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长江师范学院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长江师范学院

张明富

双月刊

1674-3652

xbyznu@vip.163.com

023-72791333

408100

重庆市涪陵区李渡聚龙大道98号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创办于1985年,1998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从1999年起,学报坚持“学术个性、地缘优势、前卫姿态”的办刊方针,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精心策划,开门办刊,全力打造精品学报。学报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全面分析重庆市内外学报办刊特色的基础上,对传统栏目进行了锐意的改革,相继开办了“重庆文学史”、“女性文学研究”、“重庆少数民族研究”、“西南民族文化研究”、“重庆区域经济”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常设栏目,还设置了“21世纪文论”、“文革文学研究”等面向全学术界的精品栏目。此外,本刊还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教育等领域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侗族木构营造技艺的文旅融合路径研究

    张凯悦林轶
    8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基于集体记忆理论视角,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案例地,经实地调研获取一手访谈文本,并爬取有关侗族木构营造技艺的网络游记,共整理有效原始数据15.28万字.运用扎根理论对数据进行三级编码,建立609个参考点,53个初始概念,14个初始范畴,最终归纳为4个主范畴.研究表明:侗族木构营造技艺的文旅融合路径可梳理为记忆主体、客体、支撑、媒介在旅游符号系统中的生产、互动、消费、编码、传递过程.基于此构建理论模型,结合三江侗族木构营造技艺的文旅融合实践对模型进行阐释,根据两者间的耦合性从四个方面探讨其优化路径,以期推动侗族木构营造技艺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侗族文化建筑技艺集体记忆文旅融合路径模型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乡村教育振兴研究可视化分析

    谢雨西滕瀚
    9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CiteSpace研究工具,运用文献计量法,对2016-2021年CNKI总库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收录的476篇乡村教育振兴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国内乡村教育振兴研究热度上升较快且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高度相关,但整体研究合作网络较为松散.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乡村教育振兴的内涵本质、价值定位及路径抓手等方面,呈现出研究主题结构化、内容精细化、领域多样化等特点.从时间序列来看,国内乡村教育振兴研究经历了发展和深化两个阶段,研究系统化和体系化程度有所提升.未来,国内学界应进一步澄清概念术语,倡导实证研究,拓展研究视角,同时加强科研合作.

    乡村教育振兴知识图谱CiteSpace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评价及提升策略

    郑骏川李璨
    110-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可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一体化进程提供强大的科技和智力支撑.通过构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发现,近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协同程度不断提升,但相较于国内其他城市群高等教育的一体化程度还存在较大差距.通过深挖问题及成因,探索提出编制一体化发展规划、促进量质双提升、创新协同发展模式、提升共建共享水平、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健全协同治理框架等举措,以加快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协同发展

    族群文学的个体、群体、人类叙事——文学人类学视角下的《基里尼亚加》和《云中记》

    严可健
    11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族群文学不止于书写文化的多样性,亦立足地方传递人的共同价值.文学人类学为族群文学批评提供了三重叙事的整体性分析构架,包括关注文本中的个体叙事、群体叙事与人类叙事,从而整合对族群文学的多层理解.《基里尼亚加》和《云中记》中的三重叙事具体呈现为自我灵魂的安放、族群的文化记忆和生命共同体视域下的多物种关怀,体现出现代性危机背景下对人性、族群认同和人类命运走向的深刻思考.同时,三重叙事也为新时期的中国民族文学创作树立高标,有助于促成其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有机融合.

    族群文学文学人类学三重叙事基里尼亚加云中记

    谫论明清小说家词作的通俗化特质

    王帆
    126-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明清时期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家之词,可以发现这一群体之词的通俗化特质有题材世俗和语言俚俗两种特殊表现.前者受小说创作原则、时代文化背景、小说故事内容等方面的影响,后者受"游戏体"的创作意图、随意的创作态度、习惯性的小说用语以及明清词谱的广泛使用等方面的影响.以上内容体现了明清词坛的多样性与特殊性,及文人之间世俗交往的文化内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清时期文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助于把握明清词坛整体样貌.

    明清群体小说家词通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