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梁宗祥

双月刊

1672-1144

sjxb@nwsuaf.edu.cn

029-87082937

712100

陕西杨凌渭惠路23号(水科所校区)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双月刊)。本刊创刊于1991年,原刊名《防渗技术》(内部发行),1995年公开发行(季刊),2003年更名为《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年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 二十年来,经过学报编委会全体专家教授辛勤工作,一如既往支持本刊工作的论文作者的无私奉献,国家出版总署、陕西省出版局相关司局领导的大力支持,相关领域的高校师生、工程技术人员的精心呵护以及学报编辑部共同努力,《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出版物影响因子逐年稳步提高,在同类出版物中以学术气氛浓厚、办刊作风严谨、社会服务周到著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先后荣获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奖、《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等荣誉。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及时适应互联网时代对学术性期刊办刊模式的要求,积极对外扩展交流,努力把自身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现已成为众多国内顶尖数据库的核心合作伙伴,为广大作者扩大自身学术影响、及时掌握国内外研究前沿、与相关领域专家无障碍沟通提供及时、周到、持续的热心服务。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现为: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 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刊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SWIC)收录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涉及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文水资源、河流及航道治理、水工土木建筑、岩土工程、材料与结构、地质矿产等领域的学术性刊物。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热忱欢迎相关领域的高等院校师生、研究院、设计院的科研人员、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务人员以及在生产一线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向本刊赐稿,学报编委、审稿专家以及编辑部将以高效、热情的服务,及时将您的学术成果、工程实践经验向社会各界介绍、推广。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编辑单位:《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编辑部 主 编: 梁宗祥 副主编:蔡明科 地 址: 陕西杨凌渭惠路23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科所校区) 邮政编码:712100 电 话: 029—87082937 学报 办公qq:1378118253 电子邮件:sjxb@nwsuaf.edu.cn 国内刊号:CN 61—1404/TV 国际刊号:ISSN 1672—1144 定 价:120元/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堆石混凝土绝热温升曲线特征及速率模型

    权娟娟王鼎罗滔张天祺...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堆石混凝土温升机制,对6 种不同堆石率、3 种不同初始浇筑温度、3 种不同堆石级配的堆石混凝土进行绝热温升试验.分析堆石率、初始浇筑温度、堆石级配对堆石混凝土绝热温升和温升速率曲线的影响规律.并在绝热温升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通用的堆石混凝土绝热温升速率模型,用于描述绝热温升速率随龄期的变化规律.绝热温升速率模型简单,对堆石混凝土绝热温升和温升速率的描述具有较好的效果.研究结果为建立混凝土绝热温升模型奠定了基础,并有望推动通过动力学研究分析堆石混凝土的温升机理.

    堆石混凝土绝热温升绝热温升速率堆石率浇筑温度

    水库滑坡涌浪演进与最大爬高影响规律试验研究

    董力志周家文胡宇翔李海波...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水库滑坡涌浪造成的灾害程度,考虑以高山峡谷岩质滑坡涌浪沿河道上下游传播及其与挡水建筑物撞击形成爬高的影响,建立水槽物理试验模型,研究滑坡体下滑高度、滑坡体体积、涌浪传播距离等不同工况下的滑坡涌浪爬高规律,提出滑坡涌浪沿着河道向下游传播时与垂直挡水建筑物撞击形成的最大爬高估算公式,并对滑坡体体积、下滑高度、涌浪传播距离进行无量纲处理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滑坡体入水弗劳德数对涌浪爬高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涌浪相对传播距离、滑坡体形状系数、滑坡体相对体积.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滑坡体入水弗劳德数、涌浪相对传播距离、滑坡体形状系数的涌浪最大爬高公式,可为高山峡谷地区岩质滑坡涌浪的爬高估算提供依据.

