过高或过低的土壤紧实度均不利于金线莲C、N、P、K养分积累和品质提升,土壤容重0.9 g·cm-3处理时金线莲多糖、氨基酸、总酚、黄酮、Vc含量最高,相比其他处理平均增加36.65%、41.79%、23.22%、24.10%、13.60%.[结论]过高或过低的土壤紧实度均不利于金线莲的生长及产量品质的提升,当红壤与珍珠岩配比(m:m)达到40:1,即土壤容重为0.9g·cm-3时,金线莲生长和品质最佳.

    土壤紧实度金线莲生长品质

    琯溪蜜柚及其芽变品种红肉蜜柚、三红蜜柚果汁香气组分研究

    潘鹤立张鑫鑫潘腾飞潘东明...
    279-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探明琯溪蜜柚及其芽变新品种果汁的香气组分种类、相对含量与差异,以及引起香气组分变化的可能分子机理.[方法]以琯溪蜜柚及其芽变品种红肉蜜柚和三红蜜柚果实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果汁香气组分;通过转录组分析,筛选差异表达显著的基因,并采用FPKM值的趋势分析这些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供试3个果汁样品中共检出150种香气组分,占组分数量较多的香气化合物为芳香烃类、倍半萜烯类、醛类、醇类、酮类等;各品种的香气组分数量与含量相差较大,琯溪蜜柚、红肉蜜柚和三红蜜柚分别检出59种、129种和67种香气化合物,其总相对含量分别为4.56、8.02和9.90,说明芽变显著引起了香气组分和总相对含量的变化.香气组分中醛类相对含量最高,己醛为3个品种的共同主要香气组分;醇类、酮类相对含量次之,呋喃类、芳香烃类、倍半萜烯类、酯类、单萜类化合物相对含量较少;此外还检出相对含量很低或微量的其他类的香气组分32种,且均为未见报道的未知化合物.利用转录组分析筛选获得新基因(Citrus_maxima_newGene_12651)1个,表达差异显著的脂肪氧化酶(Lipoxidase)LOX2.1基因7个(cg2g001970、cg2g001980、cg2g002000、cg2g002010、cg2g002030、cg2g002040、cg2g002080)、LOX3.1基因1个(cg1g010660)和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1基因2个(cg3g017900、cg3g017890),采用FPKM值的趋势分析,初步推测3个品种的果汁香气组分差异与脂肪酸途径、异戊二烯途径中的基因差异表达有关.[结论]醛类、醇类、酮类是琯溪蜜柚及其芽变品种红肉蜜柚和三红蜜柚的主要香气组分,己醛为3个品种的共同主要香气化合物;供试3个品种果汁香气组分差异显著,初步推测与脂肪酸途径、异戊二烯途径等途径中的基因差异表达有关.

    柚子琯溪蜜柚芽变品种香气组分差异表达基因

    麻地膜对设施网纹甜瓜产量品质与土壤环境的影响

    田航飞宋晓勇韩冰徐雯琦...
    290-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进一步验证麻地膜覆盖栽培在瓜类作物上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比试验比较麻地膜覆盖栽培对网纹甜瓜生长微环境以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麻地膜在设施栽培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网纹甜瓜"鲁厚甜1号"为试材,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3种覆盖栽培方法对日光温室网纹甜瓜生长发育以及设施内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与无地膜覆盖栽培处理(CK)相比,麻地膜(MDM)和PE农用薄膜(PEBM)覆盖栽培地温可提高3.3℃左右;MDM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且与PEBM处理没有明显差别.生育期观察发现,MDM、PEBM处理网纹甜瓜植株的授粉日期比CK分别提前了3、4d,果实采收日期均提前了10 d;与对照相比,MDM和PEBM处理单果重分别提高18.4%和14.7%;MDM处理下增产效果较PEBM处理显著,小区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较PEBM处理提高了3%左右;与CK处理相比,MDM和PEBM处理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10.7%和9.9%.网纹甜瓜采收结束后,对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同CK相比,MDM、PEBM处理下土壤速效氮分别下降13.0、9.0 mg·kg-1,土壤速效磷分别下降17.0、9.0 mg·kg-1,土壤速效钾分别下降33.0、24.0mg·kg-1,但各处理间土壤全效养分含量变化不显著.MDM处理对土壤内微生物的数量有较大影响,其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增长量最大,分别比CK高101.60%和70.66%,放线菌数量表现出微弱的增长,比CK高23.24%.[结论]研究结果证实麻地膜覆盖栽培适用于设施网纹甜瓜无公害栽培.

