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戢斗勇

双月刊

1008-018X

0757-82982394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江湾一路18号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Fosh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综合性本科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学术季刊,每季末月出版。本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遵循“双百方针”,以学科创新性、应用性和地方性为特色,校内外作者的论文来稿均受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冼夫人的忠廉观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意识

    桑东辉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国古代百越地区的著名的少数民族领袖,冼夫人的历史贡献主要在于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在冼夫人身上,不仅表现出增进民族团结、反对国家分裂、维护大一统局面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而且她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打击腐败,大义灭亲,是古代廉洁自律的典范。冼夫人的忠廉观念吸纳、继承了中国传统伦理精华,虽然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建设忠诚担当和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仍具有十分积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冼夫人忠德廉德中华民族共同体当代价值

    广州人民美术社陶瓷雕刻工场社会史考察

    纪文瑾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州人民美术社是1952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广州成立的美术机构。1953 年,它下设的陶瓷工场迁到佛山石湾镇,更名为广州人民美术社陶瓷雕刻工场。至此,佛山石湾镇这个绵延千年的南国陶都终于有了第一家国营体制的艺术陶瓷工厂,结束了石湾陶业以家族经营或者私人小作坊生产的历史,石湾陶业自此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广州人民美术社陶瓷雕刻恢复发展人才培养

    中国式空间正义的历程、特征及意义

    朱国平朱国华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间正义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学界新的研究热点,西方聚焦于社会生活批判,国内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思想。在中国仍是"两半社会"和科学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了空间权属争夺战、特色道路探寻、美好空间建设,实现中国式空间正义的三次飞跃。中国式空间正义的三次飞跃,既有世界各民族追求空间正义的一般特征,又具有独特的中国风格,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自我革命为内生动力。对中国共产党、民族国家和全世界而言,中国式空间正义的三次飞跃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参考方案。

    中国式空间正义党的领导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人类命运共同体

    数字孪生人与人的解放

    徐瑞萍冯桂锋李思琦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到现实中的人,产生了"数字孪生人"的概念。现实人映射出孪生人,孪生人是现实人的镜像。数字孪生人满足人的解放需求:数字孪生人的现实性,完成从现实人到孪生人的精准映射,使得现实人的解放有了"参照物";数字孪生人的反思性,力促孪生人与现实人的虚实融合,不断启发现实人的"自我发问";数字孪生人的生成性,使得孪生人与现实人在其全生命周期内同生共长。数字孪生人的呈现提供了人的解放条件:"身体的解放"表现为身体"去遮"和身体"修复增强"需要数字孪生人;"心脑的解放"表现为"心灵的解放"和"意识的解放"需要数字孪生人;"边界的解放"表现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交往"的边界拓展需要数字孪生人。数字孪生人的赋能提供人的解放路径:解蔽自我需要认识与解蔽外在的自我;改造自我需要指引、体验和梦想自己解放;创造自我需要时间永生解放和空间无限解放。

    数字孪生人人的解放人文主义

    我国简易破产程序法律构建的路径选择——以49份地方法院关于简易破产的规范文件为样本

    方亚蝶
    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主体的高效退出机制变得尤为重要,这就对简易破产程序提出了迫切需求。出于实践需要,我国地方法院积极试行简易破产程序并积累了有益经验,但实践中仍存在各地破产案件审理的相关规则不统一以及诸多规定缺乏现实可行性等问题,需从国家立法层面统一并完善简易破产程序相关规则。简易破产程序的立法应以提升破产案件办理质效、加强对当事人的权利保障、降低破产成本、维护公权与私权的平衡为其目标追求。未来《破产法》的修订,需以问题为导向,在正确价值目标指导下,着重在简易破产程序的适用条件与范围、审判制度、程序启动方式、债权人会议及管理人选任、审理期限等方面对简易破产程序进行具体且统一的法律构建。

    简易破产价值选择程序简化法律构建

    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论析

    周云王文杰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二者间紧密的逻辑关系,提出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从必要性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中华文明的浸润和支撑,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团结力量、奋斗力量、方向力量和智慧力量;就可能性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生长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中,中华文明为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提供重要方法、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提供理想蓝图、为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价值支撑、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提供思想资源、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提供文化基础。就推进路径来看,面向未来,要使中华文明能够给予中国式现代化更为持久、更为坚实的支撑,就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文化自信、始终坚持"两个结合"、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文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路径

    文化数字化背景下我国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研究

    黄洪珍罗定康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全面实施背景下,出版业数字化转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出版业亟需在国家战略指导下解决现阶段出版数字资源开发利用待优化、高质量数字出版产品生产力不足、营销传播渠道存在路径依赖、部分数字出版产品消费体验不佳等发展问题。立足国家文化数字化的原则与任务,出版业应通过积极推动资源数据化全面接入国家文化专网、以技术赋能内容生产助力深度融合、平台化重塑突破路径依赖、线上线下联动创新消费体验等路径,促进资源-生产-传播-消费的全链条数字化,实现更高质量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出版人读史明志的三重维度

    梁念琼
    62-6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出版人在文化传播与传承中作用突出。读史明志对于出版人坚定初心、守正创新是一项高阶素养。它的三重维度表现在:一是要从读史中明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功能的论述;二是要从读史中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出版阵地意识;三是要从读史中明了出版人的使命担当。唯其如此,方能使国家强盛,文化根脉强固。

    出版人读史明志三重维度

    中国古代文学的建筑意象概论

    袁忠
    6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代建筑意象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表征,中国古代文学创造了古建意象。从中国古代文学的不同体裁来看,《诗经》《楚辞》是体悟型古建意象的滥觞;汉赋营造了恢宏空间意象;唐诗展现了盛世场所精神的情感挥洒;宋词体现了亭台楼阁的人生意象;散文对古建意象有全方位描绘;戏曲、小说、楹联对环境意象有着现实刻画;口头文学是古建规划的神奇投射;其他带有文学性质的历史资料则是古建意象的个体与集体记录。中国古代建筑的不同类型如门、楼、亭、台、阙等,在中国文学史上表现为内涵丰富的文学意象类型,中国古代诗词将它们塑造成不同的文学符号或范式。中国古代的建筑与文学相互依存,甚至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再造了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建筑建筑意象

    袁枚交游群"生挽"诗创作并唱和现象初探

    陈月莲金春媛
    7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冬,袁枚发起了一场"生挽"诗创作并唱和活动,在文坛上引起较大反响。袁枚之所以活着时便自作挽诗并索和,是为了排遣其病中心理焦虑、回应道士胡文炳的谶言和反叛浇薄世风。《续同人集》所收 32 人"生挽"唱和诗,集中体现了乾隆末期部分江南文人乖离于世俗的生死观、人生价值观。此次群体赓和之风,革新了"生挽"诗的创作方式和文学体式,且细化了"挽歌"在文学总集中的文体分类。探究这一文化现象,有助于厘清挽歌诗的文学发展,深入认识乾隆末期江南文人群的创作心态、品性情志和价值观念。

    袁枚生挽清代唱和《续同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