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非金属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非金属矿
非金属矿

贾茂荣

双月刊

1000-8098

szfjsk@163.com

0512-68272696

215004

苏州市三香路999号

非金属矿/Journal Non-Metallic Min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79年创刊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建材技术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非金属矿以及建材原材料矿产等开发利用、制品、选矿深加工、采矿以及当前行业管理、设备研制、市场等方面的有关论文、科技成果、生产经验、综合评述等。本刊主要面向非金属矿及有关的生产、设计、科研、机关、院校、基建、地质勘探及乡镇企业等单位,读者对象为科技、领导干部、院校师生和企业管理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泥基活化锂云母渣的硬化与盐析机理

    黄明夫施麟芸陈忠发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以水泥基活化锂云母渣硬化过程发生盐析为出发点,采用机械活化、化学激发及不同湿度养护,研究试块的盐析物相、产物类型和微观形貌,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分析方法探究锂渣在水硬固化过程中的反应和盐析行为.结果表明,Ca(OH)2、Na2SiO3 碱激发锂渣可分别提高锂渣1和锂渣2硬化力学性能,机械活化效果优于化学活化,活化锂渣与10%水泥胶结硬化7 d、28 d,湿养强度可达到12.3 MPa和16.4 MPa.然而,碱激发会导致锂渣中的硫铝酸盐矿物分解,可溶盐的浓度增加,发生盐析现象.湿养护促进了碱激发锂渣的离子迁移和扩散,是锂渣中石膏相纤维化长毛和发生盐析的必要条件.机械活化优化了锂渣的孔结构和比表面积,可有效预防锂渣的盐析并增加力学性能.

    锂云母渣盐析碱激发机械活化水化作用机理

    改性海泡石对水中余氯的去除性能研究

    陈秋霖张杰廖祥张绪尖...
    90-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高效去除水中余氯的方法,以FeSO4 作为改性剂对海泡石进行改性处理,探究其最佳改性条件,并在最佳改性条件下探究不同吸附时间、pH值、余氯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改性剂质量分数为10%,pH值为6,吸附时间为24 h,初始余氯质量浓度为10 mg/L的条件下,FeSO4 改性海泡石对余氯的吸附效果最好,去除率达到91%.改性后的海泡石纤维聚集度增加,粗糙程度增加,孔隙增多,这种变化使改性海泡石表面反应点位增多、吸附能力增强.X射线衍射(XRD)分析显示,硫酸亚铁改性海泡石衍射图谱中未出现含铁结晶体的新特征峰,表明含铁晶体在改性过程中可能并未形成.

    海泡石FeSO4改性余氯吸附去除率

    商洛菱铁尾矿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研究

    刘璇张强李峰王亚强...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菱铁尾矿活性从而实现大宗化综合利用,采用机械力-热复合活化工艺激发菱铁尾矿活性,研究活化工艺对活性的影响,然后用活化菱铁尾矿制备胶凝材料,研究菱铁尾矿掺量对其性能的影响,最后用菱铁尾矿细骨料、矿山废石粗骨料、活化菱铁尾矿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结果表明,菱铁尾矿700℃煅烧40 min后球磨60 min,活化效果最好,火山灰活性指数(PAI)值为0.77;用活化菱铁尾矿代替矿渣作胶凝材料,当菱铁尾矿掺量为20%时,试块28 d抗压、抗折强度分别为33.16 MPa和4.89 MPa;在菱铁尾矿掺量大于30%,固废利用率大于80%的条件下,所制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高达52.9 MPa.

    菱铁尾矿机械力-热活化火山灰活性指数胶凝材料抗压强度高性能混凝土

    硫分离对模拟高放玻璃固化体黄相形成的影响

    罗欣彭妮连启会向婉婷...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抑制高放废液玻璃固化过程中黄相的形成,采用Ba(NO3)2 将高放废液中的SO42-以BaSO4 沉淀形式分离后,再采用熔融法制备硼硅酸盐玻璃固化体,探究硫分离对玻璃体熔制过程中黄相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模拟废液掺量为20%的样品,硫分离前在800~1 000℃范围内黄相的量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多,硫分离后则未观察到黄相.硫分离前的黄相主要成分为Na2SO4、BaSO4、Na2MoO4、BaCrO4 和Na2CrO4,硫分离后的玻璃表面存在少量BaCrO4;硫分离后废物包容量28%时仍未观察到黄相,显著高于硫分离前的废物包容量(<16%).

    硼硅酸盐玻璃高放废液黄相Ba(NO3)2硫分离

    球形纳米碳酸钙的研究应用

    田伟童泽凡陈春玉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球形纳米碳酸钙具有优异的分散性、流动性和反应活性,在新材料和大健康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但其合成与应用还面临诸多挑战,商品化和产业化发展滞后.本文论述了球形纳米碳酸钙的结构特征、合成方法与工艺,探讨了不同工艺方法的技术优势和发展瓶颈.最后,总结球形纳米碳酸钙在聚合物改性增韧、新材料制备、靶向医药担载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其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

    球形纳米碳酸钙合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