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地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地质
福建地质

陈亨亮

季刊

1001-3970

fzdzxxzx@sina.com

0591-87336518

350011

福建省福州市东门塔头路2号

福建地质/Journal Geology of Fujian
查看更多>>本刊是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主管的综合性地质科学学术刊物,刊登内容主要为基础地质、区域地质、矿产地质、岩石矿物、岩土工程与地质工程、应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环境地质、遥感地质、地质实验与测试技术、测绘、矿业开发,以及国资源管理等方面内容,热忱欢迎广大作者、读者跟踪投稿,并提出定贵意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福建中—北部马面山增生杂岩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演化

    聂童春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系统归纳"马面山增生杂岩"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不同岩片的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区域内划分出新元古代陆缘弧、新元古代俯冲增生带和早古生代俯冲增生带,并进一步划分出一系列增生杂岩岩片.将马面山增生杂岩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与马面山增生杂岩形成有关的古华南洋洋盆自新元古代开始发育,持续演化至早古生代,最终在早古生代末—晚古生代初完成了洋陆转换过程.伴随着洋陆转换,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导致洋盆地层系统卷入俯冲增生活动,形成增生杂岩的基质及岩块系列.马面山增生杂岩形成后又经历多期次的陆内构造叠加、改造,从而形成现今地质格局.

    增生杂岩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洋陆转换福建马面山

    闽北麻沙地区片麻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徐立明
    1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福建建阳麻沙镇北和恩娘岭一带原古元古代大金山岩组片麻岩中发现存在新元古代和中元古代岩体信息,岩石具有高硅,中铝,低钙、镁、铁、磷,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亏损Sr、P等特征;麻沙镇北片麻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原岩年龄为(908±7.5)Ma,恩娘岭片麻岩原岩年龄为(1 357±17)Ma,这一发现可为福建地区乃至东南沿海地区地质构造演化研究提供新信息.

    大金山岩组中元古代锆石U-Pb福建建阳

    福建罗源鉴江火山喷发盆地火山作用及地球化学特征

    吴久芳
    2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罗源鉴江火山喷发盆地是福建东部晚中生代较为重要的火山喷发盆地之一,通过系统剖面测制、地质填图及采样测试分析,将盆地火山岩相划分为5种类型,并圈定了 12个V级火山机构.通过对分布于盆地中的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认为早白垩世黄坑组为分异程度中等偏高,属于过铝质中-高钾钙碱性岩系列的安山质-英安质-流纹质岩石组合;寨下组为一套分异程度中等偏高,属于过铝质中-高钾、钙碱-碱性岩系列的流纹质-粗面(英安)质岩石组合.研究区黄坑组原始岩浆主要来自下地壳和上地幔,而寨下组岩浆则主要来自中-下地壳,并有少量地幔物质的参与,成因均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

    火山喷发盆地火山作用地球化学罗源鉴江

    福建上杭恐龙足迹化石资源及保护探讨

    黄泓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福建上杭首次发现了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化石,对上杭盆地的地质背景特征和恐龙生活的沉积环境进行分析,并经测量研究,鉴定出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共3大类9种恐龙足迹类型,分析了其主要特点.结合化石保护实际成效,重点总结了恐龙足迹化石产地的应急保护方法和工作程序,并提出了下一步保护对策.

    恐龙足迹化石保护方法沙县组上杭盆地

    基于地质测量在福州地热田区域地面沉降的研究

    郑哲陈斯恺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福州地热田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水准测量、GNSS监测以及分层标监测方法,收集了该区域2021年11月18 日—2022年11月17日的地面沉降监测数据,并结合附近4孔水位监测井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整体地面沉降不明显,地热田区域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变化呈正相关,不同深度土层沉降幅度存在差异,土层越深,沉降幅度越大,也与地下水位变化相关程度越大.

    地热田地面沉降地下水地质测量福州区域

    基于资源一号02D高光谱数据在闽江流域福州段叶绿素a反演的研究

    李明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22年8月8日资源一号02D高光谱遥感数据和50个同步水质采样数据,通过分析闽江流域福州段水面光谱反射率和叶绿素a浓度的相关性,构建叶绿素a的单波段、一阶微分、二波段比值、归一化叶绿素、三波段、四波段6种典型光谱指数反演模型.结果表明:波段比值指数、归一化叶绿素指数、三波段指数均可以较好估测研究区叶绿素a浓度,其中,B35-B38-B40三波段指数模型反演精度最高,判断系数(R2)为0.828 9,均方根误差(RMSE)为19.953 4 ug/L.同时,探讨了四波段指数精度低的原因和该反演模型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资源一号02D高光谱遥感叶绿素a闽江流域

    机载LiDAR技术在福建高植被覆盖山区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刘俊雄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机载LiDAR遥感技术在福建高植被覆盖山区获取的DEM可以准确有效地统计各类斜坡类型,解译断裂构造,识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结构要素,对地质灾害点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地质灾害点排查及调查评价提供重要的依据.

    机载LiDARDEM高植被地质灾害福建寿宁

    厦门海悦山庄危岩体稳定性定量评价及运动规律研究

    齐彦武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厦门海悦山庄后山出露有大量粒径不等、形状各异的岩石块体,该处山体地势较陡,危岩极易发生失稳形成崩塌灾害.分析研究了该处危岩体的成因机制与失稳模式,对3种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计算,并利用CRSP-3D和Rockfall软件模拟了危岩体失稳后的运动轨迹,求得了失稳过程中的多种动力学参数,并为海悦山庄危岩体防治提供合理建议.

    危岩体失稳模式稳定性动力学参数运动轨迹厦门

    填土荷载下深厚软基塑料排水板固结特性现场监测研究

    吴柏水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填土荷载下塑料排水板地基处理深厚软基进行总沉降量、分层沉降量、孔隙水压力等现场监测表明:总沉降量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在填土较早阶段内,高度较小,沉降缓慢;而在快速填土的中期,沉降速率较高;填土基本结束时,沉降速率仍较高,沉降一直持续到240 d时才开始趋缓.分层沉降量逐渐减小,主要沉降量与软土层分布厚度相一致;深层水平位移表明随着深度的增加,水平位移越来越小,最大水平位移位于地表处;横向差异沉降随着时间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孔隙水压力变化与分层沉降和总沉降的时间、深度关系基本一致.塑料排水板处理后能够比较好地促进软土地基的固结.

    填土荷载软基塑料排水板固结现场监测

    《福建地质》征稿

    85-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