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许通

双月刊

1008-8563

fjsyxb@sina.com

0591-87858694

350003

福州市湖东路118号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中华文化,坚持政治性、理论性、学术性的统一,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原创性贡献研究

    沈孝鹏李浩源
    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从"两个大局"出发,在"两个结合"中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具体而言,本文从政治保障、价值作用、历史方位、目标要求、基本原则、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原则方法、实践方略十二个层面进行标识和概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推动了党的统一战线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为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提供了重要支撑,彰显出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

    新时代统一战线原创性贡献

    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政协委员高质量履职的实践逻辑与优化路径研究——以福建省政协为例

    姚庐清张宸珲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实践.政协委员作为践行协商民主的主体,其高质量的履职行为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目标匹配、理念契合.本文以福建省政协为例,研究发现,其创新探索遵循"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在履职平台、履职机制、履职能力等方面,形成了委员高质量履职的实践逻辑.为进一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主新道路,人民政协推进委员高质量履职亟须从"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三个层面出发,明确履职内容、规范履职行为、提升履职效能.

    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政协委员履职

    智媒时代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的困境与路径优化研究

    王晶晶吴建铭
    2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智媒时代,智能算法与大数据驱动的传播机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递开辟新维度,通过细分受众、传播范式转型及重塑沉浸体验,有效提升传播效能.然而,"去中心化""全景监狱"和"网络圈群"等传播趋势,逐渐侵蚀官方话语权威,模糊集体认同的界限,缩窄公共议题的讨论空间.面对这些挑战,本文通过技术赋能、内容重构、法治嵌入和素养提升等方面探索重塑主流价值的引领力路径,旨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多元化智媒环境中的广泛传播与深层认同.

    智媒时代算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认同

    理论、实践与历史: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三重逻辑探赜

    牛昊王倩张纯源
    3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在理论、实践和历史的结合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国式现代化结晶,其发展是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在理论逻辑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理论为指导,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人民为中心;在实践进路上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着社会主义普遍规律和中国具体国情的统一,在不断应对时代挑战、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完善,植根中国大地、服务中国人民;在历史源流上植根于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于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实践探索,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理论、实践与历史三者相统一的整体,完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理论继承和实践创新、立足长远与回应现实、历史脉络与发展实际的辩证统一,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逻辑与强大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体系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研究述评与展望

    姬明华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建设在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情、政党与国家、惩戒与教育、中央根据地与地方根据地等矛盾的张力与互动中逐渐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呈现出开创性与矛盾性并存的基本特征,其历史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国内学界主要从政治纪律的基础理论、发展进程和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国外学界虽然尚未能还原中共在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纪律建设的具体图景,但在制度治党、儒家道德传统、政治领导方式等层面为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纪律建设提供了积极的第三视角.对中央苏区时期政治纪律建设的研究,仍然存在理论深化不足、历史文献梳理不全以及历史规律阐释不够科学等问题,亟需坚持理论、历史、实践相结合的学术视域,运用科学的学术方法对这一课题内在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进行再研究.

    中央苏区政治纪律张力研究综述

    闽台客家文化的文创人才培养探析——以博物馆文创开发为例

    何晓燕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闽台两地有着一脉相承的客家文化传统与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这不仅为文创开发提供了独特的创意来源,也为文创人才培育厚植了沃土.基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念,对闽台客家文化进行文创开发,有利于推出一批既有市场潜力又能够传承弘扬客家文化的文创产品.面对闽台客家文化文创开发存在的人才短板,就人才培养举措而言,要持续增强博物馆的文创教育功能,构建高校与博物馆多元合作机制,博物馆与社区共推文创开发项目,加强馆际交流激发文创开发灵感,立足两岸融合发展给予政策扶持.

    客家文化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

    系统论视域下健全完善人大联动监督机制研究

    郭清梅梁捍东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论有个最基本的定理:"10 个1 相加大于10".其蕴含的道理告诉我们,构成整体的诸要素如果能协调好,就能实现整体系统功能大于或优于诸要素子系统的功能之和.这对于人大监督来说亦同样适用.联动监督是创新人大工作方式、增强人大工作活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监督效能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健全完善人大联动监督机制:健全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健全完善工作保障机制、健全完善队伍联建机制、健全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健全完善反馈沟通机制、健全完善科学奖惩机制,推动联动工作制度化、实效化、常态化,实现人大监督更有力度、更具权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保障.

    系统论人大联动监督机制健全完善

    数字时代下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风险防范与化解研究

    侯再宣伍志燕
    6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是实现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领导权和话语权的基本依托.数字时代,意识形态的传播空间和传播格局已经发生颠覆性变化,网络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主渠道,也是中西方意识形态博弈的最前沿、主战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风险急剧跃升.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阵地风险,已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课题.巩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防范网络意识形态阵地风险需要增强网络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增强网络意识形态的统领力,巩固壮大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力.

    数字时代网络意识形态阵地风险防范与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