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刘波

月刊

1008-0384

fjnyxb@163.com

0591-87869455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福建农业学报/Journal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福建省及周边地区农业科学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相关科研成果。本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被14家国内外重要文摘刊物、数据库固定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六月早柚果实常温贮藏期间糖酸含量变化

    徐成妍王乃玉蔡净蓉赵俊跃...
    765-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六月早柚果实常温贮藏过程中糖酸组分含量变化与其风味品质的关系,为优化柚类品种结构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以六月早柚为试验材料,琯溪蜜柚为对照,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并分析六月早柚果实贮藏期有机酸组分(柠檬酸、苹果酸、奎尼酸、顺乌头酸、酒石酸、琥珀酸、α-酮戊二酸)和可溶性糖组分(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的变化.[结果] 常温贮藏期间六月早柚汁胞总酸、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增加,于贮藏35 d达到最大值,分别是同时期琯溪蜜柚的81.18%、84.17%和1.90倍;六月早柚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先降低后增加,均在贮藏10 d出现最小值,分别为同时期琯溪蜜柚的1.30倍和1.47倍;蔗糖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在贮藏10 d出现最大值,仅为同时期琯溪蜜柚的84.45%;六月早柚糖酸比逐渐降低,贮藏35 d最小,是同时期琯溪蜜柚的1.27倍,且与苹果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常温贮藏期间六月早柚汁胞柠檬酸和蔗糖的含量较低,糖酸比及苹果酸、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较高,这可能是导致贮藏期六月早柚果实风味变化优于琯溪蜜柚的原因.

    六月早柚常温贮藏可溶性糖有机酸

    喷施不同叶面肥对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

    蒲靖王巧梅金雪微王苗...
    774-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喷施不同叶面肥对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生产栽培中改善果实品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以5-8-1枇杷为材料,在果实采前30d进行不同叶面肥(清水、氨基酸500倍液、微生物菌肥200倍液、0.6%磷酸二氢钾、0.1%钼酸铵和5 g·L−1蔗糖)6种喷施处理,测定处理后枇杷果实色差、单果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等指标.[结果] 与清水对照相比,5种叶面肥处理后均能提升枇杷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糖酸比,同时降低可滴定酸的含量;除氨基酸处理外,对Vc含量也有显著性的提升;除磷酸二氢钾、钼酸铵处理外,果皮的a*、b*值也均有一定的提升.叶面肥喷施都显著性提升了枇杷果实总酚、总黄酮含量,其中以微生物菌肥提升的效果最明显;氨基酸、磷酸二氢钾、钼酸铵、微生物菌肥处理后的DPPH分别提高了20.92%、17.44%、17.10%、21.26%,FRAP分别提高了40.26%、40.56%、56.55%、68.05%.[结论] 5种叶面肥喷施处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5-8-1枇杷果实外在与内在品质,其中微生物菌肥200倍液的综合效果最佳.

    叶面肥枇杷果实品质抗氧化能力

    基于SPAD值的春石斛假鳞茎成熟度无损判定模型

    温碧柔蔡雪妍杨逸彭杰良...
    781-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春化处理诱导开花效果不稳定是春石斛生产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其原因是气候差异导致的假鳞茎成熟的具体时间不一致,春化起始时间难于把握.为准确判断春石斛假鳞茎的成熟度,确定春化适宜的起始时间,建立了本模型.[方法] 以大龙虾(Dendrobium Hot Lobster)、Dendrobium Sakura Hime和甜心(Dendrobium Lucky Girls 'Sweet heart')3个春石斛品种为材料,测定不同成熟度春石斛假鳞茎自止叶向下的5个叶位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值(SPAD),通过该5个叶位SPAD值构建的函数关系建立了与假鳞茎成熟度的相关关系模型.以可爱河马(Dendrobium Lovly Hippo)及Dendrobium Sakura Hime 2个春石斛品种为材料,统计了经低温春化后假鳞茎的开花情况,以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 5个叶位叶片的叶的SPAD值之间的函数关系的k值(差异指数)与春石斛假鳞茎的成熟度相关,所构建的模型能够预测不同春化起始时间的春石斛开花情况,可用于春石斛适宜春化起始时间的判断.[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基于叶位和SPAD值构建的春石斛假鳞茎成熟度无损判定模型,是一种无损、快速、准确的方法,可提高春石斛生产中盆花的品质,也为春石斛精准调控栽培技术的建立奠定基础.

