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粉末冶金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粉末冶金工业
粉末冶金工业

杨树森

双月刊

1006-6543

powder@163bj.com

010-62182922 62181028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粉末冶金工业/Journal Powder Metallurgy Industr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管,由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中国钢协粉末冶金分会、中国机协粉末冶金专业协会主办的冶金、金属学类科技性双月刊。《粉末冶金工业》创刊于1991年,大16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3371/TF,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6543,并拥有广告经营许可证。办刊宗旨是:宣传国家有关发展粉末冶金工业的方针政策;交流粉末冶金企、事业单位的科研与生产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推广粉末冶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新应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传播国内外科技信息和发展动态;为粉末冶金及相关行业服务,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依据文献计量学原理和方法,通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计算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推荐,《粉末冶金工业》现已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收录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和英国“金属粉末报告”(MPR)定期收录摘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属粉末特征对激光粉末床熔融成形质量的影响

    毕中南张鹏张浩鹏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是目前金属增材制造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成形技术,具有成形精度高、晶粒尺寸细小、表面粗糙度低、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然而,成形缺陷是当前成形部件面临的普遍问题.本文从金属粉末特征的角度出发,综述了粉末的粒度、形貌以及表面状态对激光粉末床熔融冶金质量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在综合考虑打印参数、制粉成本、操作难度等因素后,应控制粉末具有合理的粒度分布、更高的球形度、更低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能的建议,并总结了调整粉末特征的相关手段.

    金属粉末粉末特征激光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成形质量成形致密度

    粉末高温合金FGH4113A疲劳断裂特性的研究

    尹超熊江英程俊义王冲...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比了热等静压(HIP)+热挤压(HEX)+等温锻造(IF)制备的第三代镍基粉末高温合金FGH4113A经不同热处理后,在应力、应变控制条件下的疲劳断裂特性,结果表明:使用细粉经挤压锻造制备的FGH4113A合金晶粒度达到12级以上,未见PPB缺陷,夹杂物尺寸得到有效控制.合金经亚固溶热处理晶粒度保持在12级左右;合金经过固溶热处理,随着一次γ'的大量溶解,晶粒度长大至7.8级左右.650 ℃应力控制和700 ℃/0~0.8%应变控制条件下,过固溶热处理试样中夹杂型疲劳源占比均在15%以下;亚固溶热处理试样中夹杂型疲劳源占比达到85%以上,但疲劳源均为小尺寸夹杂物,试样的疲劳寿命未见降低;700 ℃大应变(总应变幅大于等于1.0%)控制条件下,试样疲劳源不再受热处理工艺影响,疲劳裂纹只萌生于表面,且位于试样表面的夹杂物对疲劳裂纹最敏感.

    粉末高温合金热处理疲劳源类型疲劳寿命夹杂物晶粒度

    2024年美国金属粉末工业联合会年度会议在美国匹兹堡市召开

    孙世杰
    19,25页

    多层石墨烯增强银铜电刷材料的制备和组织性能

    李雨阳陈志鹏李革民程继贵...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银粉、铜粉为基体材料,添加0.5%~3.0%的多层石墨烯作为增强相,通过机械混粉、压制烧结制得Gr/Ag-15Cu复合材料,对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等进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多层石墨烯在Ag-Cu基体中分布较为均匀,在含量超过1.5%时开始出现团聚现象.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Gr/Ag-15Cu复合材料试样的密度、硬度呈下降趋势,在石墨烯含量超过1.5%后烧结体试样的硬度会有较大程度的降低.石墨烯的增加,使Gr/Ag-15Cu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得到显著提升,磨损量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先显著降低后升高,在含量1.5%时石墨烯可以在摩擦表面形成稳定的碳质膜起润滑作用,并且与基体有较高的结合强度,磨损量达到最低.

    石墨烯银铜基电刷粉末冶金摩擦磨损性能物理性能

    微波-碳包覆强化钒钛磁铁矿粉还原行为研究

    郝素菊武怡昊蒋武锋高一策...
    26-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钒钛磁铁矿难还原的问题,以钒钛磁铁矿粉为原料,以葡萄糖为碳源,采用水热炭化法对钒钛磁铁矿粉进行碳包覆,研究微波加热下碳包覆对矿粉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钒钛磁铁矿粉在1 100 ℃下还原产物成分为Fe,碳包覆钒钛磁铁矿粉在900 ℃下还原产物成分仅为Fe,微波加热下碳包覆可以降低钒钛磁铁矿粉的还原温度;在700~900 ℃下还原时,碳包覆钒钛磁铁矿粉还原产物金属化率大于钒钛磁铁矿粉,微波加热下碳包覆可以提高钒钛磁铁矿粉还原产物金属化率;钒钛磁铁矿粉还原产物表面有大量铁晶须,碳包覆钒钛磁铁矿粉还原产物表面光滑,微波加热下碳包覆可减少钒钛磁铁矿粉还原过程中铁晶须的产生;钒钛磁铁矿粉最佳还原条件为碳包覆后在900 ℃下微波还原2 h.

