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黄伯云

双月刊

1673-0224

pmbjb@csu.edu.cn

0731-88877163

410083

湖南长沙市麓山南路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内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Journal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Powder Metallurgy北大核心EI
查看更多>>本刊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办,是一本覆盖粉末冶金学各分支学科及其相关学科基础理论与工艺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约束陶瓷复合装甲的研究进展

    张茂哲王智慧纪伟侯圣英...
    255-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陶瓷施加一定的约束和预应力,可以改变陶瓷对冲击的破坏响应,延迟界面击溃,从而提高复合装甲的抗侵彻性能.本文介绍了陶瓷复合装甲的抗弹机理,综述了常见约束模式(轴向约束、径向约束和三维约束)对其抗弹性能的影响,以期对陶瓷复合装甲的结构设计、抗弹机理研究及应用扩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复合装甲约束效应陶瓷抗弹性能综述

    56NiCrMoV7钢激光熔覆Ni60合金涂层的质量预测与性能分析

    刘丽兰杨帆豆卫涛张建广...
    263-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响应面法开展 56NiCrMoV7 钢表面激光熔覆Ni60 合金粉末的理论及实验研究.以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送粉速率和搭接率为影响因素,以涂层表面平整度、稀释率及显微硬度为响应目标建立多元回归预测模型,进行工艺参数优化和涂层质量预测.结果表明:送粉速率和扫描速度的交互作用对表面平整度影响最大;激光功率、送粉速率及搭接率对稀释率均有显著影响;送粉速率对显微硬度影响最大,激光功率次之.优化的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 1 647 W,送粉速率 0.5 rad/min,扫描速度 5 mm/s,搭接率 0.4,所制备 Ni60 合金涂层的表面平整度、稀释率和显微硬度预测值与实验值一致性较好.Ni60 合金涂层与56NiCrMoV7 基体之间为冶金结合,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均优于基体,表面强化效果明显.

    激光熔覆Ni60合金响应面法工艺参数显微硬度

    浆料涂刷-热压法制备2D Cf-ZrB2-SiC复合材料的力学与烧蚀性能

    李天佑曾毅胡锦润易波超...
    275-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连续碳纤维增强ZrB2-SiC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抗氧化、抗烧蚀性能在航天飞行器热防护结构材料领域备受关注.本文采用浆料涂刷-热压法制备 2D Cf-ZrB2-SiC复合材料,探索运用微米级粉末浆料制备 2D Cf-ZrB2-SiC复合材料的可行性,研究烧结温度对材料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测试材料的抗烧蚀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微米粉末浆料涂刷-热压法制备的 2D Cf-ZrB2-SiC复合材料于 2 000℃烧结后具有最高的致密度与抗弯强度,开孔率达到 8.01%,抗弯强度达到 191.3 MPa;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好的抗烧蚀性能,材料表面响应温度达到 2 600℃,经 300 s等离子火焰烧蚀后线烧蚀率为 3.51 μm/s.

    2DCf-ZrB2-SiC复合材料浆料涂刷热压力学性能烧蚀性能

    电场辅助动态热锻制备超高韧3YSZ陶瓷

    张渤涛姚曙范建业赵科...
    290-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易脆这一固有特性极大限制了高性能陶瓷材料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本文通过电场辅助动态热锻制备超高韧 3YSZ陶瓷,研究在电场和动态力场耦合作用下 3YSZ陶瓷的微结构演化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 1 000℃的恒定炉温、20 V/cm的电场强度、140 mA/mm2 的电流密度和(50±10)MPa的动态压力下热锻 10 min后,3YSZ陶瓷的维氏硬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了(12.40±0.58)GPa和(10.69±0.33)MPa·m1/2,相较传统烧结陶瓷分别提高了 11.5%和 54.9%.韧性的显著提升主要是由于电场辅助动态热锻降低了 3YSZ陶瓷中四方相的稳定性,使其在外力诱导时更易发生相变,从而有效抑制裂纹的扩展.电场辅助动态热锻技术具有无需添加增强相和增韧效果显著的优势,为高性能 3YSZ陶瓷材料的增韧提供了新路径.