    滑坡涌浪最大爬高影响因素经验估算公式

    某堆石混凝土拦沙坝施工期温度应力仿真分析

    李锋王生茂周琦莙郭立红...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堆石混凝土技术在抽水蓄能电站中热力学性能和温度应力水平,依托某抽蓄水能电站的堆石混凝土拦沙坝工程,对坝体堆石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坝体温度应力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初步掌握坝体在施工过程中温度应力变化规律,并据此进行坝体宽度和温控措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施工过程中坝体内部最高温升低于堆石混凝土的绝热温升,且坝体整体应力水平较低,平均拉应力低于0.83 MPa,满足设计要求;对于不同坝段宽度,坝段宽度对该工程温度场和应力场影响不大,可进一步论证增加坝段宽度,简化施工工艺,降低施工成本.采取相当于8 cm~12 cm厚度的聚苯乙烯泡沫板的保温措施时可有效降低冬季坝体表面的高拉应力,避免产生开裂风险.

    堆石混凝土温度应力绝热温升仿真分析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的钢纤维混凝土断裂性能研究

    栗罡巴林陈明董伟...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分析钢纤维混凝土的断裂机理并评估其抗裂性能,开展三点弯曲断裂试验,对比分析不同纤维长度与不同纤维掺量的钢纤维混凝土的断裂性能.采用数字图形相关法观测试验过程中试件加载点位移、裂缝口张开位移以及韧带区域不同位置的裂缝张开位移,并计算钢纤维混凝土的断裂能、起裂断裂韧度与失稳断裂韧度.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长度增加,断裂能呈现出近似线性增长的趋势;随钢纤维体积掺量增加,断裂能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并且在纤维体积掺量为1.0%时,断裂能达到最大值.掺入钢纤维后,混凝土起裂断裂韧度小幅度提高,混凝土失稳断裂韧度显著提高,并且失稳断裂韧度随着纤维长度与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逐渐提高.

    钢纤维混凝土断裂性能数字图像相关法双K断裂韧度

    寒冷地区堆石混凝土坝温度应力仿真分析——以东庄二道坝为例

    陆子铭赵厚然杨俊峰金峰...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寒区堆石混凝土坝内外温差引起坝体裂缝问题,以东庄二道坝为依托,基于工程图纸进行网格划分和三维建模,进行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对堆石混凝土重力坝温度应力场进行仿真分析,并结合工程实测数据进行参数反演标定.结果表明:施工期坝体拉应力在冬季呈现较高水平,拉应力主要出现在坝体上下游面一定厚度的表层区,尤以中下部高程的抗冲耐磨混凝土拉应力最大;在冬季内部拉应力明显高于坝的两侧,两个坝段宽度方向均出现超过允许应力的情况.建议将短缝加深四层有限元单元,坝体稳定性得到较大提高,工程量相对较小,既安全又经济,为最优方案.

    堆石混凝土仿真分析温度应力有限元法分缝方案

    UEA膨胀剂与粉煤灰对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

    赵定柱王建文彭玉林孙海燕...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分析U型膨胀剂(U-type Expqnsive Agant for Concrete,简写UEA)和粉煤灰(F)在水泥基材料中双掺时,对抗压强度是否有促进作用,对单掺UEA、单掺粉煤灰和双掺UEA及粉煤灰的建筑砂浆试件的抗压强度与不掺的基准组试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单独掺入UEA,在120 d龄期之内不能获得比基准组试件较高的抗压强度,反而会使7d龄期的抗压强度降低.与同龄期单掺F的试件相比,单掺UEA的试件强度降低的程度要更大.大水胶比不利于UEA试件强度的发展.双掺试件的整体强度均低于各单掺试件和不掺的基准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双掺对试件的抗压强度没有表现出促进作用,反而表现出抑制作用.UEA膨胀剂对试件强度的增强作用主要受到了W/B的影响,其次是F掺量的影响.