    微波碳包覆钒钛磁铁矿强化还原铁晶须

    铜粉制备方法及烧结工艺对多孔散热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王致远莫文剑袁志钟易翠...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芯片功耗增加所带来的巨大发热量的背景下,相变散热成为主流的散热方式.为了更好的了解不同制备方法的铜粉烧结制成的毛细芯的特性,以水雾化、气雾化、氧化还原和电解等方法制备的铜粉为原料,通过振实并烧结制备了毛细芯,研究了四种毛细芯的孔隙结构、晶粒微观组织,测试了烧结温度对毛细芯的力学性能、孔隙率和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制成的毛细芯中,水雾化铜粉、氧化还原铜粉和电解铜粉比气雾化铜粉拥有更加丰富连通的孔隙网络.电解铜粉由于其较高的比表面积,在980 ℃烧结后的体积收缩率(56.70%)远高于另外三种铜粉(水雾化铜粉:33.23%,气雾化铜粉:12.22%,氧化还原铜粉:42.01%).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毛细芯的强度增大,孔隙率下降,吸水性能降低.

    金属粉末烧结体积收缩率孔隙率润湿性

    润滑组元及SiC对铜基粉末冶金高铁制动闸片性能的影响

    左鹏军刘文周吉峰丁春华...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通过调整润滑组元及SiC配比,设计了 5种铜基粉末冶金高铁制动闸片配方,并对其物理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iC颗粒对Cu基体表面具有强化作用,能显著提升闸片的耐磨性;Cr粉和高碳Cr-Fe粉同时使用可以对材料起到协同强化作用.MoS2和不同形状尺寸石墨搭配使用有效降低了材料磨耗量.当配方中SiC配比为1.5%且润滑组元(片状石墨∶颗粒石墨∶MoS2)比例为9∶8∶1时闸片表现出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导热散热性和耐磨损性能.当制动速度为350 km/h时,其平均摩擦因数为0.337,摩擦表面最高温度为372 ℃,磨耗量仅为0.034 7 cm3/MJ.完全满足时速350 km及以上高铁制动要求.本研究对相似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性能研究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高铁铜基粉末冶金制动闸片摩擦因数磨耗量

    风电扭矩限制器用铜基摩擦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张望成彭世超刘旭王逸林...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风电扭矩限制器用铜基摩擦材料,通过扫描电镜、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摩擦材料试验机等对摩擦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铜基风电摩擦材料的组织均匀,Al2O3摩擦组元和石墨润滑组元均匀分布于铜基体上.摩擦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平均硬度可达56.5HBW,抗压强度最高为327 MPa,平均粘接强度为31.7 MPa.分别在14、20和25 MPa正压力下进行摩擦试验,摩擦因数能稳定在0.5左右,试验过程中扭矩平稳,试验后摩擦材料表面状态良好;在25 MPa最大正压力试验条件下,摩擦材料磨耗仅有2.82 g.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得的风电扭矩限制器用铜基摩擦材料组织均匀,性能良好,能满足不同正压力工况下的使用要求.

    风电摩擦材料组织性能正压力

    轻型牙钻机粉末冶金双联凸轮的开发与应用

    叶敏翎黄永强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联凸轮作为轻型电动牙钻机的主要传动零件,需具有轻便性及优良的力学性能.本文采用有限元Deform软件对不同模具结构方案下的压坯密度进行模拟分析,并基于Fe-Cr-Mo烧结硬化材料分别对常规烧结工艺、浸铜烧结工艺、常规烧结+渗碳淬火工艺以及浸铜烧结+渗碳淬火工艺四组试验进行研究,从合金成分、密度以及微观组织等角度分析不同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最终选取"上二下三"的模具结构方案,采用浸铜烧结+渗碳淬火的组合工艺,成功制备出了高硬度、高耐磨性的双联凸轮.

    粉末冶金双联凸轮Deform模拟浸铜渗碳淬火

    《粉末冶金工业》、《金属功能材料》首届两刊联合青年编委会暨座谈会圆满召开

    编辑部
    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