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刘波

月刊

1008-0384

fjnyxb@163.com

0591-87869455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福建农业学报/Journal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福建省及周边地区农业科学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相关科研成果。本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被14家国内外重要文摘刊物、数据库固定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牛嵴病毒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赵润涛特木尔巴根郭宇武娅楠...
    851-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且能定量分析牛嵴病毒(Bovine kobuvirus,BKoV)的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上发布的牛嵴病毒 3D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条探针,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建立牛嵴病毒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最佳上下游引物浓度均为 300 nmol·L-1,探针浓度为 400 nmol·L-1,在 1×101~1×108 copies·μL-1 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0.999,扩增效率为 103%;特异性较强,在多个犊牛腹泻相关病原中,只检测出牛嵴病毒;敏感性较高,对BKoV质粒标准品最低检测下限为 1×101 copies·μL-1,而普通RT-PCR对BKoV质粒标准品最低检测下限为 1×102 copies·μL-1;重复性较好,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 3%.2021年 3~5月采自内蒙古地区牧场的 37份犊牛粪样中BKoV的检出率为 24.3%,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其病毒载量,其中腹泻粪样平均病毒载量为 3.7×105 copies·μL-1,健康犊牛粪样平均病毒载量为 8.65×103 copies·μL-1.[结论]建立的牛嵴病毒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灵敏度高,为BKoV的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牛嵴病毒荧光定量RT-PCR犊牛腹泻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

    6种渔药制剂对马口鱼幼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评价

    林而舒陈斌樊海平钟全福...
    857-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常用渔药制剂对马口鱼幼鱼的毒性和安全使用剂量,保障其养殖过程中渔药的安全使用.[方法]在水温 25.8~28.3℃的室外条件下,采用静水式试验法测定 6种常用渔药制剂对马口鱼幼鱼的急性毒性,并通过药物毒性积蓄系数(Medicine toxicity accumulation coefficient,MAC)分析制剂对马口鱼幼鱼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结果]6种渔药制剂对马口鱼幼鱼的安全质量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美婷Ⅱ(2.222 mg·L-1)、车轮虫必克(0.790 mg·L-1)、聚维酮碘(0.659 mg·L-1)、拜特新敌磷(0.225 mg·L-1)、拜特指环敌(0.214 mg·L-1)、白点净(0.006 mg·L-1);对马口鱼幼鱼的MAC值均为正值,但其变化趋势不同,表明 6种药物积蓄作用强于降减作用,且受试生物对药物敏感程度存在差异.[结论]依据有毒物质对鱼类毒性等级的评价标准,对马口鱼幼鱼,美婷Ⅱ为低毒渔药制剂,车轮虫必克、聚维酮碘、拜特新敌磷和拜特指环敌为中毒渔药制剂,白点净为剧毒渔药制剂.

    渔药制剂马口鱼急性毒性安全浓度药物毒性积蓄系数安全评价

    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富硒土壤对水稻硒元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唐玙璠张智康淑铭张恩...
    864-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不同类型盐碱富硒土壤对水稻硒的吸收、转运积累的影响.[方法]以耐盐碱水稻宁粳45号为试验材料,设置 3种不同类型盐碱富硒土壤:A处理(轻度盐化土壤)、B处理(轻度碱化土壤)、C处理(中重度碱化土壤),测定水稻各生育时期(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根、茎、叶、籽粒、麸皮的硒含量.[结果](1)水稻根、茎、叶和籽粒中的硒含量均表现为:C处理>B处理>A处理.成熟期硒含量高低呈现根系>茎>叶>籽粒的特点.成熟期籽粒均达到富硒标准,分别为 0.17 mg·kg-1(A)、0.22 mg·kg-1(B)和 0.24 mg·kg-1(C),且C处理显著高于A、B处理(P<0.05);(2)不同生育期,水稻各器官中硒含量及累积量不同,各器官累积量均表现为:C处理>B处理>A处理.水稻硒的生物富集高峰期在抽穗期,成熟期水稻各器官硒的累积量表现为精米>茎>叶>根>颖壳;(3)整个生育时期硒有一定的运转规律:苗期到抽穗期,硒由根向茎、叶中转移,抽穗期到成熟期穗中硒含量主要来自于茎叶的供给.(4)根系硒的吸收系数和初级转运系数随着盐碱程度加重而增加,表现为C处理>B处理>A处理,而次级转移系数随着盐碱程度加重而降低,表现为A处理>B处理>C处理.[结论]在pH为 8.41~9.51、全盐含量为 1.74~3.62 g·kg-1、全硒含量为 0.23 mg·kg-1 的盐碱富硒土壤上能生产出符合富硒标准水稻,且中重度盐碱土壤能促进水稻对硒的吸收转运及积累,为盐碱富硒土壤开发富硒水稻提供理论支撑和依据.

