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雷公藤经3种炮制方法炮制后对肝肾毒性的减毒作用.方法 将雷公藤分别制成莱菔子炮制品、甘草炮制品、蒸制品.取SPF级ICR小鼠50只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正常组、生品组、莱菔子组、甘草组与蒸制组,每组各10只.生品组、莱菔子组、甘草组与蒸制组均按体质量20 mL/(kg·d)分别灌胃2.4 g/mL雷公藤生品、雷公藤莱菔子炮制品、雷公藤甘草炮制品及雷公藤蒸制品水煎液,正常组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14 d后检测5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球蛋白(GLB)、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SCR)含量,计算肝脏、肾脏系数(脏器系数=脏器湿质量/小鼠体质量×10),并于HE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5组小鼠肝、肾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肝肾组织谷胱甘肽还原酶(G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生品组血清ALT、AST、GLB、BUN和SCR含量明显升高,ALB明显降低(P<0.05);肝脏系数明显增大(P<0.05),肾脏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染色结果显示肝细胞出现空泡,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水肿,间质内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肝、肾组织GR与SOD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生品组比较,蒸制组、甘草组与莱菔子组血清ALT、AST、GLB、BUN和SCR含量明显降低(P<0.05),仅甘草组与莱菔子组血清ALB含量明显升高(P<0.05);肝脏系数明显降低(P<0.05),肾脏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肝组织GR含量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中GR含量升高的只有莱菔子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上述3组肝细胞中空泡减少,肾小管内炎症细胞减少,管腔结构清晰;莱菔子组肝、肾组织SOD含量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蒸制组、甘草组与莱菔子组组间比较,肝脏系数、肾脏系数、血清ALT、AST、GLB、ALB、BUN和SCR、肝肾组织GR、SOD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莱菔子组肝组织MDA含量较蒸制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雷公藤生品对肝肾有明显毒性,通过莱菔子炮制、甘草炮制及蒸制方法对雷公藤进行炮制,可降低雷公藤生品对肝肾的毒性,并减轻肝肾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其中以莱菔子炮制方法减轻肝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