    UEA膨胀剂粉煤灰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抑制

    筑坝堆石料颗粒破碎及分形特性试验研究

    李东李晨晨沈兴刚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筑坝堆石料颗粒破碎现象,选取不同粗粒含量和含水量的堆石料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室内击实试验,分析土体的压实特性、颗粒破碎特性及分形特征,并揭示其力学响应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随含水量的增加,堆石料的干密度先增大后减小.而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分别与粗粒含量呈现正相关和负相关.堆石料中出现明显的颗粒破碎现象,随粗粒含量和含水量的增加其颗粒破碎率随之增大.粗粒含量与含水量分别与分形维数成反比和正比关系,相较于含水量,粗粒含量对分形维数的影响更显著.

    筑坝堆石料粗粒含量压实特性颗粒破碎粒度分形

    自密实混凝土早龄期孔结构演化及其强度形成规律研究

    杨俊峰张天祺罗滔颜景...
    54-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水工混凝土构筑物在早龄期阶段的服役安全性,进行早龄期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和细观结构试验.制作100 mm×100 mm×100 mm的自密实混凝土试件,研究不同龄期(1 d、3 d、7 d、14 d、28 d)自密实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发展规律;分析龄期与自密实混凝土孔隙率、孔径分布之间的关系;构建龄期影响下抗压强度与孔隙率和T2 谱面积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随龄期呈现非线性增长,且主要增长期为前7d;随龄期发展,1 号峰面积逐渐增大、2 号和3号峰面积逐渐减小,自密实混凝土内部小孔隙(毛细孔)数量逐步增多且中、大孔隙数量逐步减少;1 号峰面积和毛细孔孔隙率均与自密实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呈正相关,且能更好地反映自密实混凝土强度的发展.随龄期增长,7 d之前毛细孔占比增长迅速,中孔和大孔占比减幅巨大,中、大孔均向毛细孔转变,28 d时内部结构中毛细孔占比达80%以上;毛细孔分形维数介于0.189~0.865,中孔分形维数位于2.881~2.977 之间,大孔分形维数在2.906~2.998 区间变化,整体上大孔分形维数明显大于中孔及毛细孔分形维数.

    自密实混凝土龄期抗压强度T2谱面积孔隙结构

    双洞双弯长陡坡导流隧洞明满交替流水力特性研究

    何永胜任坤杰严伟蒲宁...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洞双弯长陡坡导流隧洞内,由于弯道螺旋流的影响,引起明满交替流流量区间增大,加之明满交替流的水力特性为非恒定流,导致洞内明满交替流的界定与导流设计流量的确定难度大幅增加.针对此问题,基于三维数学模型模拟,阐述洞内流态由明流经明满交替流转变为有压流的过程;提出携气有压流归为有压流范畴且作为明满交替流与有压流的分界流态;明确明满交替流的水力特征:上游相对作用水头为1.61~2.40;流态为自由面不连续且随时空变化;同一流量下库水位波动较大,内侧隧洞分流比随之呈正向变化,而外侧隧洞分流比则呈反向变化;沿程压力特性呈现有压流特性与明流特性交替变化,作用压力紊动性强.

    长陡坡导流隧洞双洞双弯明满交替流压力特性分流比

    船载湿喷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完善与应用

    叶建军冯江鑫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完善船载湿喷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从船只和传送装置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详细介绍优化的技术参数和施工流程,并将其应用于湖北省鄂州市花马湖二期水系连通渠护坡工程.工程应用验证表明:船只速度提升50%,施工效率提升50%.施工完成1 个月后,锚杆、喷层、铁丝网均未发现脱落或损坏,陡坡区和缓坡区喷层冲刷深度分别为0.8 cm和0.5 cm,平均侵蚀量分别为 7.26 kg/m2 和6.05 kg/m2,显示喷层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能力.多级边坡植物覆盖率达90%以上,植物平均株高为8 cm~15 cm,其中黑麦草株高达1m.完善后船载湿喷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更有优势.

    船载湿喷植被混凝土临水边坡生态护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