    盐碱富硒土壤水稻硒元素吸收转运积累

    甘蔗耐旱内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功能研究

    罗艳菊谢林艳吴昊刘鲁峰...
    873-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耐旱性较强的甘蔗内生菌,并对其功能进行测定,以丰富甘蔗耐旱性内生菌资源,并用于提高甘蔗的抗旱性.[方法]以云南农业大学甘蔗研究所分离的 329株甘蔗内生菌为供试菌株,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的方法进行耐旱菌株的筛选;通过 0~45%PEG6000的胁迫处理,对筛选得到的目标菌株进行耐旱性分析;结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16sDNA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菌株生长特性的影响,以及菌株固氮和分泌IAA的能力.[结果]筛选得到两株耐旱性较强的菌株,其中K5菌株鉴定为考克氏菌(Kocuria sp.),登录号为OP737815;ZM菌株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登录号为OP740361.K5菌株和ZM菌株都能耐受40%PEG6000的胁迫,其最适初始pH分别为 5.0和 6.0,而且两株菌株均能在 50℃的条件下稳定生长,具有较广的初始pH和温度适应范围,能耐受 100 g·L-1 的氯化钠胁迫.此外,两株菌株均具有固氮和分泌生长素的能力;其中ZM菌株的固氮能力强于K5菌株,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两株菌株分泌IAA的能力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强.[结论]K5、ZM菌株耐旱能力较强,且具有固氮和分泌IAA的能力,间接推测其对于提高甘蔗抗旱性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甘蔗内生菌耐旱筛选鉴定

    水活度和温度对苦荞麦黄曲霉菌株MI18-S1生长和产毒的影响

    周飘张晓娜陈庆富
    882-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水活度和温度对苦荞成熟种子中黄曲霉菌株生长及产毒的影响,明确荞麦中黄曲霉生长及产毒的适宜条件,为荞麦在收获、加工、运输和储藏各环节的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从贵米苦荞18-1号成熟种子中分离出黄曲霉菌株MI18-S1,通过添加不同量的甘油调节培养基水活度(0.87、0.90、0.93、0.95、0.99),分别置于不同温度(15、21、28、35、42℃)下培养 7d.测量菌落直径,用血球计数板计算产孢量,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菌株产毒量.[结果]黄曲霉菌株MI18-S1能产毒B1、B2,以B1 为主,但不产毒G1 和G2;当温度为 28℃、水活度为 0.93时,该菌株的产孢量和产毒量均最大;当温度高于 28℃时,菌落在高水活度下生长较好;当温度低于 15℃或高于 42℃时生长速率很缓慢甚至不生长、也不产毒;在 15~42℃内,产毒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菌落直径对产毒量的线性影响不显著,产毒量主要受水活度、温度和产孢量这 3个因素影响,并且产孢量对产毒量的影响最大;产孢量主要受水活度、温度、产毒量和菌落直径这 4个因素影响,并且产毒量对产孢量影响最大.[结论]当水活度为 0.93、温度 28℃时黄曲霉产孢产毒量均达到最大,因此在荞麦生产链的很多环节,尤其是储藏阶段,应尽量避免此最适条件,从而控制荞麦的产孢产毒量,保障食品健康.本研究可为制定荞麦收获、加工、运输和储藏时黄曲霉污染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荞麦黄曲霉毒素温度水活度产孢量产毒量高效液相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