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刘波

月刊

1008-0384

fjnyxb@163.com

0591-87869455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福建农业学报/Journal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福建省及周边地区农业科学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相关科研成果。本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被14家国内外重要文摘刊物、数据库固定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土荆芥精油对小菜蛾幼虫表皮的渗透促进作用

    赵建伟陈艺欣林硕陈勇...
    692-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土荆芥精油对杀虫剂的渗透促进作用,明确土荆芥精油对小菜蛾幼虫透皮吸收的效果.[方法]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施用土荆芥精油后小菜蛾表皮超微结构的变化,并利用气质联用仪测定和分析土荆芥精油对杀虫剂透皮吸收量的影响.[结果]与蒸馏水对照和丙酮处理相比,土荆芥精油或氮酮处理后,小菜蛾表皮蜡质层结构出现明显的结构性损伤,刺状突起排列变得较为松散,刺状突起变得平滑,刺状突下部变得褶皱或开裂.随着时间的延续,土荆芥精油对3种杀虫剂的透皮吸收量和渗透率均大幅增加;处理24 h后,土荆芥精油处理的氟虫腈渗透率达99.34%,显著高于氟虫腈单剂(55.12%).[结论]土荆芥精油与氮酮处理对小菜蛾幼虫表皮的影响相似,土荆芥精油对敌百虫、氟虫腈、毒死蜱都具有很好的渗透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土荆芥精油促进有机磷、苯基吡唑类和硫代磷酸酯类杀虫剂的透皮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小菜蛾土荆芥精油透皮吸收杀虫剂

    长期施用沼液对土壤中四环素类及磺胺类抗性基因分布的影响

    刘兰英黄薇吕新何肖云...
    699-7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长期施用猪粪沼液对土壤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分布的影响及其季节变化.[方法]分别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采集养猪场周边长期用沼液作为肥料的土壤,同时采集当地未施用过沼液的土壤作为对照,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土壤中四环素类和磺胺类ARGs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结果]在施用沼液的土壤中能检测到11~13种ARGs,沼液的长期施用提高了土壤中ARGs的多样性,显著增加了土壤中tetG、sul1和sul2等基因的相对丰度,使四环素类和磺胺类ARGs在土壤中的存在水平升高.上述2类ARGs在土壤中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均在春季具有更高的相对丰度.在长期施用沼液的土壤中存在大量的tetG、tetZ、tetM、tetO、tetW、sul1和sul2基因,这些基因在不同季节里都是优势ARGs.[结论]沼液农用会增加土壤中ARGs的存在水平,因此需要加强优化畜禽废弃物发酵工艺,以减少ARGs在沼液肥中的残留.

    土壤沼液抗性基因荧光定量PCR季节特征

    满江红内生细菌的培养及其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检测

    陈坚郑益平陈彬郑斯平...
    706-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水产养殖中广泛使用抗生素会导致抗生素抗性基因在水环境中的传播.水生植物满江红含有丰富的内生菌,建立满江红内生细菌群落及所含有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检测方法,可以为水环境中抗性基因的监测提供参考.[方法]用3种不同的培养基对小叶满江红的内生细菌进行培养并对培养物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得到高质量的序列数据量48.66 G,预测出54180个基因(ORFs).通过分类学信息数据库NR共注释出1712种微生物物种,在总门水平上属38个门,其中3种培养物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物种丰度均占全部门类的99.14%以上.在总属水平,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的丰度为91%左右,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可达1.2%左右.比对抗生素抗性基因数据库ARDB,3个样品共注释到10个与抗生素有关基因ARG,主要针对杆菌肽(bacitracin)和氯霉素(chloramphenicol)产生抗性.与综合抗生素抗性基因数据库CARD进行比对,获得212抗生素相关基因ARO.按照抗性机制分类,其中对抗生素起直接作用的抗性类基因AR的丰度占88%以上;对抗生素有敏感作用的抗性基因AS的丰度均在7%左右;抗生素靶标类抗性基因AT占4%~6%.[结论]通过3种不同的培养基获得的满江红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抗生素抗性基因类型基本一致.