    麻地膜网纹甜瓜产量品质土壤理化性状

    普定朵贝茶品质与土壤特性的关系研究

    郭建军王津津马强周艺...
    296-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贵州朵贝茶产地土壤特性及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为改良朵贝茶茶园养分管理和提升茶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普定朵贝茶9个不同种植区的土壤,测定土壤中金属含量和其pH值、有机质、有效磷、碱解氮、速效钾等养分状况及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并与各种植区朵贝茶的营养成分和感官审评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9个不同种植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有效磷均达到Ⅰ级肥力标准,碱解氮和速效钾总体偏低.其中7#种植区土壤特性最好:有机质为45.57g·kg-1,碱解氮为46.90mg·kg-1,有效磷为14.81 mg·kg-1,速效钾为157.00 mg·kg-1,pH为4.68.结合茶感官审评和营养成分分析,各种植区朵贝茶品质呈"嫩、鲜、浓、醇"特征,其中1#、2#和7#种植区茶品质较好,7#种植区茶体外抗氧化能力最强.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和脲酶、蔗糖酶活性较高对茶营养成分品质和各项感官评审因子具有正向作用;而土壤pH升高、有效磷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较高对茶营养成分品质和各项感官评审因子具有逆向作用.[结论]提高朵贝茶品质,应以"补氮补钾控磷,增加有机质"为管理措施.

    朵贝茶土壤特性品质成分金属元素相关性

    福清山羊快长品系的世代选育及生产性能测定分析

    刘远李文杨吴贤锋毛坤明...
    305-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福清山羊快长品系的选育效果.[方法]对福清山羊连续选育的2个世代后代生长性能及繁殖性能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经过连续2个世代的严格系统选育,福清山羊快长品系各世代核心群的生长性状和繁殖性状均有所提高,其中生长性状的遗传进展和群体整齐度均高于繁殖性状.福清山羊快长品系所产后代的2月龄、9月龄和12月龄的体重指标随着选育世代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各阶段体重在3个世代间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且各世代相同测定阶段的体重变异系数也呈现逐步减小的趋势(9月龄体重除外).对比于零世代,二世代2月龄体重、9月龄体重和12月龄体重分别提高了7.45%、11.74%和10.70%.各世代核心群后代的初生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断奶活羔率和断奶羔羊重均随着选育世代的增加而逐渐提高,3个世代间的断奶羔羊重差异显著(P<0.05),分别为9.42、9.95、10.15kg.[结论]经过连续2个世代的系统选育,福清山羊快长品系的生长性状得到了有效改良,实现了快长品系选育的生长性状既定目标.

    福清山羊持续选育体重体尺繁殖性能

    一例半番鸭感染鸭瘟的病原分离鉴定及病理组织学观察

    张瑞刘荣昌陈长福黄瑜...
    312-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2020年8月,福建省福州地区某鸭场饲养的半番群发病,发病率约为65%,病死率高达90%以上,感染鸭皮肤表面可见大量出血,为了明确其病原和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分别采集发病鸭的肝脏、脾脏、胰腺、肾脏、皮肤等组织进行鸭常见病原检测、病毒分离鉴定、基因序列测定分析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病原检测结果显示,所采集组织仅鸭瘟病毒PCR检测呈阳性,其余病原均为阴性;对阳性样品进行病毒分离鉴定,结果从发病鸭内脏组织和皮肤中分离出鸭瘟病毒,命名为FJ2020176.对新分离鸭瘟病毒FJ2020176株UL2基因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发现,其与鸭瘟强毒株CHv株、CV株和2085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8%~99%;与疫苗株VAC株、Attenuatedstrain 1株和Attenuated strain 2株等弱毒株相比,FJ2020176株在UL2基因中存在528 bp的核苷酸插入,表明该毒株为鸭瘟病毒强毒株.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感染鸭可见肝脏局灶性坏死、出血;脾脏组织白髓减少,淋巴细胞坏死、脱落;肾脏出血、淤血;法氏囊出血,淋巴小结坏死;皮下出血.[结论]从皮肤大量出血的发病鸭中分离到1株鸭瘟病毒强毒株,表明皮肤出血亦为鸭瘟病例的临床特征,以上结果为临床上鸭瘟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试验数据.

    半番鸭鸭瘟病毒分离鉴定病理组织学

    饲粮中添加红曲酒糟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李忠荣陈鑫珠邱华玲缪伏荣...
    319-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红曲酒糟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的影响,为红曲酒糟在蛋鸡饲粮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8周龄海兰褐蛋鸡19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分别用4%、8%、12%红曲酒糟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的豆粕(去皮豆粕),预试期14d,正试期42d.[结果]结果表明:1)红曲酒糟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为46.18%、淀粉含量为10.46%、粗脂肪含量为8.75%、蛋白质消化率为52.47%,同时氨基酸含量丰富(尤其是含硫氨基酸达2.43%).2)饲粮中添加4%~12%红曲酒糟对蛋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可一定程度上提高蛋鸡采食量(尤其是热应激环境下)(P>0.05).3)蛋鸡饲粮中添加4%~12%红曲酒糟对蛋型指数、蛋壳强度、蛋壳厚度等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8%~12%红曲酒糟28d后,可显著提高蛋黄色泽(P<0.05).[结论]红曲酒糟是一种优质蛋白饲料,在蛋鸡饲粮中替代豆粕使用,对蛋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可提高蛋黄色泽,一定程度上改善蛋品质.

    红曲酒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