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飞行力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飞行力学
飞行力学

王育林

双月刊

1002-0853

fhlx@chinajournal.net.cn

029-86839005;86838449

710089

西安市阎良区73号信箱

飞行力学/Journal Flight Dynam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航空航天飞行力学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旨在传播飞机、直升机、导弹等飞行器飞行力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报道国内外发展动态;介绍国内理论和试验(包括地面模拟和飞行试验)的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和该学科的发展;沟通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广大的飞行力学工作者和飞行人员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运载火箭入轨段的自抗扰预测制导方法

    熊静炜张洪波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载火箭的入轨段运动对入轨精度的影响很大,为避免扰动干扰,提出了一种自抗扰预测制导方法.首先,基于运载火箭三自由度模型,引入平均重力场、简化终端约束的处理形成了改进的轨迹规划算法,加快了收敛速度,能够适应在线轨迹规划的需要.然后,设计了自抗扰轨迹跟踪器,与在线轨迹规划算法结合形成了自抗扰预测制导方法.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自抗扰预测方法在应对推力故障及其他典型偏差干扰时均有较高的入轨精度和鲁棒性,可为运载火箭入轨段制导控制系统的适应性提供参考.

    运载火箭入轨段制导轨迹在线规划自抗扰控制预测制导

    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火箭垂直回收姿态控制方法

    徐倩相岩王正唐胜景...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火箭垂直回收着陆段强扰动、强参数不确定性、箭体姿态动力学高动态变化的飞行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火箭垂直回收姿态控制方法.首先,基于四元数构建姿态控制数学模型;然后,在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框架下求解控制指令;同时,引入反馈校正机制与变时域策略以提升控制精度,进一步利用ESO观测扰动.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响应速度快、跟踪精度高,观测器能够有效观测并补偿扰动,具有较强的扰动鲁棒性.

    运载火箭垂直回收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姿态控制

    基于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再入落点覆盖区快速计算方法

    邢坤鹏丁学良戴瀚苏李超勇...
    16-2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再入落点覆盖区计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快速计算方法.首先,在虚拟目标点法框架的基础上构建训练了快速预测覆盖区边界的神经网络模型,通过逼近给定再入条件下覆盖区边界横、纵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实现对覆盖区边界的快速预测.然后,由快速预测得到的覆盖区边界对虚拟目标点法寻优参数的初值进行优化,使其分布在最优解附近以缩短对最优解的搜索时间.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保证最优性的前提下大幅提升了计算效率,具备良好的可行性与高效性.

    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落点覆盖区神经网络

    落角约束下的高超声速变体飞行器末制导方法

    万泱泱郭杰王浩凝葛健豪...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超声速变体飞行器末段制导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比例控制和预测-校正思想的末制导方法,在满足落角约束的条件下,提升飞行效果.以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学方程为基础、三维偏置比例导引法为框架,构建末制导指令的数学表达.通过实时预测飞行器落角与目标值的偏差,在线校正导引律的偏置项.开展标称条件和任务变更条件下的仿真测试,并在扰动条件下完成蒙特卡洛打靶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末制导方法具有较高的制导精度和较强的抗扰动能力,且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能够适应任务变更的情况;该制导律发挥了变体飞行器的优势,相比传统飞行器具有更好的末段飞行性能.

    高超声速变体飞行器三维偏置比例导引预测-校正法落角约束

    基于最优控制的高速飞行器突防技术研究

    江锐张欣王晓芳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空战飞机突防为背景,基于最优控制对高速飞行器的突防技术进行研究.分别建立了高速飞行器运动模型、拦截弹运动模型和相对运动模型.为了实现突防,设计高速飞行器和拦截弹的视线角速率在某一时刻趋于无穷大,并将此作为终端约束;考虑高速飞行器控制能量最小,建立性能指标函数,基于最优控制理论设计突防制导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最优突防制导律的高速飞行器能够突破防御弹的拦截,且控制能量要小于蛇形机动和方波机动突防策略所需的控制能量.

