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粉末冶金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粉末冶金工业
粉末冶金工业

杨树森

双月刊

1006-6543

powder@163bj.com

010-62182922 62181028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粉末冶金工业/Journal Powder Metallurgy Industr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管,由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中国钢协粉末冶金分会、中国机协粉末冶金专业协会主办的冶金、金属学类科技性双月刊。《粉末冶金工业》创刊于1991年,大16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3371/TF,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6543,并拥有广告经营许可证。办刊宗旨是:宣传国家有关发展粉末冶金工业的方针政策;交流粉末冶金企、事业单位的科研与生产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推广粉末冶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新应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传播国内外科技信息和发展动态;为粉末冶金及相关行业服务,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依据文献计量学原理和方法,通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计算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推荐,《粉末冶金工业》现已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收录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和英国“金属粉末报告”(MPR)定期收录摘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粉末冶金工模具钢的生产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下)

    于洋徐圣航廖俊
    1-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模具钢是一种具有高强度、硬度、耐磨性和耐热性的特殊钢材,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注塑及压铸模具、汽车制造等行业.传统熔铸方法制备的工模具钢易出现成分偏析及粗大碳化物,且难以通过锻造等加工方法消除,导致材料性能变差.粉末冶金工模具钢的组织均匀、碳化物弥散细小、合金成分含量高,可实现复杂形状和结构的制造,其工模具产品具有高性能、高精度、长寿命等优势,在高端制造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因此,对粉末冶金工模具钢的发展历史,生产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工模具钢粉末工业化制备的技术革新,分析了粉末冶金工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及组织性能特点,最后归纳了粉末冶金工模具钢的分类及其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工模具钢粉末冶金成形工艺显微组织应用场景

    碳热还原白云鄂博矿制备高性能Fe-Al2O3复合材料

    陈宇昕徐文盛王宁
    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白云鄂博铁精矿为主要原料,活性炭为还原剂,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了Fe-Al2O3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还原剂添加量对还原过程、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较低的还原剂含量导致C1样品主要由Al2O3、Fe、尖晶石和少量氧化铁组成.随着还原剂用量的增加,尖晶石和氧化铁的衍射峰消失.同时,C1~C4样品中还含有少量的钙长石,随着还原剂用量的增加,钙长石含量逐渐减少.SEM分析表明,金属相以颗粒状均匀分布在氧化铝基体中,氧化铝晶界处存在少量玻璃相.断裂机制分析表明,金属相通过塑性变形吸收能量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样品的最佳性能为:密度为4.12 g/cm3,孔隙率为0.62%,线性收缩率为17.55%,抗折强度为308 MPa,硬度为13.02 GPa,耐酸性为93.55%,耐碱性为98.85%.该课题提供了一种利用天然矿物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的低成本清洁工艺.

    白云鄂博矿复合材料碳热还原力学性能粉末冶金

    不同形貌铜粉制备多孔泡沫铜的研究

    方青青陈睿智陈鹏起程继贵...
    21-2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以水气联合雾化法制备的铜粉和电解法制备的铜粉为原料,通过松装烧结法在700~900 ℃下烧结120 min制得泡沫铜烧结体.考察了原料铜粉类型和烧结温度对所制备的泡沫铜烧结体孔隙率、孔隙特性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升高,泡沫铜孔隙率呈减少趋势.在相同的烧结工艺下,由雾化铜粉制备的多孔烧结体孔隙率约为30%~60%,孔隙形状较为规则;而由电解铜粉制备的多孔烧结体孔隙率约为40%~70%,孔隙形状不规则.在烧结温度750 ℃下以雾化铜粉为原料制得的50%左右孔隙率泡沫铜烧结体的初始屈服强度为20.18 MPa,热导率为59.13 W·m/K;而在烧结温度850 ℃下以电解铜粉为原料制得的同孔隙率泡沫铜烧结体的初始屈服强度为14.44 MPa,热导率为41.32 W·m/K.当烧结体孔隙率相近时,以雾化铜粉为原料制得的泡沫铜烧结体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并对不同类型铜粉在松装烧结过程中孔隙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

    泡沫铜松装烧结孔隙率性能水气联合雾化

    17-4PH不锈钢小模数齿轮的MIM研制和分析

    李杰叶德全邱耀弘
    28-3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金属粉末注射成形(MIM)工艺制作几何形状复杂的小型金属零件,尤其是针对具有多数特征重复且相似的传动零件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常见的小模数齿轮.采用不锈钢17-4PH作为MIM技术的金属齿轮材料,这种材料的机械性能和防腐蚀能力优于传统机械加工齿轮的材料.实验按照不锈钢17-4PH的特性,以MIM工艺制作齿轮并对其进行不同条件的热处理(烧结后、H900、H900后+退火),经质量测试后呈现微小的变化,与传统热轧板材结果相近,MIM工艺可制作复杂齿轮并保持不锈钢17-4PH优良的尺寸精度,并能够提升机械性能.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齿轮不锈钢17-4PH热处理H900

