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许通

双月刊

1008-8563

fjsyxb@sina.com

0591-87858694

350003

福州市湖东路118号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中华文化,坚持政治性、理论性、学术性的统一,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试论新时代干部必须具备"密切联系群众"这个基本功

    叶兴秀李烈满
    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倡:贫困地区的干部"要练好密切联系群众这个基本功".本文认为,在新时代干部仍然需要密切联系群众这个基本功.密切联系群众,是实现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的内在要求.密切联系群众是"一套基本功",新时代的干部要练好走群众路线的基本功、练好清正廉洁的基本功、练好勤政务实的基本功、练好为民办实事的基本功、练好做群众工作的基本功.

    新时代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党的群众路线

    弘扬中华文化 促进两岸教育融合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杨旻旻连进军
    1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的根脉,弘扬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的夙愿,中华文化在两岸教育融合中拥有特殊地位和价值.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两岸教育融合发展提供了科学思路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深化对两岸教育融合发展的认识,建议未来两岸教育融合中应把两岸同胞的福祉作为发展目标,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的德育价值,重视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培养,把文化创新和教育改革结合起来.两岸教育融合的实践策略包括:建设基于中华文化的两岸教育融合工程,推动中华文化融入教育创新机制的建立,打造两岸融合青少年中华文化教育项目,联合多元文化力量推动教育深层次融合.

    习近平文化思想两岸教育融合中华文化实践路径

    马克思恩格斯知识分子思想对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启示

    刘海军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是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知识分子思想包括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与无产阶级相一致、以科学理论培育"脑力劳动无产阶级"、知识分子是革命的"先锋"和生产的"骨干"等基本内容.马克思恩格斯知识分子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内容,对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要正确认识党外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要坚持用科学理论引领党外知识分子,要重视党外知识分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基于此,在做好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思想引领、坚持分类施策、坚持营造良好环境、坚持联谊交友是基本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知识分子思想新时代统战工作

    增量与拓新: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

    谢杨钰淇蔡毅强
    3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网络空间的拓新也日益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的实践场域,具有增强政治认同、增进理论认同、深化情感认同等方面的功能.面对网络空间话语主体的"去中心化"、供给内容的"泛娱乐化"、智能算法的"过滤气泡"、方法选择的"信息茧房"等现实困境,要积极从创新传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优化议题设置,增强话语引导;完善叙事体系,构建传播格局等方面,进一步扩增量、拓空间,切实发挥互联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增量器作用.

    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量拓新

    结构-特质-路径:比较视域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三维探赜

    杨帅张书源
    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比较视域作为切入点,为深刻地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从基本结构上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主体、程序、效度之维,均实现了对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的超越.从内在特质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人民性、系统性、创新性的特点.新时代,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保持鲜明的人民性,依靠全面依法治国与数字化赋能制度建设等方式不断完善实践路径,切实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

    比较视域全过程人民民主基本结构内在特质实践路径

    "福"文化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逻辑理路与路径选择——以福建省为例

    张辰静刘淑兰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是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效载体."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其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承载的文化基因、展现的活动形式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根本、源泉和动力.但当前"福"文化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仍存在学理性研究有待深入、资源挖掘尚需深入、活动开展亟待创新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强化精神融入、丰富资源融入、拓展活动融入等路径,增强"福"文化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整体效能.

    "福"文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逻辑理路路径选择福建

    论列宁和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同构性

    谢雨凤
    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列宁和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想各自领导了中俄两国革命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他们所处时期的时代精神.通过探究列宁和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同构性,有利于我们更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共同的理论渊源和一致的实践趋向.列宁和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想都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引,为了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开展了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干部教育的实践方案,最终都取得了以理论创新、实践效果以及人民需要为衡量标准的极高历史评价.

    列宁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同构性

    试论科技特派员制度:重要意义、实践经验与完善对策

    黄圣威郑济洲
    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发源于福建省南平市的一项"三农"工作创新机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推广至全国各地,在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实践中形成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足服务"三农"、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思维等宝贵经验.但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激励力度不足、政策措施不到位等薄弱环节,可从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强化经济激励措施、完善管理考核制度、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等方面予以加强完善.

    科技特派员制度"三农"工作乡村振兴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