    高速飞行器最优控制突防技术

    基于动态逆分数阶PIλDμ的高速飞行器控制器设计

    赵鹏飞樊轶秦昌茂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高速再入飞行器的控制品质,开展了基于非线性动态逆解耦技术及分数阶PIλDμ(FOPID)的控制技术研究.首先,在时标分离的基础上,建立了飞行器高速无动力再入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动态逆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进行了三通道解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PID控制器,动态逆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具有超调量小、响应快、稳态误差小等优点,以及良好的控制品质和鲁棒性,有利于高速飞行器的稳定控制.

    分数阶PIλDμ时标分离高速飞行器动态逆

    基于空间密度的MEO星座长期碰撞风险研究

    周静杨慧
    44-4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到中轨道(MEO)区域将要部署越来越多的卫星,为确保星座的长期运行安全,有必要针对卫星离轨带来的长期碰撞风险问题开展研究.首先,列出了 MEO区域的空间物体分布现状与国际规则;然后,以空间密度和长期碰撞风险等数学模型为基础,开展了不同离轨策略的MEO卫星带来的长期碰撞风险分析.研究表明:开展卫星离轨后的长期碰撞风险分析,对于MEO卫星离轨策略的确定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MEO卫星离轨与自身星座、邻近星座以及坟墓轨道200年内碰撞风险在10-5~10-6量级,小于低轨(LEO)卫星的10-3的碰撞风险阈值,当前MEO区域的空间物体运行是安全的.

    中轨道倾斜地球同步轨道离轨碰撞风险

    弹道导弹总体参数两阶段快速优化方法

    赖灿辉雷刚任乐亮罗炜...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弹道导弹总体参数快速优化,根据弹道导弹被动段弹道与椭圆弹道之间偏差为小量的特点,建立了一种基于椭圆弹道和精确弹道的两阶段优化模型,有效平衡了计算复杂度与优化精度的矛盾.在弹道导弹总体参数建模基础上,将该问题抽象为最大射程约束下最小起飞质量的参数快速优化问题.为加快模型优化进程,第一阶段优化以椭圆弹道代替精确积分弹道,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全局搜索求得准最优解;第二阶段以第一阶段求得的准最优解作为初始解,在此基础上进行接力局部寻优并对椭圆弹道进行误差修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优化效果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优化效率,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弹道导弹椭圆弹道总体参数粒子群

    斜置机翼变构飞行器纵向操稳特性分析

    李勇马绍贤贺旭照刘鲁华...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一类斜置机翼变构飞行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变构对其气动特性和运动状态的影响及其操稳特性.运用牛顿-欧拉法建立了飞行器多刚体纵向动力学模型,突出了斜置机翼变构时所产生的模型差异;基于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斜置机翼变构对飞行器气动特性和飞行状态的影响规律;结合飞行器的气动数据对飞行器纵向操稳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机翼整体质心与机身质心在x1O1z1平面重合的斜置机翼飞行器,机翼旋转变构对飞行器整体只产生了绕z轴方向的附加力矩,总的附加力为零;变构过程改变气动压心位置,使飞行器产生静不稳定;由于飞行器不同状态下对舵偏的传递函数中阻尼系数过小,导致飞行器的超调量和调节时间异常,需要进行修正.

    斜置机翼变构飞行器动力学建模操纵性稳定性

    基于最小F-范数修正面元法的高速直升机平尾静气弹计算

    程云鹤张威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常规构型直升机相比,高速直升机平尾面临更加明显的静气弹效应,工程面元法是静气弹数值计算领域广泛使用的气动建模方法.为了改进面元法计算精度方面的缺陷,同时保持其形式简单且计算高效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最小F-范数修正面元法.利用以原始刚性模型和预设扭转模型的CFD数据为基础获得的修正系数矩阵,可使平尾弹性变形状态下气动载荷的面元法与CFD计算结果保持较高一致性.基于所提修正面元法,结合结构有限元模型开展了高速直升机平尾的静气弹数值计算,证明了所提方法在静气弹分析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静气弹最小F-范数修正面元法高速直升机平尾