    春石斛春化效果SPAD值春化作用止叶

    福建蜜柚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高效防治药剂筛选

    赖宝春姚锦爱
    789-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明确蜜柚炭疽病病原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生物学特性,筛选高效安全杀菌剂,以期指导蜜柚种植生产.[方法] 采用十字交叉法和血球计数法分别测定温度、pH和光照对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以及菌丝的致死温度;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4种杀菌剂对蜜柚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 蜜柚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 ℃,产孢最适温度为30 ℃、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pH值均为7、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影响有限,但光照有利于产孢,菌丝生长致死温度为51 ℃,10 min.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对蜜柚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咪鲜胺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0.0171 mg·L−1,其次为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EC50分别为0.0237和0.0345 mg·L−1,而多菌灵相比之下效果偏差,为0.2586 mg·L−1.[结论] 温度和pH能影响蜜柚炭疽病菌生长及产孢,但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影响有限.咪鲜胺对蜜柚炭疽病病原菌具有较好的室内毒力.

    蜜柚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药剂筛选

    红豆树异黄酮类成分抑制番茄灰霉病菌的活性研究

    潘镇泽傅佳蕊郑威耿帅丽...
    794-8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红豆树提取物及其异黄酮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作用,为植物源抑菌剂的开发和红豆树提取物利用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生长速率法筛选红豆树异黄酮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测定异黄酮鹰嘴豆芽素A对番茄灰霉病菌的菌丝干重、细胞膜、还原糖含量、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探讨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理生化的作用,评价单体在离体番茄上的抑菌效果.[结果] 鹰嘴豆芽素A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好的抑制效果,EC50值为203.189 μg·mL-1.番茄灰霉病菌经鹰嘴豆芽素A处理后,菌丝干重减少,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菌体内还原糖含量减少,保护酶含量增多,并且在离体番茄上菌丝生长防治效果较好.[结论] 红豆树种子乙酸乙酯活性部位富含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学成分,其中异黄酮成分是关键的抑菌活性成分.异黄酮成分发挥抑菌活性的作用方式,可能与其干扰菌丝生长、使菌丝细胞膜正常功能受损以及降低菌丝体内保护酶活性等有关.

    红豆树番茄灰霉病菌抑菌活性鹰嘴豆芽素A异黄酮

    植物乳杆菌R23耐受二氧化硫胁迫的应激机制

    任香芸李维新林晓姿梁璋成...
    802-8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植物乳杆菌R23抗氧化酶与膜磷脂脂肪酸等在菌体应答二氧化硫胁迫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植物乳杆菌R23为试验菌并对其进行梯度二氧化硫胁迫处理,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菌体超微形态,采用酶联免疫法与考马斯亮蓝法检测抗氧化酶活力及丙二醛含量,通过MIDI系统分析细胞膜磷脂脂肪酸结构.[结果] 二氧化硫胁迫激发了植物乳杆菌R23胞内抗氧化酶(尤其是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显著提升,80 mg·L−1二氧化硫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分别是对照处理的1.64、2.14、1.62倍,进而维持了丙二醛MDA较低的增长幅度和基本正常的菌体形态;然而过高二氧化硫(120 mg·L−1)胁迫后,抗氧化酶活力趋于下降,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加剧,部分菌体细胞表面出现明显皱缩.细胞膜磷脂脂肪酸分析发现,二氧化硫胁迫促使植物乳杆菌R23中饱和、直链、长链和环丙烷脂肪酸总量发生不同程度提升,其中总直链脂肪酸高达52%,且与支链脂肪酸比例从7.15显著提升至9.72.[结论] 植物乳杆菌R23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力或增加饱和、直链、长链以及环丙烷脂肪酸比例,可以降低细胞膜对毒性物质的透过性或清除胞内过量的自由基,从而抵御二氧化硫对菌体细胞的伤害.

    植物乳杆菌二氧化硫胁迫超微形态抗氧化酶磷脂脂肪酸

    3种红树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

    曾志浩袁宗胜陈雪莹林鸿艳...
    809-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秋茄、白骨壤、桐花树等3种红树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为阐明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红树植物的生长及其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中的重要作用提供科学支撑.[方法] 提取3种红树植物根际土壤及同一区域非根际土壤宏基因组DNA,利用Illumina NovaSeq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 ①4组土壤样本共鉴定出细菌39门、55纲、126目、244科、511属,非根际土壤样本OTU数目大于3组红树植物土壤样本,同时其在观测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上也表现出了更高的丰富性与多样性;②4组土壤样本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均大于60%,占据绝对主导地位.4组土壤样本之间相比较,秋茄根际土壤样本中厚壁菌门和梭杆菌门有更高的丰度,桐花树根际土壤样本里变形菌门的丰度有一定优势,白骨壤根际土壤样本里拟杆菌门的丰度高于其他3组.非根际土壤样本里的芽单胞菌门略微占有优势,但是其在拟杆菌门的丰度却低于3组根际土壤样本;③PCA分析发现桐花树与白骨壤根际土壤的群落组成较为接近,4组样本的根际细菌群落对应的COG类目大致相同.[结论] 红树植物非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有更高的多样性,不同红树植物的重要作用类群不同.

    红树植物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