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法商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法商论坛
法商论坛

毛凯

月刊

fslt2010@126.com

027-62287695

430070

法商论坛/Journal fashang luntan
查看更多>>本图书志在给广大法律、经济、财经、教育、管理等文科类的学者、师生、社会实践工作人士等等理论研究者提供一个展现理论研究成果的舞台,让有志于学术研究的人士有机会进行学术交流,互通有无,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一份力。读者涵盖各类中高学校、经济金融机构、财经法律界人士、公检法机构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刑法立法效益制约性因素的探讨及其路径选择

    林兴福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法效益是立法的收益减去立法成本所得的净收益。刑罚效益是国家动用刑罚自身成本即刑罚的制定、刑罚的强制力和刑罚的实际适用、执行所获得的对罪犯的应有的、惩罚的效果和迫使人们不去或不再犯罪的效果。刑法立法效益是刑法立法机关制定刑法所产生的符合立法者主观预期的客观效果与收益,是刑法立法收益扣除刑法成本、刑法质量、公民法律意识等因素后的净收益。目前我国刑法立法效益存在诸多制约性因素,不利于其效益的发挥,加强对刑法立法效益一些基础性问题的研究,迫在眉睫,这对于实现人权保障与社会保护的刑法双重机能的发挥,乃至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有深远意义。文章通过对刑法立法效益概念解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刑法立法效益的制约性因素:最后结合我国实际,要减少刑法立法成本,提高刑法立法质量等措施,提高刑法立法效益。

    刑法立法效益制约性因素路径

    浅析职务犯罪的特征现状及预防机制的构建

    谭乾权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务犯罪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职务犯罪现象也尤为明显。涉案数量越来越多,涉案金额越来越大,涉案领域越来越广,涉案人员的职位越来越高。职务犯罪,是党、政、企、事等单位内部的权力的腐败,不仅影响工作效率,影响单位形象,更体现一个公职人员对社会主义法制的漠视和亵渎。本文从职务犯罪的概念、特征入手,浅析职务犯罪的现状及其原因,提出职务犯罪的预防思路。

    职务犯罪现状预防机制

    我国环境资源的刑法保护刍议

    王文琛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国环境资源问题日益突出,注重运用刑法保护环境资源已经成为了一种国际趋势。目前,我国现行环境资源刑法保护体系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不足:本文试图就此提出完善之策以抛砖引玉,为我国环境资源的刑法保护尽绵薄之力。

    环境资源刑法介入立法缺失立法建议

    论贷款诈骗罪、高利转贷罪和骗取贷款罪之间的关系

    李程林
    7-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现行刑法对涉及贷款欺诈类的犯罪主要规定了贷款诈骗罪、高利转贷罪和骗取贷款罪三个罪名,厘清这三罪之间的关系对于如何认定犯罪是大有裨益的。本文从三罪的立法沿革、客观行为方面和主观目的方面进行了讨论,最后阐述了三罪之间的关系。

    诈骗套取欺骗主观目的法条竟合

    犯罪构成的借鉴与选择

    黄喆茜
    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论界,对犯罪构成理论的改革,是继续坚持走“苏式四要件”模式,还是引入“三阶层”构成要件一直争论不休,但是每一个理论的形成和运用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和国情,我们要正确的比较两种犯罪构成的相同点和区别,应该在有的理论基础上进行改革,既不是全盘的否定,直接换成“三阶层”,也不是固守陈规对已经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将两种犯罪构成,有机结合形成新的犯罪构成要素,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司法实践。

    犯罪构成四要件“三阶层”构成借鉴选择

    抢劫罪与强奸罪客观方面之比较研究

    李芬芳
    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抢劫罪与强奸罪作为司法实践中比较常见的传统性犯罪,虽然两罪侵犯不同的客体,但是在客观方面的表述上都是“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式”,以致在司法实践中易产生混淆。本文旨在通过比较研究,揭示抢劫罪和强奸罪在客观行为方面的区别,希望对司法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抢劫罪强奸罪暴力胁迫其他方法

    未遂犯处罚范围探析

    李娜
    1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刑法只在总则中概括性地规定了未遂犯的概念及一般处罚原则,没有明确规定未遂犯处罚范围。在疑难案件中,处罚未遂犯的范围不明确,给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故对我国未遂犯处罚范围有研究的必要。本文从我国未遂犯的适用现状为逻辑起点,参考大陆法系对未遂犯处罚范围三种主要的立法模式,结合我国司法现实,指出我国在未遂犯的处罚范围的规定上应采用严格限制的立法模式,在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的重罪中选取相应犯罪处罚其未遂行为。

    未遂犯未遂行为处罚范围

    贿赂类罪名若干问题研究

    汪玲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现实案例的分析,对贿赂类犯罪中涉及的罪名进行分析。

    贿赂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浅析侵权行为之概念

    陈兴
    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侵权行为的概念,直接源于罗马法的私犯概念。有学者指出:罗马法上私法的概念,是指因故意或过失不法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这是现代人对私犯所下的定义,并不是罗马法本来的定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我们可以提出界定该概念的思路:抛弃以保护侵权人为中心的“无过错即无责任”的传统观念,代之以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为中心的“无损害就无救济”的新思路。据此可认为“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不法侵害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

    侵权行为罗马法概念民事权益侵权责任

    悬赏广告与拾得遗失物的法律关系探析

    叶君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悬赏广告大量被民事主体用于寻人、寻物启事以及对完成某项特定任务的奖励等,同时也被用作行政机关或司机机关为行使职责,而向公众发出一定的信号,悬赏广告的广泛应用极大方便了公民的日常生活。但当悬赏广告被人们所乐于运用的同时,却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本文将对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及效力,拾得遗失物的法律规定作简要分析,在文未对二者的法律关系进行探析。

    悬赏广告拾得遗失物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