    电场动态热锻氧化锆韧性相变增韧

    超高强铝合金的局部腐蚀行为

    张芊芊朱梦真陈旭斌许永祥...
    298-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传统熔炼铸造法制备Al-Zn-Mg-Cu合金,通过晶间、剥落、应力和电化学腐蚀实验,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表征手段,研究再结晶和结晶相对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结晶程度更低和残余结晶相更少的Al-Zn-Mg-Cu-Zr合金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腐蚀 48 h后的剥落腐蚀等级为EB,弯曲张应力为 522 MPa时的应力腐蚀裂纹萌生时间为 30 min,电化学腐蚀速率变慢.超高强铝合金的腐蚀分为 3 个阶段:腐蚀初期,点蚀在残余结晶相(S相)和晶界析出相(η 相)周围发生;腐蚀中期,点蚀沿大角度晶界发展为晶间腐蚀,裂纹在 S 相附近形成并沿大角度晶界扩展,导致应力腐蚀开裂;腐蚀后期,腐蚀产物膨胀以及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开裂的共同作用引发剥落腐蚀.残余结晶相和再结晶对合金腐蚀性能有不利影响,基体中残留的 S 相为腐蚀提供了发生位点,η 相在再结晶形成的大角度晶界上连续分布,为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裂纹扩展提供连续通道.

    Al-Zn-Mg-Cu合金显微组织再结晶第二相腐蚀性能

    CuSnTi复合钎料原位反应机制与接头组织性能

    赵亦嘉纠永涛刘豪陈正南...
    31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化CuSnTi钎料制备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对高性能工具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直接机械混合Cu、Sn、Ti单质金属粉制备CuSnTi钎料,并用于钎焊PcBN/YG8 异质材料,研究不同反应温度下CuSnTi钎料的微观组织演化,揭示钎焊过程中钎料的原位反应机制,并分析接头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CuSnTi钎料原位反应主要分为 3 个阶段:第一阶段,Sn熔化与Cu发生反应依次形成Cu6Sn5与Cu3Sn;第二阶段,Ti颗粒周围依次形成CuTi、Cu4Ti3、CuTi3 与CuSn3Ti5;第三阶段,液态钎料与石墨基体反应形成TiC,然后凝固析出不规则CuSn3Ti5.利用机械混合粉末钎料和合金粉钎料钎焊的PcBN/YG8 接头均为冶金结合,其剪切强度分别为 96.06 MPa和 91.40 MPa.机械混合粉末钎料钎焊的接头在PcBN处发生断裂,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

    CuSnTi复合钎料原位反应显微形貌接头组织力学性能

    变形温度对多向锻造7050铝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黄浩为王海军张帅李慧中...
    320-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均匀化后的 7050 铝合金铸锭进行不同变形温度(390、420、450℃)的多向锻造实验.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透射电镜和室温拉伸性能测试,研究变形温度对锻造态、固溶态和时效态 7050 铝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向锻造对合金中粗大的残余结晶相起到一定的消减效果,残余相的面积分数随变形温度升高而降低.多向锻造后,合金芯部基本为粗大的原始晶粒,随变形温度升高动态再结晶程度增大;固溶处理后,随变形温度升高残余结晶相的面积分数降低,亚晶含量增加;时效处理后,随变形温度升高纳米级析出相的含量增加.时效态合金的强度随变形温度升高而提高,变形温度为 450℃时,合金综合力学性能最好,其屈服强度为 496.7 MPa,抗拉强度为 555.1 MPa,伸长率为 8.1%.

    7050铝合金多向锻造变形温度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磁性金属钴/碳微波吸收剂粉末的制备和性能

    李子琦丁学科陈传盛
    330-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克服磁性金属密度大、磁损耗模式单一等不足,分别以Co盐和均苯三甲酸为原料和有机配体,利用沉淀法制备Co基金属有机框架,通过煅烧处理合成磁性金属Co/C复合微波吸收剂粉末,研究煅烧温度对Co/C微波吸收剂形貌和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对Co/C微波吸收剂的形貌和性能有很大影响,经过 500℃和 600℃煅烧分别获得分散均匀的颗粒结构和多孔骨架结构,700℃和 800℃煅烧获得链式棒状结构.800℃煅烧的样品表现出最佳电磁波吸收性能,当测试样品厚度为 4.5 mm时,其在13.76 GHz处的最大反射损耗和有效吸收带宽分别达到-35 dB和 0.56 GHz.微波吸收性能的提高归因于多重损耗机制(涡流和交换共振等),适宜的电磁参数和衰减常数,以及多孔结构与多种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

    微波吸收剂金属有机框架磁性金属Co金属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