    轴面激光熔覆W6Mo5Cr4V2与Ni60A-WC异材搭接温度场及应力场数值模拟

    谢伟鹏许明三王建国曾寿金...
    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高速钢(W6Mo5Cr4V2)与Ni60A-WC在轴面上熔覆搭接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研究不同激光功率、搭接顺序及搭接率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规律,及沿搭接熔覆截面特定路径异种材料搭接各向应力分布情况.采用ansys软件模拟搭接熔覆过程温度场及应力场,对各参数采用单因素变量法进行仿真试验;并利用红外测温仪对温度场仿真结果进行验证.激光功率对搭接过程温度场影响最大,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搭接顺序对温度场的影响减小,在两道搭接功率均为2 000W时,随着搭接率的增大最高温度先增大后减小,在搭接率为40%时最高温度为最大值.同时搭接涂层的边缘轴向径向应力均表现为压应力;在搭接区环向及径向应力为拉应力.由于热物性的差异,高速钢涂层各向应力整体大于镍基碳化钨涂层.通过试验与仿真温度验证各观测点温度,得出最大温度误差为5.66%,符合预期数值.

    激光熔覆异材搭接数值模拟W6Mo5Cr4V2镍基碳化钨

    3D打印钛合金疲劳强度破纪录

    编辑部
    43页

    轮廓扫描速度对SLM成形TC1钛合金侧面质量的影响

    胡家齐董定平慈世伟蔡小叶...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工艺以不同的轮廓扫描速度制备了 TC1钛合金样品,测定了样品的侧面粗糙度,观察了样品侧面近表面缺陷特征并测试了其显微硬度.结果表明:随轮廓扫描速度的增加,样品的侧面粗糙度Ra由8.09μm提升至12.27 μm,这主要是由于球化与表面粘附的部分熔化粉末导致的.当轮廓扫描速度较慢时(300mm/s),产生匙孔效应,近表面形成了大量气孔缺陷.当轮廓扫描速度较高时(900mm/s),能量密度较低,近表面区域形成了未熔合缺陷.此外,低的轮廓扫描速度使能量密度增加,轮廓区熔池冷却速度减小,从而使近表面区域的硬度降低.高的轮廓扫描速度有助于降低近表面区域硬度的损失.

    轮廓扫描速度表面粗糙度气孔未熔合显微硬度

    大气等离子喷涂流场与粒子特性分析

    张勇郭龙龙鞠录岩吴恒...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在考虑了等离子喷涂过程中颗粒所受热泳力和压力梯度力的基础上,对大气等离子喷涂过程中的流场分布以及粒子特性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在纯氩工况下,大气等离子喷涂流场最高温度为14 000 K,最高速度为470 m/s.氩氢混合工况下,流场最高温度比纯氩工况下提高了 30%.温度场分布并不是沿Z轴对称,而是呈驼峰分布.载气流量在5 L/min时,颗粒能够被送入等离子体射流中心,获得流场充分的动能和热能.随着载气流量增加,颗粒穿过流场.载气流量为3 L/min时,颗粒在等离子射流体上方飞行,不利于加热加速.纯氩工况下,粒子的最大速度达到271 m/s,最大温度为4 000K.实验工况下的最佳喷涂距离为80 mm.

    大气等离子喷涂射流特性粒子特性喷涂距离载气流量

    超细分级磨盘结构对粉碎腔流场的影响及优化

    齐习娟蒋磊秦志英赵季福...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金属矿物材料加工中,超细分级磨是集超细粉碎与分级于一体的超细粉体制取设备,其原理是利用粉碎腔内磨盘的高速旋转,使粉碎腔内的物料与磨盘上的叶片发生激烈的冲击、碰撞等作用,在机械和气流的双重作用下被粉碎.研究粉碎腔内的机械结构、流场分布及影响因素对保证超细粉碎粒度、提高粉碎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实验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超细分级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仿真,通过单因素实验法,观察粉碎腔流场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磨盘上的叶片数量和宽度变化对粉碎腔内气流速度影响较小,对粉碎腔内的气流压力和气流轴向速度影响较大;进入粉碎腔的物料运动至粉碎区域得不到充分分散,易造成团聚现象;利用模拟仿真结果对粉碎腔内的磨盘进行了结构优化,对优化结果进行了验证.

    超细分级磨数值模拟Fluent粉碎腔流场

    钨粉颗粒形状对钡钨阴极发射性能的影响

    王明辉胡可杨世松吴仁君...
    63-6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以两种不同颗粒形状的钨粉为原料,采用金属注射成形(MIM)技术制备了钡钨阴极用多孔钨基体,重点研究了粉末颗粒形状对多孔钨基体孔隙特征以及阴极发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W和NPW两种钨粉末粒度分布基本相同,但颗粒形状不规则NPW粉末具有较高的"赘生物指数"和凹度值,致使其比表面积更大.采用两种钨粉末制备的多孔钨基体的孔隙比容积几乎相同,相较于PNPW基体,使用颗粒形状规则的SW粉末制备的PSW基体开孔率更高、平均孔径更大;但PNPW基体内部形状不规则的钨粉颗粒与烧结颈形成的弯曲孔隙通道具有更高的孔隙比表面积,钨浸渍体内活性钡盐与钨粉颗粒的接触面积更高,相同时间内被还原出来的钡更多,使得阴极发射表面活性钡原子的覆盖率更高,降低了阴极功函数,进而提高了阴极的发射电流密度.

    扩散式阴极注射成形粉末形状多孔钨基体发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