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医药杂志
福建医药杂志

陈秋立

双月刊

1002-2600

fjyyzz@yahoo.com.cn

0591-87516804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7号

福建医药杂志/Journal Fujia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福建医药杂志是福建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主办,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承办的综合性医药学术期刊,1979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宗旨为贯彻预防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立足本省,及时报道国内外医药卫生科研成果及防治疾病经验,反映其进展及水平,为省内外各级医药卫生技术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与报道、实验研究、预防医学、实验诊断与临床、诊疗技术、药物与临床、中西医结合、医院管理、综述、护理、基层医生园地等。特色为科学性强,信息量大,具有实用性及先进性。本刊1992年获福建省首届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6年获福建省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7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同年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7,2008年连续获得福建省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7年上网以来,相继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2001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科技部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联合重建钢板在累及外侧壁的老年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陈发为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联合重建钢板固定与单一PFNA固定对累及外侧壁的老年粉碎性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IFF)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11月在福州市长乐区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IFF患者,共纳入42例。其中21例采用PFNA联合重建钢板固定,设为观察组;21例采用单一 PFNA固定,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术后第3个月及6个月的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0);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250。15±34。27)mL vs。(163。36±28。41)mL,P=0。001];观察组复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vs。76。19%,P=0。021],且观察组术后第3个月的Harris评分[(91。43±4。37)分vs。(84。62±7。33)分,P=0。020]和第 6 个月的 Harris 评分[(93。62±3。56)分vs。(87。90±7。19)分,P=0。030]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9。52%vs。42。86%,P=0。035]。结论 采用PFNA联合重建钢板治疗累及外侧壁的老年粉碎性IFF相较于单一 PFNA内固定治疗,能更好地提高复位质量,促进术后患者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股骨粗隆间骨折联合固定锁定钢板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99mTc-MIBI SPECT/CT核素显像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价值

    黄展辉高荣光郭晶晶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99mTc-甲氧异腈(99mTc-Methoxyisobutylisoni-trile,99mTc-MIBI)单光子计算机断层/计算机断层(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核素显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对甲状旁腺腺瘤(parathyroidadenoma,PTA)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手术及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的5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99mTc-MIBI SPECT/CT核素显像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99mTc-MIBI SPECT/CT核素显像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识别甲状旁腺腺瘤的灵敏度分别为82。35%、84。31%,正确率分别为76。92%、77。05%。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96。08%、正确率为91。23%,均高于单独用核素显像或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99mTc-MIBI SPECT/CT核素显像及彩色多普勒超声都对PTA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但两者单独使用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联合使用可以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对PTA的诊断。

    核素显像彩色多普勒超声甲状旁腺腺瘤

    静脉麻醉下手法复位难复性肩关节脱位的治疗体会

    黄常生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麻醉下手法复位难复性肩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42例难复性肩关节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局部麻醉下手法复位,观察组患者接受静脉麻醉下手法复位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舒适度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复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难复性肩关节脱位患者实施静脉麻醉下手法复位的方法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治疗时的疼痛,增加舒适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关节复位成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静脉麻醉复位难复性肩关节脱位治疗体会

    解冻后不同储存方式对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的影响分析

    刘家利何小兰陈宇戴葳葳...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冷沉淀凝血因子解冻后的最佳储存温度和保存时间。方法 取本中心冷沉淀凝血因子48袋,解冻后同血型每2袋混合为1袋,混匀后分装为4袋,分别置于室温(18~25 ℃)和冷藏(2~6 ℃)保存24 h。检测0h及2种温度储存4 h、6 h、24 h冷沉淀中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凝血因子Ⅷ(FⅧ)活性,每4 h观察并记录外观情况。对混合前的48袋和室温储存24h的样本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解冻后于2种储存温度下的冷沉淀,保存4h、6h、24 h与0h相比,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Ⅷ活性随保存时间延长而下降(P<0。05)。与冷藏储存相比,室温保存样本的FⅧ衰减速率更缓慢。2种储存温度保存6 h的FⅧ合格率均降低;冷藏储存样本12 h后观察到沉淀物。所有样本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冷沉淀凝血因子解冻后应室温储存,用于补充FⅧ应6h内使用,尽量4h内使用,用于补充FIB可储存24 h。

    冷沉淀凝血因子凝血因子Ⅷ纤维蛋白原储存方式

    艾拉莫德联合尪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林永鸿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艾拉莫德联合尪痹胶囊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RA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艾拉莫德治疗,观察组采用艾拉莫德联合尪痹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两组治疗3个月后炎症因子降低,观察组TNF-α[(12。24±1。65)μg/mL vs。(32。59±2。43)μg/mL]、IL-6[(1。12±0。14)ng/L vs。(2。04±0。38)ng/L]、IL-17[(18。56±2。29)μg/Lvs。(23。29±3。36)μg/L]及 CRP[(4。21±0。71)mg/L vs。(16。29±2。57)mg/L]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免疫功能得到改善,观察组 CD3+[(58。63±6。71)%vs。(51。25±4。59)%]及 CD4+[(48。74±4。69)%vs。(41。26±3。5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8+[(24。39±1。98)%vs。(27。74±2。12)%]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拉莫德联合尪痹胶囊用于RA患者,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同时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艾拉莫德尪痹胶囊类风湿关节炎炎症因子免疫功能药物安全性

    半球间硬膜下积脓手术方式体会

    林健刘水源林志成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半球间硬膜下积脓患者采用跨窦U型皮瓣开颅术式与钻孔引流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8月非洲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的马丽娜公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7例半球间硬膜下积脓患者,其中9例采用跨窦U型皮瓣开颅术式,8例采用钻孔引流术式,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等。结果 在术前平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基本相当的情况下,采用"U形皮瓣跨窦开颅"组患者较采用"钻孔引流"组患者术后3 d的平均GCS评分、再次手术例数、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GOS)评分均有优势,而且术后偏瘫及癫痫的发生率较低。结论 对于半球间硬膜下积脓患者采用跨窦U型皮瓣开颅手术入路,脓肿清除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预后较好,是值得进一步推广的治疗技术。

    半球间硬膜下积脓跨窦U型皮瓣开颅

    关节镜下Tightrope固定系统治疗64例Neer Ⅱ B型锁骨远端骨折效果分析

    柳明忠杨小明林金丁汤海峰...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关节镜下采用Tightrope固定系统治疗Neer Ⅱ B型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泉州市第一医院骨科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4例Neer Ⅱ B型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资料,患者均在关节镜下采用Tightrope固定系统治疗,结合随访结果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6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4(17。5±2。5)个月。术前、术后2d和末次随访时,测量患侧喙锁间距(CCD)分别为(12。5±2。1)、(8。7+1。4)和(9。2±1。4)mm,术后2 d和末次随访时CCD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 d与末次随访时CC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为94。2±6。6。患肩关节功能疗效评定:优40例,良21例,可3例,手术优良率95。3%。结论 关节镜下采用Tightrope固定系统治疗Neer Ⅱ B型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锁骨远端骨折Tightrope固定系统关节镜

    超声定位在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

    魏秀珍欧宓钟水平
    56-58页

    床旁超声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新生儿并发症

    利培酮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在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中的用药观察

    江小花刘唯
    58-60页

    精神分裂症利培酮高血压安全性

    胎儿腹部囊性包块125例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分析

    唐嘉伟凌文彭龙庄党婷婷...
    61-63,104页

    产前超声腹部囊肿占位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