    满江红内生菌抗生素抗性基因宏基因组

    生长素IAA诱导红萍结孢的研究

    徐国忠郑向丽王俊宏邓素芳...
    713-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生长素IAA诱导红萍结孢的可行性.[方法]在网室自然条件下进行,采用质量浓度为0(对照)、1、5、10、15、20μg·mL-1的生长素(IAA)对生长期的红萍1001、3001和4018进行不同浓度喷施处理,每周喷施一次,至结孢出现停止喷施.止喷施.[结果]IAA处理5个月后,1、5和10μg·mL-1的细绿萍1001开始结孢,质量浓度为5μg·mL-1时,结孢率、孢子果数量、孢子果䧳雄比均优于其他处理及对照.在5μg·mL-1时,结孢率为15.0%、孢子果数量为6.31个、孢子果䧳雄比为0.62:1;在10μg·mL-1时,结孢率为6.3%、孢子果数量为4.12个、孢子果䧳雄比为0.53:1;在1μg·mL-1时,结孢率为4.7%、孢子果数量为3.90个、孢子果䧳雄比为0.51:1.其他品种、处理都未能诱导出孢子果.细绿萍1001经IAA处理后,在1、5和10μg·mL-1时萍体的大小和C/N比有明显提高,其余处理和对照无显著差异;卡州萍3001和小叶萍4018处理萍体大小和C/N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生长素IAA能够诱导细绿萍1001结孢,其中IAA质量浓度为5μg·mL-1时诱导效果最佳,可在生产上进行应用.

    激素生长素红萍结孢诱导

    5种绿肥在柑橘地的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

    唐红琴何铁光董文斌韦彩会...
    719-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绿肥在柑橘地还田后腐解及养分释放动态特征,为绿肥在橘园的生产和应用提供技术依据.[方法]应用尼龙网袋法,在柑橘地采用拉巴豆、紫云英、光叶苕子、紫花苜蓿、黑麦草等5种绿肥进行翻压还田,还田深度为20 cm,并分别于还田后的第20、40、60、80、100 d对5种绿肥样品进行取样,对样品中的碳、氮、磷、钾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研究5种绿肥的碳氮比、腐解规律以及养分释放特征.[结果]5种绿肥的腐解及养分释放均表现前期(0~20 d)快,中后期(20~100 d)慢的特征.腐解至20 d,5种绿肥腐解率达到35.52%~73.96%,腐解至100 d,腐解率达79.13%~90.25%.腐解至20 d,5种绿肥的C、N、P、K的释放率分别为38.10%~78.59%、66.92%~87.63%、28.60%~80.92%、80.22%~96.72%;腐解至100 d时,5种绿肥的C、N、P、K的释放率分别为80.90%~95.48%、94.63%~97.64、59.66%~96.28%、94.46%~99.64%,养分累计释放率表现为钾>氮>碳>磷.5种绿肥的碳氮比随腐解的进行大致呈现上升的趋势.[结论]5种绿肥还田后,紫云英的累计腐解率最高,拉巴豆的N和K累计释放率最高,黑麦草的C和P累计释放率最高.

    绿肥还田腐解养分释放

    杏鲍菇528深层发酵生物合成麦角硫因的培养基优化

    汤葆莎吴俐翁敏劼赖谱富...
    728-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提高杏鲍菇528发酵物的麦角硫因含量,筛选杏鲍菇528培养的营养配方,以期为开发高含量的麦角硫因杏鲍菇深层液体发酵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固体培养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形态探讨杏鲍菇528菌丝生长的适宜碳氮源;采用单因素试验,以发酵物干重、沉淀物情况和初始pH值为指标,研究杏鲍菇528液体深层发酵菌丝生长的营养配方,探究不同氨基酸对深层液体培养发酵物麦角硫因含量的影响;最后通过L9(34)正交试验分析提高杏鲍菇528发酵物麦角硫因含量的深层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杏鲍菇528固体培养菌丝生长的适宜碳、氮源分别为玉米糁粉和蛋白胨;在杏鲍菇528液体发酵培养中,玉米糁粉2.0%和蛋白胨2.0%组合碳氮源培养基液体培养的发酵物干重值达33.30±0.81 g·L-1,显著高于其他浓度比例的碳氮源组合,且沉淀物情况和初始pH更适宜杏鲍菇528液体培养;天冬氨酸、半胱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谷氨酸这5种氨基酸均可明显提高杏鲍菇528发酵物麦角硫因产率,其中组氨酸诱导培养的杏鲍菇液体发酵物中麦角硫因含量最高,是对照组的3.73倍,且明显高于其他氨基酸.[结论]杏鲍菇528深层发酵生物合成麦角硫因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糁粉2.0%、蛋白胨1.5%、组氨酸0.15%、麦麸细粉1.0%、KH2PO40.1%、MgSO40.1%、谷氨酸0.1%和维生素B60.1%,在此条件下,杏鲍菇发酵物麦角硫因含量达20.50±1.80 mg·L-1.

    杏鲍菇528液体发酵麦角硫因组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