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风湿病与关节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风湿病与关节炎
风湿病与关节炎

娄多峰

月刊

2095-4174

fsbygjy@163.com

010-64822337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115号院6号楼109室

风湿病与关节炎/Journal Rheumatism and Arthriti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iR-146a调控TLRs信号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影响

    闫慧明刘河红张雪张丽霞...
    1-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miR-146a调控TLRs信号通路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 20 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培养,分为LPS组和LPS+miR-146a组;同时选取1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MTT法测定吸光度,比较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变化,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146a、Toll样受体2(TLR2)、髓样分化因子 88(MyD88)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146a、TLR2、MyD88 蛋白表达.结果:LPS组较健康对照组和LPS+miR-146a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 表达明显升高(P<0.05);LPS组较健康对照组和LPS+miR-146a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146a、TLR2、MyD88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LPS组较健康对照组和LPS+miR-146a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146a、TLR2、MyD88 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表达miR-146a可能通过依赖TLR2/MyD88信号通路,抑制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2、MyD88表达,减轻炎症反应.

    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146Toll样受体2髓样分化因子88

    自我感受负担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耻感和生活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

    谢莎莎石国凤曾苹卜梦兰...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感受负担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耻感与生活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3年8月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211 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表、慢性病耻感量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类风湿关节炎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耻感总分为(71.24±11.84)分,自我感受负担总分为(33.41±4.29)分,生活质量总分为(69.64±12.35)分.病耻感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r=0.617,P<0.001),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r=-0.568,P<0.001).病耻感对生活质量的总效应为-0.595(95%CI=[-0.698,-0.492],P<0.001),直接效应为-0.436(95%CI=[-0.603,-0.268],P<0.001),间接效应为-0.160(95%CI=[-0.308,-0.036],P<0.05),中介效应占比为 26.84%.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耻感、自我感受负担水平较高,生活质量水平较低,病耻感与自我感受负担均是生活质量水平的负向预测因子.病耻感通过自我感受负担间接影响生活质量,提示医务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耻感、自我感受负担水平,进而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标.

    类风湿关节炎病耻感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中介效应

    运动疗法对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下肢生物力学风险因素的影响研究

    陈博苏婵娟王乃针
    11-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无线表面肌电分析技术探究运动疗法对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干预前后的生物力学风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2 月至 2023 年 6 月在福州市第二医院骨科和康复科门诊就诊的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 98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9 例.观察组采用等速肌力训练和平衡本体感觉训练,每周 3 次,持续 4 周;对照组采用健康宣教的方式,每周 1 次,持续 4 周.观察 2 组治疗前后股内外侧肌激活比值(VM/VL)、股外侧肌和腘绳肌的激活比值(VL/BF)、前后轴距和左右轴距、西安大略大学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M/VL提高,VL/BF降低,前后轴距和左右轴距降低,WOMAC评分、VAS评分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VM/VL、VL/BF、前后轴距和左右轴距、WOMAC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可提升早期膝骨关节炎膝周内外侧和前后侧肌群协同收缩能力,提升患者下肢平衡和本体感觉能力,改善患者疼痛与僵硬的症状,对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疾病生物力学风险因素具有调控作用,可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

    早期膝骨关节炎运动疗法生物力学风险因素临床研究

    软组织平衡技术治疗老年重度膝骨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

    程亭秀齐逸凡马晓婷曹景文...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软组织平衡技术治疗老年重度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60 例老年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软组织平衡技术治疗,2 组疗程均为 4 周.观察 2 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治愈 14 例,显效 10 例,有效 5 例,无效 1 例,总有效率为 96.67%;对照组治愈 7 例,显效 5 例,有效 10 例,无效 8 例,总有效率为 73.3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 组HSS评分和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软组织平衡技术保守治疗老年重度膝骨关节炎简单、实用、效果显著,适合临床推广.

    重度膝骨关节炎老年软组织平衡技术临床疗效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比值与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刘平江春亚王向丽靳云凤...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DFR)、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比值(AFR)与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JIA)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17 年1 月至 2022 年 6 月在河南省儿童医院确诊的初治sJIA患者 68 例为sJIA组,sJIA合并MAS患者 32 例为MAS组,收集患儿确诊sJIA和MAS时 24 h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并进行比较.DFR、AFR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DFR、AFR在sJIA合并MAS诊断中的价值.结果:①MAS组纤维蛋白原和血白蛋白明显低于sJIA组,而D-二聚体、DFR、AFR明显高于sJ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DFR、AFR与天冬氨酸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甘油三酯、血清铁蛋白呈正相关,与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FR与sJIA合并MAS诊断呈独立相关(P<0.05).④根据ROC曲线,DFR、AFR用于诊断sJIA合并MAS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 0.86 和 11.16(敏感性 92.6%,特异性为 85.7%,AUC=0.956;敏感性为 97.1%,特异性为78.6%,AUC=0.946).而两者联合诊断敏感性为 94.1%,特异性为 92.9%,AUC=0.98.结论:DFR、AFR与sJIA合并MAS病情活动相关,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MAS的早期诊断.

    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比值

    黄清春教授基于"治未病"思想论治类风湿关节炎

    陈向红蔡晓梁惠铭陈秀敏...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风湿关节炎可并发多脏器受累,致残率高,早期防治极其重要."治未病"思想始载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黄清春教授基于"治未病"思想分期辨治类风湿关节炎,通过强身健体、条畅情志、定期监测、尽早干预等预防临床前期类风湿关节炎发展成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早期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中期予补气养血、活血化瘀,晚期予补肝益肾、化瘀通痹;建立有效的慢病管理体系,患者自我管理,减少病情复发,有效地预防该病的发生、发展,为患者带来福音.

    类风湿关节炎治未病分期辨治黄清春

    苏晓教授诊治银屑病关节炎经验

    吴菲雅苏晓
    31-3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晓教授认为,银屑病关节炎病位在骨节、肌肤、血脉,以肝肾亏虚为本,风湿热毒诸邪为标.治疗上应分急病、久病,急性期治以清热凉血,解毒活络;久病者治以滋补肝肾,养血活络.标本兼顾,内外皆效,中西医相结合,两者并重,能更有效地控制疾病的进展.

    银屑病关节炎中西医结合经验苏晓

    卢思俭教授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

    向玮卢思俭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卢思俭教授在治疗风湿病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运气、体质、脉证三位一体"的诊疗思路,并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同时,结合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特点,治疗过程中重视祛除湿热伏邪、顾护脾胃以及虫类药物的应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五运六气"运气、体质、脉证三位一体"理论临床经验卢思俭

    麻木痹的证治

    李满意刘红艳陈传榜王颂歌...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麻木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麻木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3候4型:正虚候(气虚失运证、血虚不荣证),邪实候(风湿痹阻证),痰瘀候(痰瘀阻滞证).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麻木痹多发性神经炎特殊痹风湿病(痹病)虚邪瘀证治中医药

    基于"本痿标痹"辨析肌肉萎缩在膝骨关节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陈泽华申震欧梁龚秀英...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膝骨关节炎属中医学"膝痹"范畴,其核心病机为"本痿标痹".膝骨关节炎的发病不仅有膝关节骨及软骨的损伤,其周围肌肉的萎缩退化也是重要的发病因素,故膝骨关节炎具有"痿痹并存"的病理特点.膝骨关节炎又会进一步加重肌肉萎缩形成恶性循环.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肌骨同治",以达标本兼治,增强疗效的目的.基于"本痿标痹"从病因病机及治疗上探讨肌肉萎缩在膝骨关节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膝骨关节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膝骨关节炎本痿标痹肌骨同病肌骨同治肌肉萎缩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